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3万儿童“性早熟”,毁掉孩子的不是鸡肉和豆浆,而是这4样因素

豆芽妈妈育儿说 2025-02-22 11:33:52

“性早熟“这个词语放在十几年前,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个陌生词汇,现在却让很多父母为之焦虑不安。

同事说邻居家的女儿才7岁就开始发育了,那一刻她很惶恐和无措。

打开某乎的网页,上面有不少宝妈发帖求助,有的说女儿三年级就来大姨妈了,有的说儿子不到10岁就进入变声期。

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我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高达0.43%,这意味着100个孩子当中就有近5个孩子有此症状;

照此比例推断,中国将近有53万的儿童出现“性早熟“的症状,其中女孩子的发病率是男孩的5—10倍!

多可怕的数据,我想这是任何父母看后都不禁“头涔涔而汗津津“的事,儿童“性早熟“现象不容忽视,广大家长朋友真应该敲醒警钟了。

01

儿童“性早熟“会带来哪些危害

可能有些家长会疑惑了:什么是儿童“性早熟“啊,会给孩子带去哪些方面的危害呢?

“性早熟“,顾名思义就是孩子的青春期提前启动,男生在9岁之前出现变身长胡须,女生7.5岁前乳房发育、来月经初潮,这些都是性早熟的征兆。

提前发育的孩子,身高也许会暂时领先同龄人,但是终年身高却会低于预期。

朋友说自己小时候尽管吃的不太好,但是还是比小伙伴早两年来了月经,导致刚开始一直在班级最后两排坐的她,后来身高一直也没再长很多,现在甚至比周围的很多人都会矮上几厘米。

性早熟会直接导致孩子的骨骼线发育加速,提前进入闭合期,导致孩子最终身高受限;

面对身心的变化,孩子也会相应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容易陷入情绪低谷,进而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02

催熟孩子的并非鸡肉和豆浆

其实,提起性早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认为是孩子摄入过多的鸡肉、豆浆,或者吃一些蜂蜜、反季节水果所导致的病症。

一开始豆芽妈妈也有这样的认知,毕竟人人都说的好东西蜂蜜,其实对婴幼儿是不适宜食用的。

大宝因为体重超重,奶奶也给戒掉了鸡肉,在大人的认知中,鸡肉、豆浆这些都是含有催熟、雌性激素过量的食物,肯定是罪魁祸首。

通过查阅一些资料,豆芽妈妈发现,还真不是,鸡肉和豆浆无形中成了“背锅侠“,在这里也需要给它正名一下。

首先,是鸡肉,虽说现代养殖业通过技术品质改良,一只鸡的成长周期仅为42天,其实只要是在正规菜市场、商超购买的鸡肉,受市场管理部门监管,鸡肉都可以放心使用,里面的激素含量微乎其微,影响不到人体的0.03%;

反而是一些来路不明的“土鸡“反而要引起大家的警惕,因为饲养过程和屠宰没有受到相应监管,并不知道里面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是否被滥用了抗生素。

其次,是豆浆,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仅为人体的1/1000-1/100,适量饮用根本不会导致孩子性早熟;

反而据日本某营养所对12万儿童20年的根据调查,日均摄入20g的大豆,这类孩子性早熟发生率反而降低17%。

再次,就是反季节水果,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明反季节水果会导致儿童性早熟,促进反季节水果生长或保鲜的激素使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总之,这些被人们误解了的食物,只要不过量食用,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适当食用,都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

03

这4个致病因素不容忽视

其实,造成儿童性早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等这些我们无法避免的因素外,其实孩子身边还隐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第一,甜蜜的陷阱:不良的饮食习惯

饮料、炸鸡、薯条,这些快餐、外卖,高油高糖、油炸食品,是不是经常被大人作为奖赏,孩子听话了、考得好了,带着出去猛吃一顿?

据一位内分泌科室主任介绍,现如今的孩子每天摄入这些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是20年前的8倍之多。

长期摄入,不仅会囤积脂肪,导致孩子小小年纪过度肥胖,而且会悄悄打开孩子身上和年纪不符的性腺器官的大门,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儿童性早熟。

第二,信息成人化:不良使用电子产品

几十年前的孩子,娃是属于外面大自然的,漫山遍野的跑,玩泥巴玩弹珠滚铁环,现在的人们,人手一部手机,孩子接触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

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拍自己的小视频上传到某音,更别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们,他们小小年纪无师自通,各种信息都可以刷到。

而有些孩子本该在睡觉的时间还在刷手机看视频,电子产品散发的蓝光抑制人体80%褪黑素的分泌,造成睡眠紊乱;

而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不小心刷到主播小姐姐,教化妆教穿衣,或者有恶意的诱导孩子,这些不良信息都会极大刺激孩子的身心,诱发孩子性早熟。

第三,环境的因素:化学物品的危害

一位妈妈自述,去医院检查,孩子小小年纪就出现了“青春期早期发育”的迹象,最终判定的原因可能是她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家中总是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加热剩下的饭菜。

如果孩子小时候总是玩劣质的塑料玩具,这些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邻苯二甲酸盐等有害的化学物质,就可以通过皮肤、饮食等途径,被孩子无意摄入到体内。

孩子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喜欢啃咬铅笔;经常用成人的护肤品、化妆品,里面的铅含量也会进入到孩子体内,增加儿童患性早熟的风险。

第四,学习压力过大:过度圈养、运动不足

现在的父母都很卷,孩子学业压力大,周内要应付各科老师留的作业,周末还要往返于各大辅导班之间,孩子在室内时间长,伏案时间长,睡眠不足,运动量不达标;

长期顶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每周运动时间少于7个小时的儿童,性早熟风险增加1.8倍。

04

写在后面

有人说,导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凶不是食物,而是大人的认知和带给孩子的生活方式。

居高不下的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但是实际上就诊率却不到30%,性早熟现象不容忽视。

在日常教养中,我们多关注孩子,对孩子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判断,给她们提高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  注重孩子的饮食健康,荤素合理搭配、尽量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入;

√  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多出去走走看看,运动改变大脑,运动也会改变孩子身体状况,不仅仅是长高那样获益;

√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手机和平板的使用时长,避免孩子接触过多的不良信息;

√  多了解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大人先主动践行,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身教胜过言传。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有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你认为现如今我们吃进去的催熟的瓜果蔬菜、家畜肉类都是导致人们身体出现问题的元凶吗?

0 阅读:0
豆芽妈妈育儿说

豆芽妈妈育儿说

职场二胎宝妈,专注儿童心理,分享有趣有料的育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