昨天,看到一位妈妈给我发信息说:百合老师,我女儿上学时没哭,也没有难受,很平静地去上学了。
看到这个好消息后,很是开心。孩子终于在妈妈的觉醒与呵护之下,用一周多的时间躯体化症状渐次消失,适应学校越来越快。
孩子在小初衔接时,有很多的心慌和不适应。小学时是在家门口上,中午还能回家吃个午饭,睡个午觉,可是一下进入了初中后,不仅离家远了,同学和老师也不熟悉了。
一下子,孩子就紧张和忐忑了。再加上孩子又要强,就很害怕自己会落后于人,再加上重点初中里同学们都很优秀,学习又很卷,老师要求又严格。
一时间,孩子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开始吃不下饭,出现胃痛,头晕,心慌等症状。
这些身体上的反应是基于紧张和不安后的躯体化症状,是心理紧张导致的一系列不适。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不适都是真实感受,孩子也很痛苦和煎熬。
当然,对于父母来说,肯定也很焦虑,想尽办法想让孩子快点适应学校,想让孩子快点走出紧张,于是关心则乱。
在孩子紧张和吃不下饭时,妈妈也很焦灼,会习惯性劝孩子多吃一点,不然咋能适应一上午的高强度学习。
面对孩子对上学的恐惧,妈妈也采取的是鼓励的态度:妈妈相信你,能克服的。慢慢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妈妈的做法不能说错,但也不能算有效的回应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妈妈在劝孩子,在安慰孩子,言外之意是: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的,不要担心,慢慢会好的。
但这样的疏导,只会让孩子一方面觉得不被妈妈理解,另一方面会觉得自己的情绪和委屈没被看见。
经过我的分析,听了我的建议后,妈妈慢慢觉醒了,她意识到了之前跟孩子沟通和回应方式也有点问题,于是换了一种共情式回应来面对孩子的吐槽。
当孩子吐槽学校节奏紧张时,妈妈也站在女儿的立场上感受她的感受,于是她们就成了同盟和伙伴,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心慌和焦虑,担心孩子;
当孩子不想吃饭时,妈妈就尊重孩子想吃就吃,吃不下等会再吃,或者带一点小零食,等饿了再吃,而不是一个劲劝孩子要吃饭;
哪怕跟孩子约定好的事,孩子临时变卦,妈妈也不再强求,而是尊重和接纳。
当妈妈做出这些改变后,孩子吐槽学校越来越少了,担心越来越少了,开心和笑容越来越多了。
妈妈什么都没为孩子做,但什么都为孩子做了。她一直陪着女儿一起快乐,一起忧愁,一起吐槽,倾听着女儿经历着各种悲欢离合和感受。
当女儿的情绪和不安,以及恐惧在妈妈的包容与呵护以及无条件接纳中,慢慢得到了溶解。
此时,妈妈也有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她也放下了自己的焦虑,提升心力,以便更好地接住孩子的情绪,帮孩子溶解她的焦虑。
这是一个很厉害和会举一反三的妈妈,我也很惊叹她的洞察力和学习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非常强,所以她家孩子才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恢复。
跟这位妈妈了解了她的经历后,才更明确一个道理:
妈妈的心力与情绪管理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恢复速度。
这几年,这位妈妈也在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纠正着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共情能力与沟通能力和复盘能力。
跟我很相似的是,这位妈妈也喜欢读书,运动和复盘,也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持续学习着。
所以她才能在孩子躯体化症状初期就洞察了孩子的情绪内耗,这个时候介入是最捷径,最有效,最容易调整的阶段。
妈妈本身的学习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就很强,再加上我帮她疏导和分析,以及建议,她很快就调频了自己的状态,也及时接住和溶解了孩子的情绪,所以孩子才能在短时间内走过了小初衔接的应激与紧张。
对于孩子的情绪来说,有初期躯体化症状时,就要及时介入,及时疏导,这样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最小的。
就像我家娃高一下学期出现失眠,头晕以及大量出汗的躯体化症状时,我迅速就介入和帮孩子疏导,通过倾听,让孩子写情绪日记,以及自我察觉,孩子也是在一周后左右基本恢复正常了。
孩子出现紧张焦虑或躯体化症状时,父母也不用过于着急,及时有效回应,帮助孩子放下心理包袱,用家长更稳定的情绪与包容接住孩子,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