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体验了一把“黑红”

赵继成说商事 2024-05-12 05:15:54

拥有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的产品,比起有时显得哗众取宠的品牌赞助和暗地里不明不白的竞争来说,才是一个品牌的头等大事。

作者午小哥,全文3100字,读完约需要6分钟。

冠上“操作马拉松比赛结果”的恶名,特步最近遭受了大量的质疑、讨伐与抵制,深陷舆论危机,算是体验了一把“黑红”。

简要回顾一下这场事件:

4月14日,2024北京半程马拉松以何杰夺冠收官,然而,何杰疑似被三名外籍选手“保送”冠军引发了争议,赞助商特步疑似操作比赛结果,致使马拉松关注度前所未有的高。

4月19日,组委会发布比赛结果调查处理的决定,取消何杰、威利、德杰内、罗伯特等4人比赛成绩,收回奖杯、奖牌和奖金——这一处理结果,对于几天来的种种猜测,不言自明。

当天下午,@特步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对此负有很大责任,完全接受组委会作出的处罚决定,并认真反省、深刻检讨,严肃处理涉事人员。

然而,这一事件依旧沸沸扬扬。毕竟,往大了说,这是资本妄图操控官方赛事。事件背后,特步的焦虑与急躁显露无疑。

1

赛事赞助太卷了

特步玩起了“小心机”?

2024北京半程马拉松组委会,关于此次男子组比赛结果调查是这样说的:在赛事筹办中,经特步公司推荐,中奥路跑公司定向邀请了28名国内外运动员作为特邀运动员参赛。由于作为赞助商的运动品牌特步未对配速员进行明确标注,导致中奥路跑公司未向组委会报备,将4名外籍配速员报名为特邀运动员参赛。

需要指出的是,何杰是特步的签约运动员,在3月的无锡马拉松中,他还曾以2小时06分57秒的成绩打破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

由于后续接连不断的消息,北京这场半马,特步作为赞助商之一成为被讨论的焦点,风头甚至盖过了冠名赞助商蒙牛。虽说黑红也是红,但这一波波流量来袭,却不一定能够变成实打实的销量。

特步官网上记录了很多关于这家公司发展的重要时间点,例如公司前身成立于1987年,2001年特步正式诞生,而有关于“试水马拉松”也被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

毫无疑问,它曾经是抓到了一些马拉松红利的,搭建了线下跑者俱乐部,围绕此又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矩阵,同时,赞助国内顶级赛事和马拉松专业运动员,也为特步提高了声量。

自2007年起,特步已累计赞助超千场马拉松赛事,是赞助马拉松赛事最多的国内运动品牌。2023年特步共赞助24场马拉松赛事,其中包括连续16年赞助的世界田径白金标赛事厦门马拉松。

实际上,如今特步的业务完全以跑鞋为中心,2023年,特步上市15周年之际,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还表示,“跑鞋一定是特步的绝对核心产品,如果要选一个品类代表特步,那一定是跑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步如此看重跑步赛事。

当然不仅仅是特步,国内外运动鞋服品牌都在不遗余力地通过赞助赛事来获得品牌曝光。

长江证券一份报告分析称:“在运动鞋大类中,跑鞋是体量最大的具有专业功能性的运动鞋。近年来,参与马拉松赛事的人数不断增加,慢跑相关运动产品需求亦随之上升。”

马拉松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因此各家都在这里卷生卷死。

各种手段也层出不穷。赞助商之间玩儿起了“限制”赛——就拿这次的北京半马来说,开跑前,国内马拉松选手贾俄仁加通过微博发声,称自己到了北京,却发现比赛名额被组委会取消。对此,北京半马组委会发布声明称,前期贾俄仁加通过官方渠道报名但未中签,之后又通过赞助商渠道报名,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过与赞助商沟通后,取消了其参赛名额。

这看起来十分儿戏的做法,在众人了解到贾俄仁加是中乔体育(中国乔丹)的签约运动员后,似乎就不难解释了。也让人不免猜疑:是不是为了确保赞助商利益,对其他品牌赞助的选手采取了区别待遇。

现在的马拉松,似乎更像是一场商业竞赛,而非体育竞赛,不同的代言品牌会赞助不同的队伍,各个品牌也纷纷冠名赞助比赛,狂刷存在感。说到底,还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2

增长放缓,

特步有点着急了?

抛开舆论场的是是非非,不妨重点看看特步的主业。

如今的特步增长明显放缓。2023年报显示,特步全年营收为143.46亿元,同比增长10.9%,不过,特步的营收增速从2021年、2022年的22.58%、29.15%,降至2023年的11.09%。

从品类来看,被特步视为绝对核心的跑鞋所在的鞋履品类,2023年收入81.72亿元,占总收入的57%,同比增长仅5.3%。而在2021年,鞋履收入59.28亿元,同比增长17.5%。不仅收入增速放缓,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42.8%微跌至2023年的41.9%。

同时,2023年特步服装品类收入59.04亿元,占总收入的41.1%,同比增长20.6%;配饰收入2.7亿元,占总收入的1.9%,同比减少了1.2%。

业绩增速放缓的同时,特步的库存压力也居高不下。

2023年全年,特步的周转周期为90天,2023年上半年,特步的平均存货周转天数更是达到115天,为近五年最高水平。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渠道库存周转再次提升为四个月到四个半月。

竞争激烈,特步似乎卖不动了。这一点从“双十一”可见一斑:2022年,特步的累计线上成交额有9.1亿元,同比增长30%,2023年的增幅却放缓到20%,退货率也有增长。

其实退一步来看,尽管增速放缓,特步上市以来的总营收还是在增长的,然而,特步的股价却没有那么好看了,特别是2023年以来,特步股价屡屡断崖式下跌——此前媒体报道,2023年11月14日,特步股价收跌16.49%,创下公司2019年3月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这次马拉松事件后,4月16日,特步股价下跌5.47%,每股报收4.46港元,继续下跌势头。

风波之中,4月15日和16日,特步主席兼行政总裁丁水波分别增持“特步国际(01368)”145.75万股、154.25万股,每股作价分别为4.4446港元、4.3549港元,总金额为1319.54万港元。但这也难掩特步在资本市场的持续遇冷。

凡此种种,都是二线国产运动品牌的艰难处境。

3

特步,别忘了

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品!

丁水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前面是安踏、李宁两个老大哥在带领我们,但特步也会积极跟上,我们一定会思考怎样更进一步。”

有安踏在海外买买买,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体育用品帝国在前,特步遵循老大哥的发展轨迹,也在实施多品牌战略。

从2019年起,特步也开始了收购之路,先后买下了以专业运动为主的索康尼(Saucony)、迈乐(Merrell),定位时尚运动的帕拉丁(Palladium)、盖世威(K·Swiss)。

特步的规划是,预计2025年,包括索康尼在内的新品牌预计收入规模达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不过目前,针对大众运动市场的特步主品牌占八成以上营收,时尚运动品牌盖世威、帕拉丁仅占一成营收,被寄予厚望的专业运动品牌索康尼、迈乐营收仅有7.95亿元,仅占总营收的5.5%,还不到特步主品牌的零头。

其中,索康尼是特步4个国际品牌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品牌——这样的现实成绩十分骨感。

于是我们看到,特步主业增长放缓,又迟迟扶不起第二增长曲线的尴尬局面。

在主营的跑鞋业务领域,安踏、李宁都在大力布局,加速争夺,还有昂跑等海外品牌虎视眈眈,也收获了一众粉丝。

特步品牌的跑鞋大多集中在400元至700元价格带,针对专业运动员和精英跑者的竞赛跑鞋在1000元上下,这两个价格带里都充满了竞争对手。

不管怎么说,对于运动鞋服品牌而言,产品本身是最重要的突破点。于是各家也在加大研发投入,据财报显示,2023年安踏、李宁、361度和特步国际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亿元、6亿元、3亿元和4亿元人民币。

目前,安踏拥有“氮”科技,李宁则拥有“䨻”科技,鸿星尔克拥有“炁”科技加持,特步的杀手锏或许还在努力研发中。

毕竟,拥有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的产品,比起有时显得哗众取宠的品牌赞助和暗地里不明不白的竞争来说,才是一个品牌的头等大事。

0 阅读:0

赵继成说商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