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的阴霾再次笼罩中国足球。
U17国足在U17亚洲杯预选赛中接连负于沙特和乌兹别克斯坦,两连败的战绩使得他们晋级正赛的前景岌岌可危。
曾经寄托着打破20年世青赛魔咒的希望,如今却面临着提前出局的困境,这究竟是怎么了?
短短半年时间,这支球队经历了什么?
U17国足小组赛首战以0比2不敌沙特,次战又以1比2负于乌兹别克斯坦。
除非泰国战胜沙特,否则U17国足将提前告别本届赛事。
这样的结果无疑给中国足球泼了一盆冷水,也引发了外界的强烈质疑和热议。
人们不禁回想起半年前,在预选赛对阵韩国时,U17国足展现出的流畅配合和娴熟的控球技术。
如今,这支球队却迷失了方向,场上充斥着盲目的长传冲吊,曾经的传控打法消失殆尽。
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反差?
“我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半年前我们踢韩国可以打脚下,现在非要满场大脚干呢?”
资深足球评论员魏老师对U17国足的战术变化感到不解,“乌兹别克斯坦前场没有给我们太大压迫啊?
这支队伍和半年前变化太大了,看不明白。乌兹别克斯坦也没有说多强啊。”
他同时指出,U20国青和U17国少的主教练都没有更换,但球队的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另一位媒体人陆洋则认为,U17国足在本届赛事中出线希望渺茫。
“本小组可能两轮就产生两支出线队,这场算是个正常输赢,上下半场的反差也是这个年龄的正常波动。”
他分析道,“如果我们能接受平局的话,在这个对手身上拿一分并没那么难,但立足于必须取胜,下半时就必须在不具备破釜沉舟能力的情况下玩儿命了。说白了,主要还是在填第一场的坑。”
对于未来,陆洋表示:“明年再来吧,好在这个比赛又扩了军又每年一次,我们看看是05年世少赛的几位先退役还是我们的U17先打进去。”
球队技战术的迷失也让一些媒体人将矛头指向了主教练的选择。
博主“卖萌谁在行”指出:“对于这支球队,我有很多不解。组建了两年,预选赛打韩国时所展现的控球、传切配合为何看不到了既然正式比赛要打那么多长传冲吊,你干嘛请一个日本教练?你打长传冲吊,你找个本土教练带不就完了。”
他还质疑球队的精神属性和斗志:“还有这支球队的防守经常出现走神的情况,这支球队的精神属性和斗志,也没有过人之处,这支组建了两年,赛前长期集训的球队到底经历了什么?”
对于U17国足的失利,一些评论员则将问题归咎于青训的不足。
博主敖铭认为,现在的年轻球员缺乏足够的训练强度。
“如果你要问我国少输在哪儿,我只会说一件事。现在的孩子,练得不够苦。如果你练得足够苦,传接球就不会有那么多失误,配合也不会那么单一,当然,体能也不会那么差。”
他进一步指出,这并非主教练的全部责任,而是球员从小养成的踢球习惯难以改变。
“这事儿你也别全怪现在的主教练,他们从小就不是在高强度对抗的节奏里练决策,就别指望一个日本教练能纠正他们10年的踢球习惯了。如果一定要找上村健一的责任,那就好好看看,这两场球,国少有几次是形成了三人、四人之间的连续传切配合?”
从技战术的迷失,到教练的选择,再到青训的不足,U17国足的失利引发了多方面的反思。
这支球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中国足球的青训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