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抗风支架与沿海台风区花田种植
在沿海的台风区,有不少花农面临着一个大难题,就是在台风季节花田往往遭受严重破坏。像万寿菊这种在花田中广泛种植的绿植,虽然花朵鲜艳、观赏期长且在很多场景都能种植,居家阳台、办公室窗台、甚至咖啡厅的角落摆放几盆都很不错,但它茎干比较细弱,在强风的肆虐下很容易倒伏。这就像我们在家里养绿萝,好看是好看,可要是长期放在风口或者被水浇多了,就容易耷拉下来,没了精气神。
我们在昌平遇到一位种植草莓的王师傅,他虽然种草莓,可对花卉种植也有很多经验。他说在华北地区,像牡丹这样的传统花卉,茎干粗壮一些,相对来说抗风能力会比万寿菊强些,不过在强台风面前也不是毫无压力。而在南方沿海的一些网友分享中提到,三角梅在露天环境下,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遇上台风,也会变得狼狈不堪。三角梅虽然生命力顽强,枝叶生长繁茂,但它的根系在台风强大的力量冲击下,也会出现松动,从而导致倒伏或枝叶折断。还有比较冷门的垂丝海棠,花朵垂落下来娇艳美丽,可在沿海地区,台风来袭时,只要风力达到七八级,它的枝干就可能被吹断。再看球兰,它独特的花朵像一串串小绣球挂在藤蔓上,很是可爱,但它细弱的藤蔓在台风面前也是不堪一击。与万寿菊类似,这些花卉在面对台风时都需要一些特殊的保护措施。
在沿海台风区种植万寿菊,花农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一种常见的保护方式就是使用抗风支架。其中钢丝网格加固是比较实用的一种。这种钢丝网格就像是给万寿菊搭起了一个坚固的小城堡。在台风来临前的3天,花农们就开始忙碌着给万寿菊搭建这种抗风支架。他们会把钢丝按照一定的形状和间距固定在花田的周围,就像给花田围上了一圈坚固的栅栏。这些钢丝的粗细也是很有讲究的,不能太细,不然在强风的拉扯下很容易断裂,太粗又会影响美观和整体的成本。
在搭建好钢丝网格之后,要将万寿菊的茎干小心地固定在网格的节点上。这个时候花农们动作都很轻柔,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万寿菊。在台风来临前7天左右,花农们还会检查一次这些固定情况,确保万寿菊都能稳稳地站在钢丝网格上。随着台风预警的临近,15天之前就会对整个花田进行一次全面的气候评估,查看风向、风力等因素。
我们来看看一个沿海花田的案例。在福建的一个花田种植户陈大哥,他种植了一大片万寿菊。以前每到台风季节,他都头疼不已。万寿菊倒伏的面积很大,有时候能达到百分之几十。倒伏之后的万寿菊,花瓣散落一地,不仅失去了观赏价值,而且如果是要用于切花销售的话,损失就非常惨重。后来他开始使用抗风支架。在经过几次台风的考验后,他发现使用钢丝网格加固的抗风支架效果非常好。在一个月内,万寿菊倒伏的面积比之前减少了很多。以前台风过后,可能一大片万寿菊都东倒西歪,但是使用支架后,倒伏的万寿菊可能只有零星几株。
在广东沿海的花田,和福建的情况有些相似,但又有些不同。广东的气候更加湿热,万寿菊在生长过程中水分的管理就更加复杂。有位花农李姐提到,她之前种万寿菊的时候,在台风季节,即使有了抗风支架,她还得特别注意水分的控制。因为在台风来临前3天,空气湿度就会变得非常大,如果浇水过多,万寿菊的根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容易烂根。而台风来临后的7天里,又要注意土壤水分的补充,因为台风往往会带来大量降雨,雨后土壤水分蒸发快,如果不及时补充,万寿菊又会生长不良。她发现种植一些耐湿热的品种,像矮牵牛中的某个冷门品种,在这种情况下的抗风表现和生长恢复能力还不错。这个矮牵牛品种花朵也比较大,颜色鲜艳,而且茎干相对来说有一定韧性。
对比万寿菊和矮牵牛这两种花卉,在风力较小的情况下,也就是7天左右风力稳定在3 - 4级,万寿菊可能不需要太多额外防护就能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花朵正常开放,植株也不会有太大倾斜。但矮牵牛由于茎干稍微粗壮些,在同样风力下它更耐风吹,在15天左右,如果风力突然增强到5 - 6级,万寿菊可能就会出现部分倒伏,而矮牵牛则基本能保持直立。再看冷门的凤仙花品种,它的花朵小巧玲珑,颜色丰富,在风力5 - 6级的情况下,可能一两天内就会有花瓣被打落,花型也会被打乱。而旁边种植的紫茉莉,相对来说在这样风力下表现更好一些,紫茉莉花朵洁白,到了夜晚香味扑鼻,它的茎干比较挺直,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都能较好地应对风力。但如果是遇到一个月内持续风力较大的台风季,即使有抗风支架,紫茉莉也可能会有一些倒伏现象,不过程度比万寿菊还是轻一些。
花农们在使用钢丝网格加固万寿菊的抗风支架时,也要考虑到地形地貌的因素。在海边地势较高的花田,风力可能会稍小一些,因为高处有一定的气流阻碍。而在一些地势低洼的花田,就像一个“风口”,万寿菊更容易受到强风的侵袭。所以在搭建抗风支架时,对于地势低洼的花田,钢丝网格要加固得更严密一些,万寿菊与支架的固定点也要更多。
在居家阳台种植万寿菊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我见过一位老人在自家阳台种植了一盆万寿菊。虽然没有台风,但是在强风天气,比如遇到夏天的午后雷阵雨和大风,万寿菊也会摇摆不定。他给万寿菊套上了一个简易的自制支架,用几根竹竿和绳子固定住。这个简易支架虽然比不上沿海台风区专业花田的那种钢丝网格加固支架,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强风。在城市里的办公室或者咖啡厅里种植万寿菊,一般不需要考虑狂风的因素,更多的是为了美化环境和观赏。
在广西的一些沿海花田,还种植着一些比较冷门的蝴蝶兰品种。蝴蝶兰花朵娇艳如蝶,在正常环境下观赏价值极高。但在台风季节,即使有类似钢丝网格加固的保护措施,蝴蝶兰的倒伏情况还是很严重。因为蝴蝶兰的根系是肉质根,非常脆弱。相比于万寿菊,它在台风来临前一个月就要开始做特殊的防护措施,比如提前降低浇水量,减少根系的水分含量,这样在台风来袭时,根系不容易被连根拔起。可即便如此,在7天左右强风持续吹拂下,蝴蝶兰的倒伏面积还是比较大。
在海南沿海的花田,种植环境更加多变。这里有沙质土壤和黏质土壤的花田。在沙质土壤中种植万寿菊,虽然排水性好,但土壤保水性差,在台风来临前15天左右就要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以确保万寿菊在台风前后有足够的水分。而在黏质土壤的花田,排水如果不畅,积水会严重影响万寿菊的生长,在台风来临前3天就要做好排水措施。不同种植环境下,万寿菊倒伏面积比也会有差异。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花田,万寿菊倒伏面积比可能会比黏质土壤花田低一些。
这些不同的情况和案例都告诉我们,在沿海台风区种植万寿菊,使用钢丝网格加固的抗风支架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要综合考虑时间、地域、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等多种因素。而且不同的花卉品种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都有抗风支架的保护,他们在台风季的表现也各有不同。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在一些即将开发的沿海新花卉种植区,我们该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这些种植经验,来更好地保护像万寿菊这样的花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