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政府大楼,大家想到的无不是气派威严、高大醒目、装修奢华,视觉受到强烈冲击。人们自觉的也会把气派、豪华、高端作为政府大楼的代名词。
而在浙江,却有一个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因为一组“温州文成县寒碜政府大楼”的照片,引起无数网友直呼,“真的是万万没想到。”
在照片当中,一幢80年代建设的主楼,其余的均是两层的砖木结构,有的建设于解放前,有的则是五六十年代。
就拿当时县文联、县文化局的这栋楼来说,虽然低矮,但是里面的都是文化人才。而这个两层小楼据说还是当时清朝末年的一个祠堂,支撑大楼的是木头柱。到五六十年代又用砖、石进行加固,这才继续使用。
同样的,还有当地的政府所在地,建设路125号。楼顶上“科学发展,共同跨越,努力建设生态文成,魅力文成,和谐文成”的标语格外醒目,暗黄色的外墙显得毫不起眼。
经过风雨的洗礼和时间的沉淀,外墙上都布满了沧桑。
这个小院建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里面宣传部、政府办、组织部等许多单位、部门都是在里面办公。在当时,据称有25家机关部门、585人,办公用房十分紧张。
大的办公室十几平米,小的只有十平米,摆着几张桌子人就转不过身。遇上刮风下雨,甚至还会出现漏水的情况,经常需要维修。
但是,相对应的是文成中学新校区、文成体育馆、文成旅游集散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等民生工程相继落成。
文成县文化中心累计投资约1.7亿元,2015年底建成,2016年投入使用,累计建筑面积达到了2.5万平米,涵盖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还有学校的危房改造,从2015年开始对实验二小等学校进行改造,对教学设施进行升级,基础设施得到了持续完善。
那么,到现在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这些“寒碜”的办公大楼现在怎么样了呢?
根据查询到的资料显示,目前文成县的文化旅游局已经搬迁到新建设的文成县文化中心。但是,政府大院仍然保持原样,既没有搬入新的办公大楼,也没有对大楼的外墙粉刷一新。
但是,大院内很多之前的政府部门已经搬走,在查询到的信息中现在政府口的只有政府办在,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等部门仍然还在原来的大院内。
当然,我们不能够从一个地方政府大楼“豪不豪华”“漂不漂亮”判断这个地方的干部精气神如何、本心如何。
没有豪华办公楼的,也有可能滋生出害群之马,有豪华办公楼的地方,也有为民之公仆。但是,在全县大建公共基础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建学校、建养老院,而没有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办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也很难得吗?
同时,这样地方的干部精气神也一定不错,毕竟看见自己的办公场所就能够想到大家过得怎么样。
在2023年根据文成县纪委“审查调查”的信息,也显示只有1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比有些地方可好太多太多了。
其实,豪华的办公楼并不一定会提升工作的效率,集中的大院反而还能够增加社会管理的灵感。没有了灯红酒绿的干扰、高墙厚幕的遮挡,往往能够更体会到基层的生活,更能够出台出贴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以落为警”,时时刻刻提醒,作为落后地区,想方设法如何追上去、赶上去、迎上去。也许,这也是不愿意搬迁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等一个晴天
没钱呗 文成县是浙江最落后的六个县之一
红影
不信
阳光灿烂
人家把钱用在实实在在的地方,。
QQ糖不Q弹 回复 11-30 19:01
你还是太年轻了[开怀大笑]
用户15xxx32
好钢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