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尹森,今年30岁,研究生毕业后,我没有选择留在十八线的农村老家,而是选择和我的好哥们创业,现在是一家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
趁着元旦放假之际,我打算回趟老家,元旦的清晨,阳光洒在寂静的乡间小路上,我独自驾车,驶向那个孕育我成长的村庄。
车窗外,田野、河流、老树,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风景,陌生的人事,都在岁月的流转中悄然变化。曾经天真烂漫的少年,如今已是独立于世的男子。
看着窗外熟悉又陌生的风景,我心中感慨万千,真的是很久没回家了,很多儿时的回忆涌上心头,想起年迈的父母,我内心一阵愧疚。
当我到村口的时候,看着眼前的一幕,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只见乡亲们拉着横幅,上面写着“欢迎尹森回家”,除此之外,他们还请了表演团队,听着鞭炮和锣鼓声,我真的是大型社死现场。
看到他们赞赏和喜悦的目光,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的惶恐与不安。我曾以为自己早已习惯了城市的喧嚣,但面对乡亲们的围观,我却觉得如坐针毡。
“这孩子出息了啊,在外面混得不错啊!不仅给咱们修了路,还重修了咱们的小学。”
“是啊,小森出息了,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出去了还不忘造福家里人,是个好孩子。”
“谁说不是呢?咱村里谁家过年没收到小森送的年货?”......
一句句夸赞,却像一根根刺,扎进我的心里。我明白,乡亲们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着他们的羡慕和祝福,可我却无法坦然接受。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还记得考大学的那一年,正好遇到母亲生病住院,父亲为了多挣钱就去打零工却不小心摔伤了腿,那段时间是真的难熬。
我也因此差点辍学,村里人知道我家困难,村长就发动大伙给我家凑钱,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村里人帮助了我们,我现在为村里做的只是我该做的。
他们这样大张旗鼓的欢迎我回家,我的内心是焦虑不安的,我知道他们是好意,但我心里还是有负担的,只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正当我不知道该如何要逃离这个让我尴尬的现场时,一声熟悉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思绪。是父亲,那个一直默默支持他、关爱他的男人。父亲走过来,手里提着一袋他最爱吃的红薯干。这一刻,所有的尴尬和压力都烟消云散。
“爸,你怎么在这儿?”我高兴地问道。
“听说你要回来,我这不是来接你吗?”父亲一边笑着回答,一边和村里人打招呼。
一阵寒暄过后,我和父亲往家走去,父亲的话匣子打开了:“村里人都说你出息了,还自己当老板了,给咱村还做了不少好事,知道你要回来,就专门请了这个欢迎你。”
我苦笑道:“其实我没那么好,这都是我该做的,从大家帮助咱家的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发誓,等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回报他们。”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咱做人呢!就是要懂得感恩,你是爸的骄傲。”
回到家中,母亲早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家的味道,是久违的温暖和安宁。在饭桌上,父母亲询问着我在外面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我一一作答,尽量让自己的回答显得轻松自然。
夜幕降临,我躺在儿时的床上,窗外的月光洒在床头,闭上眼睛,享受这夜的寂静,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或许是因为回到了儿时的家园,或许是因为父母的关爱让我找回了心灵的平静。
第二天清晨,我起得很早,独自走到村口的那片田野上,看着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整个村庄。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自己走得多远,心中的那份对家乡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
田野上的晨露还挂着晶莹的水珠,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进整个童年的清新与纯净,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与温暖。这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困扰都烟消云散。
回到家中,我告诉父母自己要留下来多陪陪他们几天。父母亲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知道,这次回家不仅仅是为了看望父母,更是为了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和归属感。
几天后,我告别了父母亲再次驾车离开了村庄,车窗外风景依旧美丽如画,车内心情却已不再沉重。我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迁,这个村庄永远都是我心灵的港湾。
当车子缓缓驶离村口时,我他从后视镜中看到了父母亲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我知道这次回家不仅让我找回了心灵的平静和归属感,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走得多远,家的温暖始终在心间萦绕着陪伴着照亮着前行的路途。
无论人生路上有多少风雨与波折,家永远是避风的港湾,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