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回来了,辛苦了。”婆婆抱着点点,眼角微微泛红,声音里带着疲惫与不舍。
我疑惑地看向丈夫,他只是摇头示意我别问。
晚饭后,我才得知公公病倒的消息,婆婆必须回老家照顾,这让我和丈夫不得不面对一个困境——谁来照顾我们三岁的女儿?
我提出找保姆,可丈夫却叫我辞职当家庭主妇。
01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五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一进门,就看到婆婆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熟睡的点点,她的眼角有泪光闪烁。
“妈,怎么了?”我轻声问道,放下包,快步走到她身边。
婆婆只是摇摇头,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挤出一丝微笑:“没事,可能是老了,容易感伤。”
我正想再问,丈夫陈明从书房走出来,向我使了个眼色。我识趣地没再追问,接过熟睡的点点,让婆婆去休息。
待安顿好孩子,我走进厨房,陈明正在烧水。
“妈怎么了?我看她好像哭过。”我小声问道。
陈明叹了口气,“我爸病了,脑梗,现在住院。妈明天就要回老家照顾他。”
“这么突然?严重吗?”我惊讶地问。

“医生说要静养,需要人照顾。妈今天收到电话,已经买了明天早上的票。”陈明的语气平静,但我能感觉到他的担忧。
我沉默了一会儿,思考着接下来的安排。点点才三岁,我和陈明都有工作,这一直是婆婆在帮忙照顾。现在婆婆要回老家,我们的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
“那点点怎么办?”这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陈明放下水杯,看着我说:“我觉得你可以请假几天,先顶一下。”
“可是我下周有个重要项目要交付,不能请假。”我皱起眉头,“要不我们请个保姆吧,能帮忙照顾点点。”
陈明似乎早有预料,摇了摇头:“请保姆不放心,况且现在找个靠谱的不容易。”他顿了顿,“你当保姆不就好了?反正你那份工作也不是很稳定。”
我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希望我辞职在家,专心照顾点点。
“我的工作很重要,不可能说辞就辞。”我强调道,“我们可以先请个临时保姆,再慢慢找长期的。”
陈明冷笑一声:“你那点工资,请保姆后还剩多少?与其这样,不如你自己带孩子,还省一笔钱。”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这不是钱的问题。我喜欢我的工作,也想要自己的事业。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不一定非要我辞职。”
“想什么办法?难道让孩子跟着保姆,谁知道会教出什么样子?”陈明的语气变得尖锐,“你看看现在的社会新闻,多少保姆虐待孩子的例子!”
“那也不是所有保姆都这样!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筛选,找个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我据理力争。
陈明不再说话,转身走出厨房,留下我一个人站在那里,心中五味杂陈。
我们的婚姻曾经是幸福的,陈明温柔体贴,我们一起打拼,共同憧憬未来。婆婆来帮忙照顾点点后,更是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可最近半年,自从陈明在公司升职后,他变得越来越像他父亲——独断专行,不容反驳。
第二天一早,我和陈明送婆婆去火车站。临别时,婆婆拉着我的手,眼中含泪:“小林,点点就拜托你了。我知道你工作忙,但孩子还小,需要家人的陪伴。”
我点点头,心中一阵酸楚:“妈,您放心,我会照顾好点点的。您也要照顾好自己。”
婆婆又叮嘱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登上火车。看着火车缓缓驶离站台,我心里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重要的依靠。

回家的路上,陈明一言不发。我知道他在担心父亲,也在为接下来的生活安排发愁。
“我今天去问问我妈能不能来帮忙几天。”我打破沉默。
“算了吧,你妈自己身体也不好,还要照顾你爸。”陈明拒绝道,“你还是考虑一下辞职的事吧。”
“我不能辞职,陈明。”我坚定地说,“我们可以找其他解决方法。”
陈明没再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的不满。
02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争执越来越多。我一边努力完成工作,一边寻找合适的保姆。陈明则对我的选择嗤之以鼻,认为我不够重视家庭。
“陈太太,我看过您的要求了,但是价格可能要再商量一下。”一位保姆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在电话里说道。
“可以,您说个合理的价格。”我答道。
“按照您的要求,有经验、有证书、会做饭、会辅导孩子学习,这样的阿姨一般月薪在八千左右。”
我心里一惊,这比我预计的要高出不少。但想到点点的照顾问题,我还是咬牙答应了。
晚上,我把这事告诉陈明,他听后冷笑一声:“八千?你工资除去五险一金,到手一万多点,请个保姆花掉大半,值得吗?”
“为了点点,值得。”我坚定地说。
“别自欺欺人了,你是为了自己,不想困在家里。”陈明讽刺地说,“如果真为了点点,你应该亲自照顾她。”
我握紧拳头,强忍着怒气:“为什么一定要我放弃工作?为什么不能是你?”
“我?”陈明像听到笑话一样,“我的工资是你的三倍,我辞职谁养这个家?”
我无言以对。确实,陈明作为销售总监,收入远高于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工作就没有价值,就可以随意放弃。
争吵没有结果,我们各自冷战。第二天,我请了半天假,去面试保姆。经过筛选,我选中了一位姓李的阿姨,五十岁左右,有多年带孩子经验,看上去温和可靠。
“陈太太,我会用心照顾您的孩子,不会让您失望的。”李阿姨诚恳地说。
我点点头,内心稍稍安定。至少,点点的照顾问题暂时解决了。
李阿姨上班的第一周,一切都很顺利。点点似乎也很喜欢她,常常笑着叫她“李奶奶”。我以为生活就这样步入正轨,没想到第二周开始,问题接踵而至。
先是点点开始挑食,不肯吃李阿姨做的饭菜;接着是她晚上睡觉哭闹,说想奶奶;更糟的是,李阿姨告诉我,点点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是不是我们接手得不够好?”我担忧地问陈明。
陈明冷冷地看了我一眼:“我早说过,保姆代替不了家人。点点需要妈妈的陪伴,你却只想着你的工作。”
他的话像刀子一样刺痛我。我不禁自责,是否真的是我太自私,没有考虑到点点的感受?
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推开家门,发现点点坐在客厅地板上,一个人玩积木,李阿姨在厨房准备晚餐。
“点点,妈妈回来了。”我蹲下身,张开双臂。
点点抬头看了我一眼,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扑过来,而是低头继续玩她的积木。
“点点?”我疑惑地叫道。
“不理你。”点点小声嘟囔。
“为什么不理妈妈?”我心里一紧。
“因为妈妈不要点点了。”小家伙撅着嘴,眼睛红红的。
我愣住了,赶紧把她抱在怀里:“妈妈怎么会不要点点呢?妈妈最爱点点了。”
“那为什么妈妈不陪点点?奶奶走了,妈妈也不陪点点。”点点抽泣着说。
我心如刀绞,紧紧抱住女儿,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突然意识到,在孩子心中,我的缺席可能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当晚,我久久不能入睡。我爱我的工作,也爱我的家庭,难道真的不能兼顾吗?非要牺牲一方才能成全另一方吗?
03
第二天,我向公司请了一周假,决定好好陪陪点点,同时重新考虑我的选择。
这一周里,我全身心投入到照顾点点的生活中。早上送她上幼儿园,下午准时接她回家,一起玩耍,一起读书,一起做各种有趣的活动。点点明显开心了许多,每天都笑容满面。
李阿姨看到这一幕,感慨道:“陈太太,您陪着孩子,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孩子这个年纪,最需要妈妈的爱和陪伴。”
我点点头,心中五味杂陈。一周假期很快结束,我又要回到工作岗位。临走前,点点拉着我的手:“妈妈,你能不能不去上班,天天陪点点?”
我蹲下身,轻抚她的脸颊:“妈妈也想天天陪你,但妈妈还有工作要做。不过妈妈保证,会尽量早点回来陪你,好吗?”

点点失落地点点头,那神情让我心疼不已。
回到公司,我发现项目已经落后了不少。主管找我谈话,语气中带着不满:“小林,我知道你家里有困难,但公司也不能一直迁就你。这个项目很重要,如果你无法保证投入,我们可能要考虑换人了。”
我咬着牙答应一定完成任务,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工作和家庭,就像两股绳索,将我向相反的方向拉扯,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晚上回家,发现陈明难得早回来了,正在餐桌前等我。看到我,他皱了皱眉:“这么晚才回来?”
“项目有点紧急,必须加班。”我疲惫地解释。
“李阿姨说点点今天又不好好吃饭,还哭闹着要妈妈。”陈明责备道,“你看看你,为了工作,把孩子都不管不顾了。”
我不禁火气上涌:“我已经尽力平衡了!你呢?你作为父亲,除了指责我,你做了什么?”
陈明一拍桌子,怒道:“我养家已经很辛苦了,回到家还要听你这些牢骚!”
“我也在工作,也在贡献家庭收入!为什么只有我要背负照顾孩子的责任?”我失控地喊道。
“因为你是母亲!这本来就是你的责任!”陈明吼道。
这句话像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了我的心。原来在他眼中,我的价值仅限于此——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一个没有自己事业和追求的附属品。
我的泪水终于决堤而出:“我是母亲,但我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陈明冷笑一声:“那就继续追求吧,看看你能平衡到几时。”说完,他起身上楼,重重地关上了房门。
我独自在餐桌前坐了很久,思绪万千。婚前,陈明曾支持我的事业,赞赏我的独立。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他的态度逐渐改变,越来越像传统的大男子主义者。我不知道是什么改变了他,或许是他父亲的影响,或许是社会的压力,又或许,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是我一直没有看清。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陈明的关系越来越冷淡。我们很少交流,更别说沟通了。我依然坚持工作,也尽量抽时间陪点点。李阿姨尽职尽责,但点点对我的依恋和需求,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一天下午,我接到李阿姨的电话,说点点在幼儿园发烧了,需要接回家。我立即放下工作,赶到幼儿园。点点小脸通红,整个人无精打采地靠在老师怀里。
“妈妈...”看到我,点点微弱地叫了一声,伸出小手。
我心疼地抱起她,感受到她身体的热度,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带点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开了药,嘱咐多休息。回家路上,点点在我怀里昏昏欲睡。
“妈妈不走...”她迷迷糊糊地说。
“妈妈不走,妈妈陪着点点。”我轻声安慰。
04
回到家,我给点点喂了药,守在她床边,看着她睡去。她的小脸依然泛着不正常的红晕,眉头微皱,似乎很不舒服。我用湿毛巾轻轻擦拭她的额头,心中满是自责。如果我能多陪陪她,也许就能早点发现她不舒服的迹象。
晚上,陈明回来,看到我守在点点床边。
“怎么了?”他问道。
“点点发烧了,已经吃过药,还在睡。”我轻声回答。
陈明走过来,摸了摸点点的额头,眉头紧锁:“烧得不轻。李阿姨呢?怎么让孩子烧成这样?”
“不关李阿姨的事,是点点在幼儿园突然发烧的。”我解释道。
陈明冷哼一声:“如果你在家照顾她,就不会这样了。”
我抬头看他,心中的怒火再也无法抑制:“为什么总是指责我?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的难处?我也想照顾好点点,也想做好工作,我已经尽力了!”

“尽力?”陈明讽刺地笑了,“如果你真的尽力了,点点就不会躺在这里发高烧!”
“那你呢?你作为父亲,除了挣钱,你还做了什么?”我质问道。
“我挣钱养家已经够辛苦了!还要被你这样质问!”陈明怒道。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争辩:“我不想吵,点点需要休息。我今晚会守着她,你去睡吧。”
陈明看了我一眼,转身离开了房间。
整整一晚,我守在点点身边,每隔两小时测一次体温,确保退烧药按时服用。凌晨时分,点点的烧终于退了,我也累得靠在床头睡着了。
早晨,我被点点的动静惊醒,发现她已经退烧了,正好奇地看着我。
“妈妈,你怎么在这里睡觉?”她天真地问。
我松了口气,笑道:“因为点点生病了,妈妈要照顾你啊。”
“我现在好了吗?”点点摸着自己的额头。
“好多了,不过今天还是要在家休息。”我说道。
点点点点头,突然扑到我怀里:“妈妈,你今天不去上班吗?”
我抱紧她:“不去,妈妈今天陪点点。”
小家伙开心地笑了,那笑容温暖了我的心。
我给公司打电话请假,主管的语气很不满,但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点点的健康和笑容,此刻对我而言比什么都重要。
一整天,我陪点点玩耍,给她读故事,做她喜欢的食物。看到她逐渐恢复活力,我心中的担忧才慢慢消散。
晚上,陈明回来得比往常早。看到点点活蹦乱跳的样子,他松了口气。
“好些了?”他问道。
点点点点头:“好多了,妈妈一直陪着我。”
陈明看了我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转身去了书房。
点点睡下后,我敲开书房门。陈明正在电脑前处理工作,看到我进来,抬了抬眼皮。
“我想和你谈谈。”我平静地说。
“什么事?”他头也不抬。
我深吸一口气,“我决定辞职了。”
陈明这才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讶异:“真的?”
我点点头,“点点现在这个年纪,确实需要更多的陪伴。我不想错过她成长的重要时期。”
陈明放下手中的工作,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你终于想通了。放心吧,有我在,不会让你们母女受苦的。”
我苦笑一声:“我辞职照顾点点,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他皱眉。
“我需要你支持我在家创业。我想做自媒体,或者接一些远程的工作。这样我可以照顾点点,也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事业。”我说道。
陈明思考了一会儿,点头道:“可以,只要不影响照顾点点。”
“还有,”我看着他的眼睛,“我希望你能多花时间陪点点。她不仅需要妈妈,也需要爸爸的关爱。”
陈明脸色微变:“我很忙,你知道的。”
“就算再忙,每周抽一天时间陪家人,不过分吧?”我坚持道。
陈明沉默了一会儿,勉强点头:“我尽量。”
05
谈话就这样结束了。我辞去了工作,全职在家照顾点点,同时开始学习自媒体运营的知识。起初很艰难,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学习新技能,常常忙得焦头烂额。
陈明倒是如他所言,经济上没有让我们母女受苦。只是他的承诺——多陪伴点点——却很少兑现。他依然忙于工作,常常早出晚归,即使在家也大多时间泡在书房,很少与我们互动。
慢慢地,我适应了新的生活节奏。点点也越来越懂事,常常在我忙碌时,自己安静地玩玩具或看绘本。我的自媒体账号也开始有了一些粉丝,虽然收入不多,但给了我一丝成就感和希望。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一天晚上,我和点点都已经睡下,突然被门铃声惊醒。打开门,发现婆婆站在门外,脸色憔悴,眼睛红肿,身边放着一个行李箱。
“妈?”我惊讶地问,“您怎么来了?公公的病好了吗?”
婆婆苦笑一声,眼中含泪:“我和你公公...离婚了。”
我惊呆了,连忙把婆婆请进屋,倒了杯热水给她。
“妈,怎么会...?”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婆婆叹了口气,眼神黯淡:“你公公的病其实早就好了,但他的脾气越来越差。这半年,他天天对我吹胡子瞪眼,动不动就发火,骂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她顿了顿,“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提出离婚。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还把我赶出了家门。”

我握住婆婆的手,感受到她的颤抖。点点听到动静,揉着眼睛从房间出来,看到婆婆,立刻欢呼一声扑了过去。
“奶奶!你回来啦!”小家伙兴奋地抱住婆婆。
婆婆紧紧抱住外孙女,眼泪夺眶而出:“点点,奶奶想死你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中五味杂陈。婆婆这半年经历了什么,我无法想象。但看着她和点点重逢的喜悦,我知道,无论如何,我都会支持她的决定。
“妈,您别担心,就住在我们这里。”我坚定地说。
婆婆擦了擦眼泪:“我不想给你们添麻烦,只是一时没地方去...”
“您照顾了我们这么久,现在您有困难,我们怎么能不帮忙?”我安慰道,“况且点点也很想您。”
婆婆感激地点点头,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第二天早上,陈明看到婆婆,明显很惊讶。婆婆把离婚的事告诉了他,陈明一时不知如何反应。
“爸真的同意离婚了?”他不可置信地问。
婆婆点点头:“他现在有保姆照顾,可能觉得不需要我了。”她苦笑道,“都是缘分已尽吧。”
陈明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只说了句:“妈,你就安心在这里住下吧。”
有了婆婆的帮助,我的负担轻了不少。她很乐意照顾点点,两人重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我也有了更多时间发展我的自媒体事业,慢慢地,收入开始稳定增长。
婆婆常常感慨:“小林,你真能干。又照顾家,又能赚钱。”
我笑笑:“都是被逼出来的。不过现在挺好,能兼顾家庭和事业。”
婆婆点点头:“女人啊,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才有底气。你看我,大半辈子依附着你公公,到头来落得这个下场。”
她的话让我深思。确实,经济独立是女性最基本的保障。无论婚姻多么美满,都不能完全依赖另一半。
陈明对婆婆的到来似乎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只是偶尔会问问她的近况,或者给她一些生活费。婆婆也很识趣,从不过问陈明的事情,只安静地照顾点点,帮我分担家务。
06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直到一天晚上,陈明下班回来,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公司要派我去上海分公司任职,升职加薪。”他一脸喜悦。
“那要搬家吗?”我问道。
“是的,下个月就要去。”他说,“我们一家三口,加上我妈,一起过去。”
我心中一紧:“这么快?那我的工作怎么办?”
陈明不以为然:“你不是在网上做自媒体吗?哪里都可以做啊。”
“可是我的粉丝群体主要在这里,我还接了一些本地的推广...”我解释道。
“那就放弃呗,反正也赚不了多少钱。”陈明漫不经心地说。
我突然意识到,他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我的工作。在他眼中,我的事业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消遣,随时可以放弃。
“我不想去。”我直接说道。
陈明一愣:“什么?”
“我说我不想去上海。”我重复道,“我在这里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子,不想轻易放弃。”

陈明皱起眉头:“你在开玩笑吗?我是一家之主,我决定了要去上海,你作为妻子,当然要跟着我走。”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刀,直接划开了我们婚姻表面的平静。我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我不是你的附属品,陈明。我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什么追求?那点小打小闹的自媒体?”陈明嗤笑道,“那能比得上我的事业重要吗?”
“对你来说不重要,对我来说却是全部。”我坚定地说,“这半年来,我一点一滴地积累,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不想就这样放弃。”
“你太自私了!”陈明提高了声音,“只想着你自己,从不考虑家庭的整体利益!”
我冷笑一声:“家庭的整体利益?还是你个人的利益?从点点出生开始,你哪一次决定真正考虑过我和点点的感受?”
陈明一时语塞,随即恼羞成怒:“不管你怎么说,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下个月,我们一家必须搬去上海!”
“我不会去。”我平静地重复,“如果你一定要去,那就你自己去吧。”
陈明不可置信地看着我:“你是认真的?为了你那点事业,宁愿拆散这个家?”
“不是我要拆散家庭,是你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平等的伴侣。”我直视他的眼睛,“婚姻应该是相互尊重、共同成长,而不是一方完全牺牲自我,成为另一方的影子。”
陈明冷冷地看着我:“好,既然你这么说,那就随你吧。我会去上海,至于你和点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说完,他摔门而去。
我颓然坐在沙发上,心中一片混乱。我知道,我和陈明的婚姻可能走到了尽头。但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我不能再继续活在他的阴影下,失去自我。
婆婆从房间出来,默默地坐在我身边,递给我一杯温水。
“都听见了?”我苦笑着问。
婆婆点点头:“听见了。”她顿了顿,“小林,你别担心,我支持你。”
我惊讶地看着她:“妈,您不怪我?”
婆婆摇摇头,眼中含泪:“怎么会怪你呢?我这一辈子,都在忍让,到头来落得这个下场。我不希望你重蹈我的覆辙。”
我握住婆婆的手:“谢谢您,妈。”
婆婆轻叹一声:“明明的性格越来越像他爸了。我很担心...”她没有说下去,但我明白她的意思。
07
那天晚上,陈明没有回家。第二天,他只是冷冷地通知我,他会在上海找房子,下个月就搬过去。
“点点我会带走,你不用操心。”他说道。
我惊讶地看着他:“凭什么由你决定?点点跟谁,应该由她自己选择。”
陈明冷笑:“她才几岁,能选择什么?跟着我,她会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好的生活环境。”
“可是她需要妈妈的陪伴。”我据理力争。
“我会给她请最好的保姆。”陈明说道。
我不禁讽刺:“哦?现在又可以请保姆了?不怕保姆照顾不好孩子了?”
陈明脸色一沉:“随你怎么说,这事我已经决定了。”
我不再争辩,只是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放弃点点的抚养权。
接下来的日子,陈明开始频繁出差,据说是为了交接上海的工作。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只有点点依然天真烂漫,不知道即将面临的变故。
一天晚上,我正在整理点点的衣物,突然听到手机短信提示音。拿起手机一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陈明今晚又和那个女人在一起,你自己看着办吧。”后面附了一张照片,模糊地显示陈明和一个女人在餐厅吃饭,两人举止亲密。
我盯着那张照片,心里五味杂陈。说实话,我并不感到特别惊讶或伤心。或许,我和陈明的感情早已在日常的争吵和冷战中消磨殆尽。这张照片,不过是给了我一个更加明确的理由去结束这段婚姻。

我把照片保存下来,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婆婆。我决定先调查清楚,再做决定。
接下来几天,我悄悄关注着陈明的动向。他依然以工作为由经常不回家,手机也总是设置密码,从不离身。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调查取证的方法,甚至考虑要不要找私家侦探。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明喝醉酒回家,手机落在了客厅的沙发上。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拿起了他的手机。出乎意料的是,他喝醉后忘记锁屏了。我迅速翻看他的微信和通讯记录,很快发现了大量与一个名为“小雅”的女性的暧昧聊天记录,以及一些亲密合照。
看到这些证据,我心如刀绞,并非因为爱情被背叛,而是因为我为这段婚姻付出的一切似乎都变成了笑话。我默默地拍下这些证据,放回手机,悄然回到房间。
第二天,陈明起床后,像往常一样匆匆出门,甚至没有注意到我异常的沉默。我在家中坐了很久,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办。最终,我决定直接面对。
晚上,陈明回来后,我把证据摆在他面前。
“这是什么意思?”他惊愕地问。
“你自己看了就知道。”我冷静地说,“我不想再继续这场闹剧了,陈明。我们离婚吧。”
陈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随后又恢复了平静:“离婚?就因为这些照片?你别忘了,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或许以前是这样,但现在不同了。”我平静地说,“我有自己的收入,有能力抚养点点。我不需要靠你活着。”
陈明冷笑一声:“你以为靠那点自媒体收入就能养活自己和点点?别做梦了!”
“无论如何,我都决定离婚。”我坚定地说,“不要逼我把这些照片公之于众。你知道这会对你的升职造成多大影响。”
陈明的脸色变了变:“你在威胁我?”
“不,我只是陈述事实。”我说道,“我不想伤害任何人,包括你。我只希望和平分手,各自生活。”
陈明沉默了许久,最后冷冷地说:“好,离婚可以,但点点必须跟我。”
“不可能。”我斩钉截铁地说,“点点跟谁,要由法院决定。以你现在的情况,我不认为法院会把抚养权判给你。”
陈明恼羞成怒:“你敢告到法院?信不信我让你一无所有!”
“你尽管试试。”我不再退让,“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对谁都没好处。”
08
争执持续了很久,最终陈明在我的坚持下让步了。我们约定,由我抚养点点,他支付抚养费;房子归我,但我放弃其他财产分割;离婚后,各自生活,互不干涉。
婆婆得知我们要离婚的消息后,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责怪我,反而理解地拍拍我的肩膀:“小林,你做了正确的决定。没有爱的婚姻,不值得维持。”
“那您呢?”我担忧地问,“您会和陈明一起去上海吗?”
婆婆苦笑一声:“我哪里都不去。如果你不嫌弃,我想继续住在这里,帮你照顾点点。”
我感动地握住婆婆的手:“妈,这里永远是您的家。”
在拟定离婚协议的过程中,陈明表现得异常冷静,似乎迫不及待想结束这段婚姻。他同意了我提出的大部分条件,只在抚养费问题上几度讨价还价。最终,在律师的协调下,我们达成了一致。
离婚那天,天气出奇地好,阳光明媚。法院外,我和陈明面对面站着,多年的夫妻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签字吧。”陈明平静地说。
我拿起笔,在离婚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刻,我既感到解脱,又有些惆怅。曾经,我们也有过甜蜜美好的时光,只是不知从何时起,彼此渐行渐远,最终成了陌路人。
签完字,陈明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最后,他只是简单地说:“照顾好点点。”
“我会的。”我点点头。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段婚姻。陈明如约去了上海,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和点点、婆婆则继续住在原来的房子里,慢慢适应没有陈明的日子。
起初,点点常常问起爸爸去哪了,我只能告诉她,爸爸去上海工作了,会时常回来看她。婆婆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大帮助,她总能用各种有趣的故事转移点点的注意力,减轻她对父亲的思念。
离婚后,我全身心投入到自媒体工作中。随着内容质量的提高和粉丝数量的增加,我的收入也稳步增长。虽然比不上陈明的高薪,但足以维持我们三人的基本生活。婆婆也很支持我,常常在我忙碌时照顾点点,为我分担家务。
有一天,我的一个视频意外走红,引来了大量新粉丝和商业合作邀请。我的收入一下子翻了几倍,生活条件也随之改善。我给点点报了她喜欢的舞蹈班和绘画班,还专门为婆婆布置了一个舒适的房间。
婆婆看着我的变化,欣慰地说:“小林,你现在比以前更有精神了,更有自信了。”
我笑着点点头:“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也不用再忍受不公平的对待。”
婆婆感慨道:“其实我一直很愧疚,是我的离开间接导致了你们的婚姻危机。”
“不,妈,这不怪您。”我认真地说,“就算您没离开,我和陈明的问题迟早会爆发。他根本不尊重我的选择,不把我当成平等的伴侣。这样的婚姻,早晚会走到尽头。”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点点在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婆婆的帮助让我能够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我们三人形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
陈明偶尔会回来看望点点,每次都会带很多礼物,但很少停留超过一天。他似乎习惯了上海的生活,脸上的线条变得更加硬朗,眼神也更加锐利。但在面对点点时,他还是会流露出一丝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