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合同又不想干了?别慌,这几招帮你全身而退!

上海不服叔 2025-03-20 14:45:39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签了合同才发现“这活不适合我”或者“这公司不对劲”,于是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问题来了,合同已经签了,现在不想干了,怎么办?

第一步:看看合同怎么说

合同是关键!先仔细阅读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尤其是试用期规定、离职流程、违约责任等内容。如果你还在试用期内,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在试用期内辞职的成本较低。

如果已经过了试用期,一般需要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否则可能会涉及违约责任。部分行业(如销售类)可能会有“竞业限制”或“违约金”条款,也要特别留意。

第二步:和领导好好谈谈

如果不想硬着头皮干下去,和领导、HR沟通是关键。可以诚恳表达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原因,并说明希望和平解约的意愿。有时候,公司也不想强留一个不合适的员工,甚至可能愿意协商缩短离职时间。

第三步:看看有没有“跳槽后遗症”

辞职并不只是“拍拍屁股走人”这么简单,如果你是签了培训协议的员工,可能需要赔偿一定的培训费用;如果合同里有竞业限制条款,辞职后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去同行业工作。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职场报告》,约52%的职场人曾因合同条款而被“卡住”,尤其是销售、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很多公司都会设置一定的限制条款。

第四步:最坏的情况怎么办?

如果公司不让走怎么办?如果HR百般刁难怎么办?别慌,你可以依靠法律武器!

强制辞职权:劳动者有自主辞职的权利,用人单位不能强行扣押身份证件或工牌来限制你离职。

劳动仲裁:如果公司要求巨额违约金或恶意拖欠工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维权。

保留证据:在沟通过程中,邮件、聊天记录、录音等都是有力证据,以防日后产生纠纷。

最后,决定前再三思考!

裸辞的代价不小,最好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存够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再规划下一步。如果真的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勇敢迈出下一步也是对自己负责。

你有过签了合同又不想干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0 阅读:1
上海不服叔

上海不服叔

上海人出身底层,曾拥有上海3套房,被老爸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