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美团和京东两大巨头同时发布重磅消息,宣布将为旗下外卖骑手缴纳社保。这一举措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毕竟它关乎着百万骑手的切身权益,也牵扯到庞大的经济成本与复杂的行业变革。
当天上午,京东率先发声,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也能享受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晚间,美团也通过官方公众号回应,称正搭建骑手社保相关信息系统,预计 2025 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目前美团骑手数量已超 700 万,且仍在以年均近 20% 的速度增长。
消息一出,骑手们反应热烈。一位从事外卖配送多年的骑手表示:“以后工作更安心了,跑单的时候不用担心出意外没人兜底,老了也有养老保障。” 不少网友也纷纷点赞,认为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有助于提升骑手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推动外卖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网友提出:“社保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钱到底谁来出?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吗?” 据国海证券测算,美团若为百万骑手缴纳社保,年成本或超 76 亿元。实际上,美团骑手多采用外包模式,社保费用需与第三方劳务公司按比例共担,但即便如此,企业成本压力依然不小。也有人担心,成本增加可能会压缩骑手的收入空间,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事实上,为骑手缴纳社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人社部等八部门早在 2021 年 7 月就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美团自 2022 年起已在 7 个试点省市投入 14 亿元,为骑手缴纳职业伤害险,此次全面缴纳社保,是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
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团和京东的这一举措,无疑会给其他外卖平台带来压力。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竞争,而提升骑手权益保障水平,正是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其他平台是否会跟进,整个外卖行业又将如何应对成本增加的挑战,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次美团和京东为骑手缴纳社保,是外卖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既体现了企业对骑手权益的重视,也引发了关于成本分担、行业变革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对于这一事件,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