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感谢支持!
如果说电动车行业近期的重大事件,应当是电动车“罚没异常”了,作为老百姓常用的交通工具,电动车的每一个新规都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但近期引起热议的电动车“罚款热”引起不少人的不满,所以近期多部门也开始重视电动车”罚没异常“,要求对电动车要规范执法边界,在执法中不能大哦顶格处罚,也不能随意扣车,要多听取百姓的呼声。
一个普通骑电动车小伙子被罚的例子引人深思前几天在网上有一个在广州打工的小伙子骑电动车被罚的例子,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讲的小伙子骑电动车上班,一天之内被开了三张罚单!
早上上班由于没有戴头盔被罚20,然后在人行横道骑行被罚50,下班回家路上,被拦住说电动车超标了,扣了车,还被罚200,这样一天就被罚270!你说他冤不冤?如果换作以前,应当被查到,大部分是做口头警告处理,现在就直接给罚了,话不多说,就来实打实的。
电动车“罚没异常”“罚款热”引发的不满大家现在随处可见交警在路边拦住路过的电动车,要么是没戴头盔,要么是非标车查处,然后进行罚款,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甚至被扣车。而且都没有给车主讨论的空间,车主也只能交了罚金认罚。
我们回顾一下电动车近10年来的轨迹,以前大家在路上骑电动车,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一般不会被罚。但自从2024年以来,这种针对电动车的“罚没异常”、大额罚款现象就增多了。各地也出台了不同的处罚规定,比如对没戴头盔、停放不到位等行为,进行处罚。
以上针对个人的处罚金额还不大,对企业和商家的罚款就更大了,比如说,如果发现在大街上的电动车经过改装,参与改装的商家将面临大额罚款,甚至是几万的罚款,有的还被要求停业整顿,让商家苦不堪言。
这种针对电动车的处罚,不但引起电动车用户的不满,商家也感到很无奈,为什么不进行大力度宣传呢?毕竟有些人并不知道这样做会被罚。
多部门重视“罚没异常”,规范执法边界针对2024年电动车市场出现的“罚没异常”现象,相关部门也引起重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召开发布会,特别提出执法行为的“8个严禁、10个不得”,要求统筹执法力度和温度。
提出不得以罚代收趋利执法,不得只罚不管简单执法,更要避免过罚不当的机械执法,必须体现温度,要明确划出红线和底线。
规定要求对符合旧标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可结合实际进行人性化执法,杜绝“一刀切”式的“一罚了之”“以罚代管”,给予市场一定的政策缓冲期,激发群众消费信心,提升市场消费活力。这个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总结电动车“罚没异常”现象,在去年愈演愈烈,引起众怒,虽然多部门表态要进行规范执法边界,但实际上电动车被罚款现象仍然很多。电动车交规应当要进行多宣传,处罚不是目的,或者说罚款不应当过多,应当适当,执法是为了创造和谐社会,更应当从源头抓起。
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两轮电动车与四轮汽车的一种较劲,现在汽车占据了城市的道路和停放场所,私家车也大摇大摆地占用非机动车道,但电动车如果违规了,查到就会被罚,那些开四轮的应当也要理解一下骑两轮电动车的老百姓的心声。
难道制定规则的人不骑电动车,只是开汽车,才这样吗?
对于电动车“罚没异常”现象,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