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夷陵之战,刘备究竟败得有多惨?看看阵亡的名单就知道了

月影醉清风 2024-11-29 16:19:30

刘备从赤壁之战开始,转败为胜,人生也迎来了转机,顺利入川,夺下汉中,几乎成了一方霸主。

但在夷陵之战后,蜀汉急转直下,成为衰败的根源。

很多人不相信,一场夷陵之战,怎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大战前奏

夷陵之战之所以能够和官渡、赤壁并列为三大战役,那是因为这场战役直接影响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这场战役的前奏也是非常精彩。

当时关羽在击败于禁后,成为荆州之地的一方霸主,吸引了无数人才前来投奔。

荆州一度变得强大,而夺下汉中的刘备也在一步步成长。

为阻止刘备势力的增长,孙权决定对荆州发动袭击。

毕竟荆州之前属于吴国,只是在周瑜死后,吴国为了西境安宁才被迫借给刘备的。

现在刘备有了益州,按理说吴国夺回荆州,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

但此时的刘备,在心态上已经发生了转变。

他不再像依附刘表时那么“单纯”,而是明白了想要争夺天下,一味地忠厚是不行的,为了利益要不择手段。

并且这些领土是将领们抛头颅洒热血守护下来的,若是因自己一时“忠厚”,白白送给了敌手,那才是真正的“不仁厚”。

为了争夺荆州,双方爆炸了冲突。

这次冲突的结果就是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归孙权所有。

如果只是丢掉荆州这也无所谓,毕竟胜负乃兵家常事,大不了日后再打回来。

而且现在刘备已经占据了汉中,向中原一带进军更加顺畅,只要击败了曹操,南下渡江是早晚的事儿。

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他们估计都没想到关羽居然宁死不降,而吴军这些将领也是莽夫。

他们为了争功,竟然直接将关羽的头颅砍了下来。

关羽一死,这就是世仇,没了缓和的余地。

当时听闻二哥身死,张飞悲痛欲绝,跑到大哥刘备面前一阵痛哭流涕,并扬言要将孙权小儿碎尸万段。

身为大哥的刘备,也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将“匡扶汉室”抛之脑后,一心为二弟报仇。

经过两三年的休整,刘备重整旗鼓,开始沿江而下,准备屠尽东吴鼠辈,报仇雪恨。

因为这次出兵太过意气用事,而且多数老将并不支持他攻打吴国。

所以,这次随军出征的大都是蜀国新一辈的新生将领。

这群“新生力量”会在这次东征路上遇到怎样的惊险遭遇?

夷陵之战

其实刘备心中也有打算,孙权行军打仗比不上曹操,之前的合肥之战就是先例。

他既然能在汉中击败曹操,这次东征攻打孙权,即便不能全胜,也能全身而退,这些新生将领也能得到历练。

在准备好一切后,刘备从吴蜀两国边境的白帝城出发,顺江而下,水陆两军齐头并进,并很快夺下最近的巫县。

他们稍作调整,由大将黄权率领的一万精锐部队在北岸,刘备率领的两万大军在南岸,吴班则是一万水军乘船东下。

三路大军同步行军,南北两岸互有照应,而吴班水军也可以随时搭桥支援,势不可挡。

于是,他们很快攻破了秭归,和吴国大军相遇了。

此时吴郡将领是陆逊,行军作战颇有几分周瑜的风采。

面对蜀军来袭,孙权也早有预料,他早早地开始积蓄力量,在吴地训练了五万精兵良将。

此时的五万精兵打算和蜀军一决生死,先打出气势再说。

但陆逊却反其道而行,不断后撤,一直撤到了地势平坦低洼的猇亭。

此时,蜀军是四万,吴军为五万,两方人数相当,战力也相当,在水源粮草充沛的情况下,谁居高居险,谁就有胜势。

很快,陆逊这样的做法就引起了内部将领的不满。

好在孙权给了陆逊极大的权力,这才没有爆发内乱,吴军众人只能静待时机。

此时,蜀军大将黄权和陆逊在左岸,居高居险而扎寨,随时准备率领一万步兵进攻吴军大营。

为了保险起见,刘备还派马良前往西南方向,收拢当地蛮夷将领,又带着一万军队前来支援。

因此,吴蜀两军人数都是五万,在长江两岸展开对峙。

这和很多影视作品杜撰的几十万大军不同,三国打到这个时期,两国根本没那么多人。

而吴班的水军也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顺江而下,直逼江东腹地。

刘备两万大军在右岸快速进军,直接越过猇亭,开始攻打驻守陆城的孙桓。

陆城这个地方非常重要,是长江下游的要塞,一旦此地被破,那陆逊再也没有撤退的机会,只能向东逃窜。

东边并无要道,只能穿山走林,还要遭受黄权的围追堵截。

如果此时陆逊下江支援孙桓,那沿途将遭到刘备的阻击,必然伤亡惨重。

因此,现在的陆逊仿佛是瓮中之鳖,没有一点胜算。

但是没想到,孙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将领,竟然死守陆城数月,刘备根本打不下来。

而陆逊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双方就这样僵持住了。

接下来,他们又是如何打破僵局的?

火烧连营

刘备正月出兵,在猇亭对岸开始了对峙,每日就是派兵隔江对骂,希望能逼对面出兵。

但陆逊也不为所动,反正猇亭粮草充沛,每日该操练操练,该睡觉睡觉,不着急不着慌。

就这样持续了半年,一直耗到了六七月份。

去过宜昌的人都知道,那边一进六月份,天气酷热难耐,再加上出生时他们穿的都是棉衣棉裤。

到了夏天,无论是物资的供给,还是衣物的更换,都将耗资巨甚。

加之身上还穿着厚重的盔甲,士兵战意消退。

而江对面的陆逊大军就轻松很多,他们有城池可守,平日可以脱掉盔甲散热。

而刘备大军只能穿着盔甲,时刻备战。

为了避暑,刘备下令将营寨向西南山上撤离,将沿江平坦之地让了出来。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此举可能是为了避暑,也有诱敌过江之意。

刘备在夷陵山坡上驻扎起一排排营帐,又因为山林茂密,为了能快速沟通消息,只好营寨挨着营寨,连成长蛇状。

而这一状况被陆逊得知,他知道自己等的时机到了,于是派兵快速渡江。

如果刘备准备充分,士兵们战意充沛,完全可以趁其渡江之际,大军冲出将吴军歼灭于长江之上。

但他们错过了这个时机,没有在第一时间聚拢起来,一同攻向吴军。

而陆逊等的就是这样的机会,因为刘备的营寨在夷陵拉得太长,一时难以汇聚。

而吴军趁夜色,手持火把攻向蜀军。

蜀军营寨连成一片,一时间烟火缭绕,再加上士兵早就没了战意,叫喊声乱成一片,死伤无数。

而且刘备带的程畿、张南和冯习等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是陆逊的对手。

众人只能四散而逃,各自为战,在乱战中死的死,伤的伤,有些走投无路只能投降。

其中马良和刚刚投诚的沙摩柯也在撤退路上受到堵截,双双身死。

刘备在傅肜的保护下,一路向西南而逃,穿山越岭,身边无数将士为保护他而死。

傅肜为拖延敌军追击,也毅然调转马头,为其殿后,与吴军血战,最后力竭而死。

而左岸的黄权,也被吴军压境,只能向东北方向逃窜,最后落入魏国手中,只能选择投降。

刘备逃回白帝城的时候,年轻一辈将领皆战死,军中有生力量更是损失惨重。

因为这次溃败,他羞愧难当,最后遗憾离世。

夷陵之战后,益州的多年积累毁于一旦,而蜀汉再也没了和魏国争夺天下的资本。

而吴国同样损失惨重,在这半年多的消耗战中,耗资巨甚。

刘备为自己的冲动之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希望。

0 阅读: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