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囿于经济实力和军事、科技力量限制,再加上美国从中作梗,我们不得不多次推迟台湾问题的解决进程。
但时至今日,我们早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海军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解放军为什么至今未统一台湾?对此,台湾方面一些人也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其中较为知名的,就是“台军前任总长”李喜明。
李明喜,出生于1955年,籍贯山东青岛,曾经担任过台湾当局参谋总长,“中华民国”海军二级上将。
2019年之后,开始活跃于学术界,对两岸关系发表了大量的看法见解。
在其“台湾的胜算:以小制大的不对称战略,全台湾人都应了解的整体防卫构想”一书中,李明喜提出了“整体防卫构想”(ODC)与“刺猬台湾”等战略主张。
对于两岸“武统”问题,李明喜承认,“按照现在的台海局势和国际局势,两岸最终将统一是既定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但两岸大概率会以非和平的方式统一”。
而解放军究竟何时,以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大陆内部的发展稳定情况;第二是两岸军事力量的对比状况;第三是美国的介入程度。
李明喜认为,“他们(解放军)迄今为止还没有动手,主要有四点障碍。”
一、解放军越过台湾海峡“天然屏障”存在较大障碍?早在建国初期,我党就在解放台湾问题上进行过多次努力。但由于大海的阻隔,我们当时的海军登陆力量还较弱,这成了中华民族长久的遗憾。
即便在当前,成功越过台湾海峡,依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台湾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湿润多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4月,有连续半年的东北季风。
这段时间里,狂啸的疾风速度最高可达10—12米每秒,这种大风足以在台湾海峡掀起两米高的巨浪,一般的两栖战车很难这种风浪中作战。
而在季风结束之后,台湾地区又将迎来3个月的雨季,并伴随着不断的台风袭扰。这些时间,都不适合登陆作战。
因此,解放军可以跨海登陆的“黄金时间”,就是在每年的9至11月。
而且,台湾岛上适合大规模登陆的地方并不多,除了林口登陆场有27.5公里的正面宽度之外,其余地区登陆场宽度都不足10公里。
因此,想要一举成功登陆台湾岛,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我们切不可傲慢轻敌。
然而,有困难并不等于做不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解放军已经有了充足的实力,足以排除万难,逾越台湾海峡“天堑”。
解放军现有的海军登陆力量主要由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和若干气垫艇,以及直升机组成。
我军装配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登陆舰只,从“075”攻击舰到“071”登陆舰,再加上其他一些中小型登陆舰,解放军一次可以运送上万人的大军团登陆作战。这一点,即便是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
2023年3月,蔡英文流窜美国之时,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就曾发布报告称,以解放军现有的能力,能够在对台湾的第一波进攻中,至少出动2.5万人的部队,以及数百辆战车、坦克。解放军的运输机也可以一次运输至少5000人。
只要解放军占领了滩头阵地,我们还可以使用民用运输船,将军队源源不断运输过去。
2023年4月,美军的一次兵棋推演也显示,即便美国出动导弹拦截,解放军仍然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运输至少8万人到对岸。
由此可见,李明喜还在拿着个理由说事,实在是有些食古不化,坐井观天。
二、解放军的军事实力不够强?台湾当局突然有强大的防御能力?李明喜谈到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理由是认为,解放军现今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统一台湾,台湾也还具有较强的防御实力。
坦率地讲,现在的台湾当局在美国的多年扶持之下,确实具备一定的“军事防御实力”。
台湾方面在引进美国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射程达到1200公里的“雄风—2F”导弹,足以覆盖大陆沿海地区解放军所有的重要机场。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台海战争爆发,解放军大规模进攻台湾,必然需要大量向前线运输后勤物资。
台湾方面预测,解放军至少需要500到700艘后勤船和登陆舰,上千架次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进行后勤补给。
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方面可以利用这些导弹,突袭打击解放军的后勤补给线。
更为重要的是,台湾当局号称拥有全球领先的防空网络。首先,台湾如今的“防控预警系统”已经比较完善。
这套系统的主体构成有三部分,“寰网”系统、陆基预警雷达、防空武器的制导雷达。
这三套系统密切协作,可以为“台军”提供即时的战场咨询动态和预警信息,堪称台湾“防控网络”的“眼睛”。
而且,“台空军”还拥有来自美国的“爱国者”系列防空导弹,和台湾自主开发的“天弓”系列防空导弹。
这些导弹的总量超过3000枚,构成了一个高空、中空、低空立体综合的空中防御系统。
因此,李明喜等人认为,想要突破这些复杂立体的防空网络,绝非易事。
尽管台湾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但对解放军而言,仍然是不足为惧的。
在解放军各军兵种当中,火箭军是令岛内分裂势力闻风丧胆的存在。
在解放军航母舰队尚未出现之时,火箭军便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柱石,即便在航母时代,其作用也并未削弱。
无论台湾方面有什么防御武器和防御系统,一旦到了必要的时候,火箭军当中的常规导弹部队,凭借“东—17”超高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和“东风—21D”15倍音速反航母导弹,可以在第一时间里,让台湾大多数军舰和防空系统瘫痪。
因为如此高的发射速度,即便是美国最先进的防御系统,也不可能完全监测到,遑论如何防御。
在航母时代,解放军的三大航母编队在东海和南海地区随时枕戈待旦。
一旦祖国和人民召唤,以航母编队为中枢力量,解放军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包含万吨驱逐舰、护卫舰、潜艇部队在内的海上“钢铁洪流”,迅速对宫古海峡、巴士海峡进行封锁,关闭台湾海峡的大门。
没有了外部援助的“台军”,战斗力还有几何?其切断解放军补给线的构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美国一定会介入台海战争?李明喜的第四个理由,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地区有强大的影响力,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一定会介入,大陆必然对此有所忌惮。
但这个理由,其实是其四个论断里面,最为荒谬无依据的。
2022年6月,中国正式对外宣布,台湾海峡完全在中国主权和管辖范围之内,绝不适用于国际上通用的“国际水域”概念。
这也就意味着,在平时,其他国家可以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害通过。但一旦爆发战事,中国随时有权封锁台湾海峡。
中国之所以敢于如此宣布,底气就在于中国岸防部队的巨大发展——在中国的家门口,任何国家都休想闹事挑衅。
当年的“台海危机”当中,美国在台湾海峡肆意航行,中国缺乏可靠的封锁手段。
中国痛定思痛,努力开发出了各类岸舰导弹。例如,我们的“鹰击62”岸舰导弹,由“8x8”越野发射车驱动发射。
每一辆越野车至少携带3枚导弹,采用卫星制导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相结合,400公里的覆盖范围,可以打击“第一岛链”以内的所有目标。
退一步讲,且不论美国是否真的有能力,在台海战争当中一举击垮中国。那些无利不起早,自私透顶的美国政客们,又凭什么愿意冒着与中国全面摊牌的风险,为“台独分子”们火中取栗?
无数次的国际关系历史和现实表明,美国承诺的好处,从来都是口惠而实不至的,背信弃义,口蜜腹剑,临阵脱逃是常态。
就连李明喜自己也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坦言,“美国不会将本国年轻人,白白送到台海战场送命”。
然而,那些被狭隘私人利益蒙蔽了双眼的台湾政客们,却总是选择视而不见,自我欺骗,其下场如何,完全可以预见。
结束语:只谈地缘环境和技术因素,未免舍本逐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上述的四点障碍都是可以克服的——我们暂时不动手,完全是为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考虑。
换言之,我们在静候时机,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统一效果。
一方面,不同于与外敌的战争,台湾是中国领土,2000多万台湾人也是华夏子孙。
即便两岸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存在一些误解罅隙,我们也还是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和耐心,用尽所有方式争取和平统一。
毕竟战端一开,损失的都是同胞的心血。
同时,尽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但两岸统一的国际阻力也不容忽视。
保持战略定力,静候一个最有利于中国统一的机遇窗口期,也是明智之举。
用户10xxx41
已经进来了!
用户17xxx49
美国插手更难了
用户17xxx56
没有四大障碍,只有一个小障碍,还没长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