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的文章才说过木心的那句话:“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这段话有着很多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即便在最泥泞的岁月里,也要有着自己的一种韧性,这个韧性不是吃苦,不是用通俗字面上的用毅力来博取自我美好的生活,而是在泥泞的岁月里,用一种坦然的方式,自我的空灵去保持自我的那点色彩。
总之,即便我是靠着文字为生的人,但一时我内里的这个想要说的又无法清晰表达出来。
我这样说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冒犯,但我要表达的一定是善意。
二,
今天的文章,是一位老朋友发来的素材,因为今天发烧,到了晚上才看到回复。大意是某地一位老师的悲剧,
顺着老朋友提供的线索,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很多的信息。
大致的脉络是某地的小学,一位小学老师在教室自尽,而悲剧的由来是学校搞末位淘汰制,扣工资扣奖金,然后一些压力之下,选择了自尽。
在下面的帖子上也可以看到,大意也是学校搞什么最差的两个班级,评级评档不合格然后取消评优评先。四十岁的年龄,正是家里最强支撑的阶段,现在人没了。
也有一位家长说,是自己儿子的班主任,为人正直,工作勤恳,特别好的一个班主任,结果是这种遭遇。
很多人都在议论!
悲哀的是,
在网上流传的图片可以看到,即便人没了,对外口径还要统一是猝死。
三,
到这里,这件事该如何评论?
一是,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件事目前为止并没有媒体报道,但网上的讨论量非常大,如果不属实的话,当地应该辟谣,而非是只一味删帖,如果悲剧是发生的,为何又没有媒体报道,官方的通报也起码该有一个。
任何的事情,只有正面回应,如此,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二是,这个事件的核心还是末位淘汰制,这件事是否在这家学校存在,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校成绩什么的都已经不被允许公布,也不被允许设置什么重点班级,既然学生都已经不被允许了,这样要求老师一定要拿出成绩是否是合适的?
一个很重要的点是,老师可以搞末位淘汰制,那么校长也是否需要搞一个末位淘汰制?
三是,我最想说的其实只有一点,教育这东西,还是不需要太过于功利,如果教育也要分出个优劣,这是对教育的一种腐蚀,尤其是在一个显然并不是太公平的氛围内,即便是优秀的老师,说实话很多时候你的优秀不一定会比那些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在现实中我就有几个这样的老师朋友,人家到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而不是来搞人情世故的,但教育做的很好,对孩子也负责又有什么用?到了年底,到了该评优的时候,都被那些和领导比较亲近的人拿走了。
如此,这是一种对教育的腐蚀。而这种腐蚀之下,说实话,大家都玩人情世故了,这才是真正对教书育人最大的羞辱。
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教育归于教育,给老师一个清明的教育空间,不要在学校搞那些官场的肮脏,这才是大善。
四,
还要说什么,文章的开头说的人生,岁月。
这个时候其实不该说这些,因为人没了。别人会说,人都没了你说这些,是不是显得你理性,而这位老师不理性,活该。
答案不是的。我是抱着善意,就当对身边亲人,很好的朋友也会这么说。就是人生本没有那么逼仄,岁月这玩意,很快的,有时候你进入一个死胡同了,有时候你也许失业了,也许经济陷入了极大困顿,也许你买的房子这两年赔掉了首付和所有的存款,但这些无非只是人生的一个插曲罢了。
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生,岁月,最重要的还是肉身,你的肉身还在,你还活着,你的肉身不才是人生的根本吗?
也就是说,即便当你陷入了周围都是高墙的时候,是一个四面都是高墙,只有你自己在下面的时候,没有前路和后路,爬也爬不上去,这个时候你已经无能为力了,那么就坐下来,静静地,让自己可以想一下其他的,也许,很多的时候,很可能风就吹下来一根绳子,或者一棵大树歪倒了,你也就可以顺着树枝爬上来了。
如果你已经疲惫不堪,甚至选择了抛弃肉身,大树倒下来,你错过的就是靠着树枝攀上来的机会。
五,
也许这一刻我已经变得一无所有,但我来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也许这一刻我背负的太多,但当我要放下的那一刻,其实谁也无法阻挡我。人最怕的是什么?是自己给自己的包袱。
当你都喘不过气的时候,你放下就好啊,就做个无赖又有何妨!
这个心态,不也是又何曾饶过岁月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