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钱开炉福 双龙须鳞罕有版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年间(公元1627—1644年)开铸崇祯通宝单一宝文钱。崇祯通宝钱史铸量大,版式繁多,形制大小不等。至今遗存品中有普亦有珍。
而在崇祯钱系列中,且另有一品钱甚为特别,那就是“崇祯重宝背双龙纹”开炉大钱。作为开炉大钱而非行用,乃属纪念币性质,并以“重宝”为宝文,以和行用之通宝钱宝文相区别,乃为一种古制,是为正常矣。
崇祯重宝背双龙纹开炉大钱,此前得以入谱,在2004年出版的华光普编著之《中国古钱大集》中即载入此钱一拓,定一级,甚为珍罕。尽管拓图质量稍差,然亦还清晰可辨。由于此开炉大钱,直径超大,并因其性质所定,其时铸量应为有限,故而遗存罕少,获藏亦是极为不易。正因为如此,亦见其仿品,径重不足,三相一材难准确仿之,与真品比较,即不难辨识。
约在十年前愚曾经展示过一品,然其径重亦是略感不足,似存一定疑点,而在公元2021年11月1日,愚公开展示鉴赏了一品足径足重,到代开门的崇祯重宝背双龙大钱。时至今日,检点帐中所秘藏,还有一品龙纹版式有别的崇祯重宝背双龙大钱,迄今为止未见任何公展和谱录。堪称极罕或者仅见之品。是故,今日赏泉,不再秘藏,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首次公展鉴赏,以飨泉好,以证其实矣。
首识书相。清晰可识,本品面文“崇祯重宝”四字,楷书书体,直读,背穿左右各一龙纹。首先可见其字书写较为拙率,文字布局略有不整,然其笔划清晰自然,间隔有距,字形大小适中。从书相几分拙率的特征来看,愚见以为其应为钱工所为(因其是钱局自助自用的开炉大钱,并不需要呈报部审,亦不需严格参照行用钱书相为之)。而其文字笔划与早前之版又略有小差异。
再观背龙纹,纹饰清晰,龙相凶猛。值得注意的是,本品龙相与谱录和前展之品的剪影龙纹不同,龙相更为具象和立体,龙头有须,龙身有鳞甲,一句话,本品龙相虽然布局剪影版基本一样,然刻画更为细致,可以说,这是又一个版式无疑,也可能是因两期所铸而致的差别。对于此,愚见将其以龙纹不同而区分版式,则本品为“有须鳞版”,而之前的为“剪影版”。是故,品文识书,本品书相和纹相,风格自然,特点鲜明,龙相合乎时代特征,乃其时钱局官炉所铸,其门得开,难有二话。
次观铸相。辗转本品,可见其铸制规整有加,直径约为87.56毫米,重约204.31克,较为实,出号超大形制,值得指出的是,其比之前展赏的(包括谱录品)之剪影版相比更加厚实,故重量更重。此外,本品直径与谱载品一致,较之流世的一些似仿品者之81毫米直径,明显大不少,更为真实。其制式显示,中宽缘,粗穿廓,铸体方正圆矩,坦平地章,穿轮干干净净。续观其字廓,轮廓分明,字廓纹饰深竣挺拔,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处。至此,无需赘述,观铸识体,本品铸相规整自然,当为崇祯某局官炉所铸,其门再开,毫无疑问。
再察锈相。展目本品,可见其乃典型的传世品锈相,浑身无绿锈锈痂,然包浆十分浑厚,皮壳更是老道,分布深浅相间,极为自然,皮壳浆相润泽而又凸显老气,浆质亦是踏实而不虚,实非长时间传世而不能形成,伪作更是难以得之。续观材质,乃为黄铜质地,铜色的陈旧感十足。如此这般,辩锈识浆,本品锈相可谓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无异无邪,其门洞开,无话可说矣。
如是,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崇祯重宝背双龙有须鳞版传世开炉大钱”,三相一材,开门见山,过关斩将,正是毋容置疑之品。如前所述,迄今为止,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广为检索,如此足径足重且为有须鳞版的崇祯开炉大钱,可谓凤毛麟角,公展尚未见有复品露面,可为极其罕见难得,作为早前定一级的古泉,当属客观而较为准确,而就收藏价值来说,自然是不能说不高,值得我等倍加珍惜矣。
以下为本人2021年11月1日公展鉴赏的“崇祯重宝贝双龙开炉大钱”,开门见山之品。可见其与上述品比较,书相略有差别;铸相大小基本相同,重量有约60克的差距,厚度不同,最突出的是,背龙纹基本形态和布局趋同,但龙相一个更为具象生动,一个则仅是是剪影。故而,可断其版式不同,亦或是因铸期和铸局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