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2月1日,上海一名男子在警察局自首,供述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谋杀案。
这名男子早在2016年10月18日就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妻子,随后更是把尸体藏在了家中的冰柜里。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案发后他表面如常,竟然还和婚内出轨的情人逍遥快活,四处逛街旅游,更让人愤慨的是,他居然还转走了死者手机上高达50万的存款。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他担心在外出旅游期间尸体被警方或者家人发现,万一事情败露,给自己逃跑留个时间,他在藏尸后,居然还专门购买了摄像头对冰柜进行监控!
他究竟为什么要杀害自己结婚仅5个月的妻子?
信息来源:央视网《现场》栏目-《20200822 为了公平正义——冰柜藏尸案审判纪实》-2020年08月22日(发布)
朱晓东的原生家庭
1987年,朱晓东出生在上海,他10岁那年,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父亲离开后,他随母亲居住在一间仅有35平米的老房子里,家里的生活拮据,母亲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平时也对他疏于管教。
童年贫穷的生活没能成为他努力学习的动力,让他对金钱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同时,父爱的缺失和正面教育的缺乏,也让他的性格和三观出现了偏差。
初中二年级的一天,年少的朱晓东想要买一个东西,但家里根本没钱,于是他跟几个“狐朋狗友”参与了一起抢劫案,他很快就被警察抓获,但因为未成年,只被关押了几天就被释放了。他一看抢劫这么大的事才被关了几天,他的心思活络了。
初中毕业后,朱晓东没考上高中,进入了一所职业学校,因为初中那次抢劫,让他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反而染上了吸烟、喝酒等一系列坏习惯。
老师一开始还管他,但他总是把老师的管教当成“害他”,久而久之,对他的这些行为也见怪不怪了。
2006年,朱晓东毕业后找了一份商场销售的工作,凭借着自己帅气的外表,他的业绩还不错,每个月能拿到不菲的提成。
有了这些钱后,朱晓东开始和狐朋狗友们厮混在一起,频繁地喝酒、唱歌,整日沉迷于享乐之中。慢慢地,他对工作的态度也越来越消极,不再认真上班。
2007年,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朱晓东鬼使神差地报名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的选秀节目《我型我秀》,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选秀一夜成名当明星,过上轻松赚钱、吃喝玩乐的日子。
凭借着自己的帅气外表,他在比赛中还真收获了不少粉丝,但由于缺乏真才实学,他很快就被淘汰出局了。
他开始用金钱包装自己,不惜砸下大笔钱购买名牌衣服,把头发留长,还在身上纹了几个大“tattoo”,就为了打造一个“高大上”的形象。
为了上位,他经常活跃于灯红酒绿的场所,目标直指那些有钱的富婆,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他很快就从富婆们的钱包里捞到了不少油水,渐渐地,他已经习惯了靠脸吃饭,用花言巧语骗取利益。
2013年底,两人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在朱晓东眼里,杨俪萍就是一个听话、单纯、容易掌控的对象。
同时,他也并没有断了和其他女人的联系,一直保持着几个暧昧对象,直到时间上有冲突实在周旋不开,他才不得不做出选择。
杨俪萍是如何被害的?
朱晓东毕竟常年混迹夜场,几句话就让杨俪萍爱上了他,她大方地在朋友圈晒与朱晓东的恩爱合照,在参加朋友家人婚礼时也自豪地介绍他给亲朋好友。
2015年,28岁的朱晓东迫于家人的催婚压力,开始筹划结婚的事宜,他分别向几位富婆女友提出了结婚的请求,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女方父母的反对。
唯独杨俪萍,不顾父母的百般阻拦,执意要与朱晓东结婚,小编觉得父母都是过来人,看人很准的,但两人还是瞒着双方父母,私下里领了结婚证,杨俪萍第一次错过了挽救自己性命的机会。
知道朱晓东没钱,为了给朱晓东留面子,杨俪萍跟自己父母说要自己掏钱办婚宴,为了节省开支,她把婚礼从头到尾都简化了一遍。
没有婚纱,没有车队,连主持人都省了,宴席也只设了7桌,反观朱晓东却对杨俪萍的安排感到不满,认为太寒酸了,杨俪萍还多次反过来安慰他。
新婚燕尔,杨俪萍随朱晓东搬进了他家那间35平米的老房子,杨俪萍的父母心疼女儿,特意拿出10万元重新装修了房子。
装修后,朱晓东却把家里塞满了他心爱的宠物----蟒蛇、蜥蜴等冷血动物,弄得家里拥挤不堪。
杨俪萍当时在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每月工资加补课费有1万元,而朱晓东是个商场陈列员,月薪只有5千。
尽管如此,为了维护丈夫的面子,杨俪萍经常给朱晓东买名牌的手表和包,而她自己,却常常只能用便宜货将就,即使是这样,杨俪萍仍然觉得能嫁给朱晓东很知足。
婚后,控制欲极强的朱晓东对杨俪萍百般限制,他要求杨俪萍删掉手机里所有异性好友的联系方式,还规定她必须在特定时间内回家,不然就算她出轨。
可讽刺的是,朱晓东的手机里,还存着好几个“情人”!
一次,杨俪萍无意中发现了朱晓东出轨的证据,她气急了,扬言要公开朱晓东的丑事,还要跟他同归于尽,朱晓东被吓得不轻,赶紧写下一纸保证书,发誓从此一心一意对杨俪萍。
假如杨俪萍能清醒点,趁着这次机会离开他,那该多好!可惜,这是她第二次错过了挽救自己性命的机会!
狗改不了吃屎,朱晓东写下保证书没几天,他又找了两个新的女友,只是这一次杨俪萍并没有察觉。
2016年8月25日,朱晓东多次贷款和欠款,被债主逼到了家里,杨俪萍知道后跟他大吵一架,两人愤而前往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在民政局,杨俪萍却又后悔了,为了不离婚,她以死相逼,最终两人没能离成,而杨俪萍,自己亲手断送了最后一次挽救自己性命的机会。
但朱晓东却不想再过下去了,他觉得杨俪萍成了自己“上位”的绊脚石,很快,他搭上了一位富婆,面对富婆想要跟他结婚的请求,他撒谎说自己已经离婚,朱晓东觉得,不除掉杨俪萍不行了。
2016年8月28日的深夜,朱晓东在网上买了一本有关死亡解剖的书籍,他痴迷地翻看着,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可怕的计划。
为了麻痹杨俪萍和她的亲朋好友,朱晓东告诉杨俪萍,自己在香港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希望她能一起去,杨俪萍觉得朱晓东终于有出息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亲朋好友,并且二话不说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还给学生家长留下了告别的信。
临行前,朱晓东带杨俪萍四处游山玩水,品尝各地美食,杨俪萍自以为终于熬出头,嫁对了人,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朱晓东精心设计的骗局,只为让她放松警惕。
2016年10月18日,两人旅游归来没多久,朱晓东突然对杨俪萍和盘托出自己出轨的事实,杨俪萍气得发疯,歇斯底里地尖叫、哭泣。
朱晓东却趁杨俪萍防备最弱的时候,突然扑上去,一把掐住了她的脖子,很快,杨俪萍就在朱晓东的手下断了气。
杨俪萍死后,朱晓东把她的尸体塞进了一个提前准备好的冰柜,随后,他着手转移杨俪萍的财产。先是转走了杨俪萍银行卡里的4.5万,又透支了她的信用卡40多万。
有了钱,朱晓东立马带着最喜欢的一个“情人”出国旅游、疯狂购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在长达105天的时间里,他冒充杨俪萍,用她的社交账号与朋友家人聊天,制造杨俪萍还活着的假象。因为家人都知道她在旅游,还要去香港,一时间,倒也没人怀疑。
直到2017年春节前夕,杨俪萍的父亲就要过60岁生日了,按照老人的意思,他要在大年初五,也就是2月1日当天见女儿一面,无奈之下,朱晓东只得假扮杨俪萍,与杨父约定当天下午5点在家中碰头。但约定后不久,朱晓东便感到这个谎根本就圆不了,不等杨父赴约,朱晓东在父母的陪同下,于当天下午3点来到了警局,全盘托出了自己的罪行。
杨父赶到警局后才知道,女儿已经去世105天了,他嘶吼着问朱晓东为什么要害自己的女儿,对于他的质问,朱晓东却无言以对。
案件宣判以及凶手的狡辩
2017年11月29日,朱晓东杀妻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庭审现场,朱晓东面无表情地坐在被告席上,对公诉人的提问显得异常平静。
公诉人提出,他在自己35平的房子里买了一个大号冰柜,问他打算干什么用。他辩称,购买大冰柜平时存放宠物们的食物,可调查发现,冰柜是在案发前几天才买的,那么之前他的宠物食品都存放在哪?种种证据表明,冰柜的真正用途,是用来藏尸的。
审理中,朱晓东的众多谎言被一一揭穿,根据记录,他先后九次供述案发时间是10月18日,但调查显示,案发当天其实是17日。
关于杨俪萍账户里被转走的钱,朱晓东声称只有14万,实际金额却高达50万。至于他为了证明自己,装在家中的摄像头,朱晓东称是案发前安装的,可使用记录显示,它是案发后才启用的。种种矛盾之处,无一不在控诉朱晓东的罪行。
铁证如山,公诉人当庭总结,朱晓东的杀人动机明确,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特征,对于公诉人的言辞,朱晓东再也无力狡辩。
2018年8月23日,上海市二中院对朱晓东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其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法院认为,朱晓东杀人动机卑劣,手段残忍,犯罪后还伪装长达3个月之久,期间肆无忌惮地侵吞死者财产,蒙骗双方亲友,影响极其恶劣,对他的行为,法律绝不姑息。
不服一审判决,朱晓东提起上诉,他辩称自己是主动自首的,希望法院能从轻处罚。
2018年12月1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朱晓东案进行二审,驳回了他的上诉。审判长指出,朱晓东的杀人动机明确,策划已久,只不过在事发后受形势所迫才选择自首,况且自首后朱晓东仍然多次撒谎,企图掩盖案件真相,综合考虑,法院决定维持原判,判处朱晓东死刑。
2019年,朱晓东死刑判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院经审理认为,本案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依法核准对朱晓东执行死刑。
2020年6月4日,朱晓东被押赴刑场,行刑的枪声给他的罪恶画上了句号。
是什么让一个人堕落到如此丧尽天良的地步?贪婪?虚荣?欲望?对金钱地位的无限渴求,让他变得冷酷无情,亲情、爱情、道德、法律,统统都成了他逐利途中的绊脚石。
杀妻后,朱晓东还能若无其事地在妻子的尸体上“起舞”,用她的钱挥霍,105天,他过着行尸走肉般的双面人生。
直到最后关头,他才在形势所迫下低头,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试图用谎言来欺骗法律。
小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他了,只希望现在的年轻人,无论男女,在看到这篇文章时,谈恋爱一定要谨慎,不要“恋爱脑”,不要试图用你的“爱”,去抚平另一个他(她)小时候受过的心灵创伤,不要觉得自己就是他(她)的“救世主”,谁也不能去赌那个“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