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知名体育记者杜立言的一则爆料将中国乒坛推上风口浪尖。据其披露,2022年成都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的财政预算高达8527万元,这一数字不仅引发公众对赛事资金去向的质疑,更将国乒领域的腐败问题推至台前。

结合近期乒坛反腐风暴的深入,这一事件暴露出体育赛事承办中的资金黑洞、权力寻租及监管缺失等问题,也为中国乒协的改革敲响了警钟。

杜立言原文截图
根据成都市体育局公开的《2022年度部门决算》,成都世乒赛的初始预算为8400万元,后追加至8527万元。这一数字在疫情封控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2022年9月,成都因疫情封城两周,但赛事仍于9月30日强行启动,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并遭到怒斥。有网友质疑:“封城期间花8000多万办赛,钱究竟用在哪里?”
对比其他国际赛事,巴黎奥运会的单届预算约为100亿美元(约合700亿元人民币),但其涵盖33个大项、数百个小项,而成都世乒赛仅为单一项目的团体赛,其人均成本之高令人咋舌。更讽刺的是,赛事未设立任何奖金或积分奖励运动员,引发球迷对“钱未花在刀刃上”的愤怒。

此外,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近年来的财务问题也备受诟病——2022年WTT收入达2641万美元,却亏损近300万美元,财务透明度屡遭质疑。因此很多人都在网上喊话刘国梁,要求公布WTT财报。
其实,此次预算争议只是乒坛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一件事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2025年1月,河南省乒协主席王中琪因涉黑、涉赌被调查,其与国乒掌门人刘国梁的密切关系引发连锁反应。

据悉,王中琪不仅是刘国梁的河南同乡,更是WTT世界杯落户新乡的关键推手,并曾获刘国梁亲自颁发的“WTT突出贡献奖”。经调查发现,王中琪此人长期通过关联公司操控赛事承办权,虚增场地租赁、宣传服务等费用,将公共资金转入私人腰包。
当然,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体制性腐败。刘国梁身兼中国乒协主席、WTT董事会主席、国际乒联副主席三职,权力高度集中。知名评论员杨毅曾直言:“权力过大易滋生恶法。” 例如,WTT规定“不参赛就罚款”的霸王条款,导致樊振东、陈梦等奥运冠军被迫退出世界排名,央视甚至为此发声批评。这种“一言堂”管理模式,为利益输送提供了温床。

自2024年底起,乒坛反腐行动逐步升级。除王中琪外,新乡市原市长孙栋因主持WTT开幕式期间涉嫌滥用职权被查,多地乒协高层接连落马。调查发现,赛事承办中存在“三高”乱象:高额场地租赁费(实际由关联公司控制)、高价外包服务(如安保、宣传)、高比例“公关费用”(用于打通审批环节)。
然而,不得不正视的是,反腐仍面临两大阻力:
一是利益集团盘根错节。WTT与地方协会、赞助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例如某广告公司连续三年中标乒协项目,中标金额累计超2亿元,但其资质与报价合理性存疑。
二是监管机制形同虚设。赛事预算缺乏第三方审计,地方体育局与乒协存在“互惠式审批”,导致问题长期被掩盖。
那么,面对天价预算与腐败乱象,应该如何破局呢?我认为改革需从三方面发力:
首先是财务透明化。强制公开赛事详细支出,引入独立审计机构,接受公众监督。例如,可参考杭州亚运会的“阳光财政”模式,每笔支出实时公示。
其次是权力制衡。拆分刘国梁的“三职合一”身份,建立乒协决策委员会,避免个人权力过度集中,成为“一言堂”。
最后是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财政依赖,鼓励商业赞助与门票分成。例如,WTT可学习NBA的商业模式,通过转播权、衍生品等增加收入,而非一味索取公共资金。

必须指出的是,反腐不仅是“抓人”,更是重建信任。
要知道,8527万预算争议的背后,是公众对体育领域“为国争光”光环下腐败痼疾的愤怒。国乒反腐不能止于抓几个“蛀虫”,更需从制度上切断利益链条,让体育回归纯粹。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乒乓球是国球,不该成为某些人的‘提款球’。” 唯有如此,才能重塑国乒的公信力,让每一分财政投入真正服务于体育精神与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