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赴台不归,勤务兵坚守命令60年,独身照顾长官妻儿,赶都不走

擎苍谈历史 2023-05-28 08:42:01

2012年4月,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黄泥村来了几位衣着光鲜,神情却略显异常的客人。

他们的口音和打扮很明显不是本地人,但看村子里一草一木时的眼神,却饱含着一种令人无法理解的感情;仿佛这个村子就是他们的故乡,可是村子里人却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们。

当这些人被村里的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接住时,村里人才明白,这些人确实算得上是黄泥村人,可是却也真的从来没有真正踏进过黄泥村的土地。

说他们是黄泥村人,是因为他们确实是黄泥村易家的血亲儿孙。

而他们之所以没有踏入过黄泥村,则是因为他们父祖易祥自1949年前往海峡对岸的台湾省之后,就再也没能回到过故乡黄泥村,他们自然也就没来过这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乡”。

这一天易祥在台湾省生的女儿易若莲和儿子易浩文,是经过一番筹备和商讨之后,特意来到黄泥村,找大哥易浩光和二哥易浩明认祖归宗的。

一家从未真正见面的兄弟姐妹们含泪相认之后,易若莲和易浩文怀着崇敬的心情,代表父亲易祥找到了一位老人。

易祥的儿女们找到这位老人后,郑重其事地代表自己的父亲易祥,向这位老人表达了感激之情!

这位老人是谁?他和易家又是什么关系?

易若莲和易浩文怀代表父亲感谢的这位老人姓庹,名叫庹长发,他曾经是易家兄妹父亲易祥的勤务兵。

庹长发本是四川人,1938年他14岁的时候被国军抓壮丁,被迫背井离乡当了兵。

由于当时的庹长发年纪还小,被抓了壮丁之后非常的害怕,怕敌人打死,也怕被长官虐待。

当时在国军当军官的易祥,发现了年纪幼小又满脸惊恐的庹长发,心存怜悯的他把庹长发要到了自己身边,当了自己的勤务兵。

庹长发从此跟着易祥投身军旅,先后参与了1943年被称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保卫战,以及1945年侵华日军垂死挣扎的“雪峰山会战”。

在战争期间,易祥和庹长发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同时也成了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易祥与一位大家闺秀陈淑珍成婚,并且很快生下了一个儿子。

然而不久之后解放战争爆发,易祥和庹长发所在的18军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击溃,易祥的第二个儿子,却恰好在这个时候出生。

虽然部队已经被打散,庹长发却依旧坚定地跟着自己的长官易祥,在混乱中努力保护易祥的妻儿。

1949年,18军的残部开始重建,易祥在得知消息之后,便想前往查看情况。

在出发之前,易祥把自己的妻儿老小托付给庹长发,让他照顾好自己的妻儿老小,如果情况允许,自己很快就会回来接走妻儿。

此时庹长发跟从易祥已经有11年了,所以易祥非常信任他,而庹长发虽然明知道乱局之中保护易祥的家眷很难,但还是哭着义无反顾地答应了易祥。

在易祥离开之后,庹长发把年幼的易氏兄弟放在搭兜里,一前一后的搭在肩上,徒步扶着易祥的妻子陈淑珍,按照长官的交代,艰难回到了易祥湖南省邵阳县的黄泥村老家。

之后庹长发信守承诺,在黄泥村住下,默默守护陈淑珍母子三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国民党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糟糕,易祥重回18军之后就去了金门,根本就没有能力回老家接走老婆孩子。

他在1950年的时候,往家里写了一封信,托人送来了50块银元。

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易祥的这封信不仅没有帮到家里,还导致他父亲被人打了一顿,老爷子不得不托人告诉易祥,目前形势所限,以后不要再往家里写信了。

从此,易祥就跟老家人断了联系。

而庹长发却始终信守诺言,守护在陈淑珍母子三人身边。

土改之后,由于易家是地主出身,没有分到耕牛不说,陈淑珍一个财主家出身的小姐,也不会干农活。一家人几乎全靠庹长发这个劳力,勉力支撑着解决温饱问题。

在特殊运动开始之后,庹长发本是贫农出身,而易家不但是地主出身,还有一个在对岸当兵的人,成份高下可以说是非常明显。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应该把庹长发送回四川老家。但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提议,却被庹长发自己拒绝了。

庹长发告诉人们,当年易祥对他很好,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他既然答应了要守护易祥的家眷,就不能不信守诺言;更不能在那种时候离开陈淑珍母子三人。

庹长发的这种态度,毫无疑问惹怒了当时批斗易家的那些人。他们不仅批斗易家人,还把庹长发吊起来打。但是庹长发却始终没有屈服,他依旧坚持不肯离开易家,倔强而笨拙地坚守自己的承诺。

批斗易家的人看庹长发如此“冥顽不灵”,便提出庹长发不是本村人,不许他耕种本村的土地,想以此逼走庹长发,解决这个“反面典型”。

然而庹长发被赶出村子之后,却依然不肯离开,他在深山无人处开垦荒地,在山上挖野菜、找野果充饥,还是执着地继续守护在陈淑珍母子三人身边。

由于庹长发太过坚持,他本身又是贫农出身,批斗易家的人着实也拿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由着他守在陈淑珍母子三人的周围。

在易祥离乡的时候,他和陈淑珍的两个孩子大的才两岁,小的还不满周岁。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庹长发的守护,他们母子该如何生活。

易祥离开之后,由于历史原因,他终生都没能再回到老家黄泥村,后来甚至连音讯都传不回去了。1955年的时候,易祥隐瞒了自己在大陆已婚的事实,与金门当地的一名女子结了婚。

而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的庹长发,依旧信守承诺,替易祥守护者他在大陆的妻儿。

庹长发对陈淑珍和易浩光、易浩明兄弟都十分尊重客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称陈淑珍为“夫人”,叫兄弟俩“少爷”。

直到运动时期,陈淑珍数次要求他不要再这样叫之后,他才开始改叫他们的名字。

陈淑珍一直管庹长发叫兄弟,而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俩则管庹长发叫“满满”(方言,意为叔叔)。

1979年的时候,易祥通过香港的战友重新联系到了陈淑珍母子,在得知庹长发依旧信守承诺,守在陈淑珍母子身边时,大为感动的易祥在后来的信件中,每次必问庹长发的情况,并且数次告诫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以后一定要记得庹叔叔的恩情。

1987年的时候,海峡对岸终于准许老兵回乡探亲了。

可惜这个时候的易祥,身体状况却已经非常糟糕了,根本经不住回归故乡的长途跋涉,在第二年就带着遗憾因病去世。

易祥在去世之前,曾经写信给在大陆的儿子易浩光和易浩明,希望他们能够替不识字,又已经年迈的庹长发寻找亲人。

易浩光和易浩明听从父亲的建议之后,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只能往庹长发的老家写了几封信,可是全都没有回音,为庹长发寻亲的事,也只好就此搁浅。

2012年易若莲和易浩文姐弟回到黄泥村时,告诉庹长发自己是易祥的女儿,代表自己的父亲易祥向他致谢时,已经年迈衰弱的庹长发,眼睛里突然有了光华,他勉力起身,坚持站直了跟易若莲对话。

庹长发为了信守照顾易祥家眷的承诺,一生没有娶妻生子,他的晚年生活由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轮流照顾。

2015年国家寻访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有公益组织听说了庹长发的故事之后,专门去黄泥村拜访了他,询问他有什么心愿?

向来不善言辞的庹长发沉默了良久,泪流满面地告诉志愿者们说:

现在,我也想回老家了。

这时候的庹长发已经91岁的高龄,他的长官易祥已经去世近30年,陈淑珍也已经去世近10年,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也都已经做了爷爷,他信守承诺已经长达66年了!

公益组织毕竟比个人能力强,而且当时网络也已经十分发达了。志愿者们通过网络寻亲的方式,很快就联系上了庹长发在老家的侄子。

而庹长发的侄子在得知大伯竟然还在世时,也第一时间赶到了黄泥村,让大伯看自己父亲在世时的照片。已经离乡77年的庹长发在见到侄子之后,老泪纵横,一心只想落叶归根回老家。

易浩光和易浩明兄弟虽然百般不舍,但依旧尊重庹满满的意愿,和志愿者一起把他送回了四川老家。

庹长发回乡仅仅3个后,就以92岁的高龄与世长辞,算是落叶归根了。

在守护易祥家眷漫长的时间里,庹长发有过无数次机会,回到他离黄泥村600公里外的老家。但是他为了一个承诺,硬是从25岁开始,在黄泥村守护了易祥的家眷大半生。

庹长发的故事在网络上传开之后,网友们普遍被他的信义无双所感动,认为他是一个有古人之风的真君子,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庹长发的这种行为属于封建思想的“愚忠”,并不值得赞扬。

那么各位看官是怎么看待庹长发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0 阅读:1
擎苍谈历史

擎苍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