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鹦鹉,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一百多年。
它们叫红领绿鹦鹉,也叫月轮。
有人说,这是一种生命力超强的鸟。
它们原本不是中国的鸟。
在1900年前后,有人把它们从欧洲带到了香港,作为笼养的观赏鸟。
后来,有些鹦鹉逃出了笼子。
它们开始在野外生存,还逐渐繁衍出野生种群。
现在,在香港和一些地方,人们经常能看到它们。
有时候,一飞就是几十只,甚至更多。
这种景象,很壮观,也很特别。
这种鸟不光漂亮,还很聪明。
它们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还能模仿人类的声音。
不过,它们也惹了不少麻烦。
往往会常常去农田里找吃的,偷粮食、啄水果。
农民说它们是害鸟,但它们自己只是在想办法活下去罢了。
至于为什么它们能在中国活下来?
它们是怎么适应这里的环境的?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讲。
◆
红领绿鹦鹉的起源
红领绿鹦鹉能吃很多东西。
各种谷物、杂草、种子、坚果、花蜜,甚至水果,都是它们的食物。
哪里有吃的,它们就去哪里。
有时候,它们会飞到农田里啄庄稼,有时候会到果园里找果子吃。
红领绿鹦鹉还能适应各种环境。
不管是森林、草原,还是公园、城市郊区,它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栖息空间。
有的鹦鹉甚至会在废弃的建筑物里筑巢,灵活又机智。
它们能够在中国扎下根,还跟气候有关。
中国南方的气候温暖湿润,很适合它们生存。
这种鸟不仅活下来了,还越来越多,成了许多地方的常见鸟类。
这就是红领绿鹦鹉的起源。
它们用聪明和韧劲,在陌生的地方活了下来。
它们的适应力,让人不得不佩服。
◆
红领绿鹦鹉的生活习性
它们的生活习性很特别,很有趣。
这种鹦鹉喜欢成群活动。
很少能看到一只单独觅食。
它们总是三五成群,有时候甚至几十只一起行动。
而且在栖息地这方面也很广。
森林、草原、郊区的花园,甚至是老旧建筑的墙洞,都是它们的栖息地。
有些还喜欢住在树洞里,但如果找不到,也会用自己的嘴啄出一个新洞。
或者直接住进其它鸟废弃的巢穴。
此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红领绿鹦鹉的繁殖能力也很强。
每年2到4月是它们的繁殖期,但有些早的从1月就开始了
雄鸟会用特殊的动作吸引雌鸟。
两翅半张,头不停地左右摆动,看起来非常漂亮。
交配成功之后,它们会在树洞或岩壁的缝隙里筑巢。
每窝能产4到6枚蛋,幼鸟孵化后,父母会轮流喂养,直到学会飞为止。
▽
总言之,红领绿鹦鹉,虽然聪明,适应力强。
但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聪明到能在城市、公园、农田里找到食物。
生命力也超强,能适应各种环境。
可它们也常常去啄食农作物,让农民头疼。
农民不喜欢它们,但它们又没有恶意,只是想活得更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