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历史长河中,最令人怀念和敬佩的莫过于那些无私奉献,英勇无畏的开国将帅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和安宁。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开国元勋们也相继去世,他们的故事和身影似乎也在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记忆中。而那些关于他们的事迹,似乎也随着他们的离去而逐渐远去。
如今,新中国的开国英雄就剩下了一位还健在人世,他就是早已年过百岁的王扶之。
从16岁参军入伍的小兵,到现在的开国将帅,王扶之用自己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为国舍命的精神,谱写出了一段英勇的传奇人生。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位红色英雄的故事,深入了解一下关于他的传奇之旅。
红色英雄的艰苦童年
1923年,王扶之出生在陕西省子洲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期的他常常因为吃不上饭而整日饿着肚子。
在王扶之2岁那年,母亲就因患病早早去世,家里就剩下他和父亲、以及爷爷相依为命。
虽然生活艰苦,但王扶之的父亲却深知学习文化的重要性。7岁那年,父亲靠着节衣缩食,终于凑够了学费,将王扶之送进了村里的学校。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爷爷突然病倒,家里的支出不得不拨去一大半给爷爷看病,懂事的王扶之便早早地决定辍学回家。
辍学后的王扶之每天都会帮着父亲料理农活,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放弃学习,一有空便拿出之前的书来学习。
1935年秋天,12岁的王扶之正在田里看书,突然,他听见远处传来了激昂的号角声。在那个年代,这种声音往往是红军队伍经过的信号。
王扶之心中一热,拔腿就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他气喘吁吁地跑到路边时,眼前出现了一支由众多年轻人组成的红军队伍。
只见红军战士们身姿挺拔,步伐整齐,尽管衣衫褴褛,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不灭的希望之光。
王扶之被这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深深地震撼了,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参军的念头,他也想和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并肩作战。
然而,当王扶之满怀希望地跑到招募处报名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挫折。
招募的干部看着王扶之瘦小的身躯,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回家去吧,你还太小,这路上的苦可不是你能吃的,你还是等两年再来报名吧。”
听到这里,王扶之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即便如此,王扶之仍然不死心。他随后又向招募的干部谎称,自己已经16岁了,而且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恳求一定要让他加入红军。
最终,王扶之的坚持和诚恳打动了那位干部,破例批准了他的请求。
就这样,王扶之成为了红军“少共营”的一员,踏上了他人生新的征程。
少将的革命生涯
刚入队时,由于年纪小、战斗经验不足,王扶之被分配到了炊事班。
然而,小小年纪的他并不满足于每天围着锅台转,而是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向老兵学习枪械使用和战术技巧。
每当炊事工作结束后,他都会主动跟随老兵们去训练场,虚心请教,刻苦练习。
除了炊事工作,王扶之还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帮忙运送弹药、救护伤员。
在一次突袭战斗中,王扶之凭借机智和勇敢,协助老兵将一批重要的军事地图安全送到了指挥部,因此还受到了部队的表扬和嘉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战斗经验的不断积累,王扶之的能力逐渐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不久后,王扶之就被调到了测绘班工作。
测绘员的任务是在敌后绘制地图,为部队的行动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
王扶之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而且关乎成千上百万名战士的性命。
因此,他每次都十分谨慎地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常常冒着枪林弹雨进入敌占区,仔细记录地形,成功为作战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地准确数据和情报。
战后,王扶之被授予了“优秀测绘员”的称号,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抗日战争时期,王扶之随部队转战南北,加入了新四军。
他白天穿梭在密林和山区,完成侦查任务;晚上则加班加点整理地图,为部队的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王扶之工作的区域大多是敌军活动频繁的地区,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目标。
一次,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敌人突然对村子进行了“扫荡”。
王扶之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冷静又迅速地将绘制好的地图藏在了稻草堆里,并机智地混入了村民中成功脱险。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王扶之参加了著名的“三下江南”姜家店歼灭战。
在战斗打响前夕,他与战友们日夜奔波,对战区进行了细致的勘察,绘制了一张高精度的地形图,为部队制定作战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然而,在战斗当天,敌人却凭借地形优势负隅顽抗,使战局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这个敌我相持的关键时刻,王扶之挺身而出。他主动请缨,带着领一小队人马迂回到了敌后。
王扶之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巧妙地避开敌人各个哨卡,成功炸毁了敌人的弹药库,为主力部队的正面进攻扫清了障碍。
这一战过后,王扶之因英勇表现被授予了一等功,成为了全队的骄傲和楷模。
抗美援朝的生死奇迹
1950年10月,朝鲜战火弥漫,中国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115师的老战士,王扶之在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后,便立即主动请缨参战。
临行前,他还气宇轩昂地表示:“国有难,家无安。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奉献一切!”
入朝后,王扶之带领115师在朝鲜寒冷的山地中转战南北。他们克服极度缺乏物资的困难,在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战斗。
1952年,王扶之因战绩突出,暂时担任115师代理师长。
作为指挥员和曾经测绘员的,他深知坑道作战的重要性,经常亲自勘察地形,了解坑道的防御情况。
一次,为观察敌军阵地,王扶之带领几名参谋进入前沿坑道。由于坑道刚修筑不久,空间极其狭窄,空气也十分稀薄,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行进。
就在这时,美军的一架轰炸机突然掠过头顶,投下几颗重磅炸弹。
随着炸弹接二连三爆炸,坑道的出口被彻底封死,王扶之和其他六名战友也被埋在坑道的最深处。
黑暗中,烟尘弥漫,坑道变得窒息且危险。
面对这样的情形,王扶之一边让大家尽量保存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一边又号召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挖掘出口。
然而,随着时间是推移,坑道内的气温逐渐降低,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
与此同时,他们所携带的饮水和干粮也迅速耗尽,所有人的体力也变得越来越虚弱。
就在这时,王扶之突然注意到,两只苍蝇从不远处的石缝中飞了出去。
随后,王扶之冷静地分析道:
“这里有苍蝇,说明外面一定还有空气流通,可能还有其他出口!”于是,他迅速带领大家向苍蝇飞来的方向挖掘。
与此同时,外界的救援也在紧张进行中。当指挥部得知坑道坍塌后,也马上派出工程兵营,用爆破和挖掘工具谨慎地进行着搜救工作。
由于担心太大震动会导致二次塌方,所以外界的营救进展比较十分缓慢。经过内外三天三夜的挖掘,终于,外界的救援人员听到了坑道内传来的微弱敲击声。
他们马上加大了挖掘力度,当坑道被打开的一刻,王扶之、苏盛轼和陈志茂三人瘫倒在地。
尽管他们三人脸色蜡黄,几乎虚脱,但他们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不幸的是,其余四人因体力不支而英勇牺牲。
王扶之三人获救后,被立即送往后方医院接受治疗。在病床上,王扶之回忆起那三天的生死挣扎,眼里满是泪水。
他对前来探望的部队领导说:“是希望支撑着我们活了下来!如果不是那两只苍蝇,我可能已经放弃了!”
从此以后,苍蝇成为王扶之心中的生命象征。他还曾开玩笑地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会打死任何一只苍蝇。
铭记英雄
1964年,王扶之因长期以来在军队上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站在领奖台上,敬着军礼,目光坚定。他知道,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属于无数为新中国奉献生命的战友。
如今,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开国英雄们已经一个个逝去,只剩下了王扶之一人。
烈士们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付出生命的英雄,都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自信。他们的精神,是照亮未来的一盏明灯。
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向开国英雄们致敬。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王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