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玉米价格下跌是国际市场冲击和国情导致的,熬一下就过去了

南国劲松 2024-09-26 17:53:40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本来是农民心情喜悦的时间,但是今年的玉米价格却怎么也让农民高兴不起来。农民辛辛苦苦风雨无阻干了一季,结果却等来了这样一个结果,很多人感到悲观失望,也有的人不理解。不过这些都是国际市场冲击造成的,又加上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特殊国情,不是某一个人所能决定的。

市场大环境如此,秋粮作物必然受到影响。有的人说,价格低就不买了,暂时留在家里,等价格上涨的时候再卖不行吗?可事实上,价格涨跌很难说得清楚,有时候一年也很难上涨。最要命的是玉米长时间存放的花,自然风干损毁是一方面,老鼠害虫破坏也是一方面,如果不涨价的话指定是赔本的买卖。更何况家里还有很多地方急等着用钱呢?玉米是我国秋粮的主要农作物,在历史上从外国引进以后因为高产曾经让许多国人摆脱了饥饿。包括笔者本人小时候也经常吃玉米面的窝窝头和饼子,虽然有些粗糙,但好歹能填饱肚子。听说以前老一辈人讲,天灾人祸严重的时候,很多人靠吃树叶子活了下来,有玉米吃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自从房价下降之后,很多人的实际财富就已经开始缩水了,现在国际上市场大环境不好,国内经济转型,出现点问题很正常。

根据每日粮油收到的最新消息,本月月底玉米拍卖或将暂停。主要原因是国内秋粮即将大面积上市,而市场价格节节败退,市场看空氛围浓厚。市场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信心和预期收益决定的,这种氛围加速了粮价的下跌。

据市场一线反馈,当前华北主产区玉米新粮净粮收购价为0.98-1元/斤之间,玉米棒收购价格维持在0.45-0.53元/斤左右。其中河南南部及南方地区,因粮质一般,玉米棒的价格基本在0.45-0.5元/斤,山东华北地区因为质量相对较好,则基本在0.5-0.53元/斤,在玉米核心产区东北,黑龙江省佳木斯、宝泉岭地区,30水超量价格集中在0.75元。此外,吉林新天龙9月18日开始恢复收购后,9月19日再次暂停对潮粮的收购。从目前的价格来看,新粮低开基本成定局。

看来今年的玉米收购价格确实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这是市场和国情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放开国门以后,中国很多地方都要跟国际市场接轨,事实上中国的高速发展正得益于这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而中国农业受到国际市场很大冲击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谓有得必有失,虽然国家对农村农业投入了很多,不但停止了农业税,而且还给了种粮补贴,还把农村道路修的四通八达,村村通工程让很多人受益,但是农业本身生长周期长,效益比较缓慢,而且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所以农村农业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基础产业。

同时这也在另一方面向我们提出了深化农业改革,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倒逼着我们抓好自己的农业生产,出台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政策,促进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大家都知道农村本来就不容易,收入较低,虽然说自己种的粮食吃饭没问题,但是一家人生活不是光吃饭的问题,还有其他很多开支都需要花钱,比如说买衣服的费用,家里人交医疗保险的费用,还有孩子上学的费用。

虽然今年的秋凉的粮食价格较低,但是跟往年同期相比,也只是下降了一点。我是山东济南农村的,听老家人说往年玉米也一块钱多一点点。今年的玉米价格并没有某些自媒体所描写的那样吓人。某些媒体为了流量,故意危言耸听,夸大事实,制造谣言,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有玉米产区的网友说,今年的玉米比往年的价格低了两毛多,虽然看起来数字不大,但是对农民的生活可能还会构成一些影响。

其实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业,也一直在努力限制国际粮食进口,并且不断加强对本国农业的补贴。2024全年累计进口1200万吨,同比下降15%,8月进口仅43万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进口那么多,饲料行业、肉类蛋类价格可能会暴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中国有14亿人,也是一个肉蛋禽奶的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仅仅靠本国农业供应玉米,从时间节气上无法保证,但农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国家还是很重视农业生产的。无奈中国农业先天不足,硬伤太大,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矛盾太突出,收到的效果有限。

有些人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粮食生产价格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重大冲击,农民种的粮食不值钱,种粮积极性就会下降,这样我国今后的粮食安全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其实国家一直也在想方设法减轻农民的负担,并且提供了大量补助,无奈中国国情特殊,人口太多,土地资源紧张,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有些国家土地资源特别丰富,人口又少,人家一个农民可以种一千亩地,咱们只能种几亩地,就算咱们再精耕细作,挖掘潜力,也没法正面和别人竞争。现在还是国家千方百计保护的结果,如果不是国家保护本国农业的话,恐怕又是另外一番凄惨的景象。前几天我刚从济南回到深圳,途经大别山老区红安县永佳河镇叶河村,在李天焕将军故里看到一幅标语:农村最有看头,农民最有干头,农业最有奔头。说句实话,看头倒是真不少,山清水秀的农家风情,加上将军故居;干头也不小,不少人为了家乡呕心沥血,增砖添瓦,至于农业最有奔头这句话我还是心存疑虑。

想想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回农村创业的年轻人碰了壁,最后迫不得已又回到城里生活。我在老家济南有一个老乡,年轻时在芜湖上班,后来回到老家农村想搞养殖业,在东面的山上盖了三间房子,搞了一个大棚养鹅和羊,后来当地的村民认为山上养这些东西,下雨天的时候会有污水流下来影响村里环境。结果就把他告了,有关部门过来查封了他的养殖场,十几万白白打了水漂。这个老乡一生气,把养殖场当废品给卖了。大鹅拿到桥头上送人了。在他没搞这个养殖场之前,我曾经告诉他,在家乡干这些活不行。因为我太了解老家的风土人情和营商环境了,部门很多,不管是生产、安全还是环保,或者是税务,不管干什么都得经过审批才行。农民对自己生产的粮食没有定价权,受国际市场和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影响,粮食价格很难提上去。如果擅自提高农产品价格,那很可能一些城市居民无法承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的工资福利待遇普遍上涨,城里人有了巨大消费能力,让农民的粮食价格有了上涨的空间和可能。然后再给予各种农业补贴措施,让种地的人心安,毕竟粮食只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咱们才能放心。

一方面玉米的价格下降,另一方面种子农药化肥人工的价格都在上涨,找现在这个价格,丰收的情况下一亩地可能要赔上一些钱。而农民自身该花的钱却一分也不能少,所以老百姓困难肯定有不少。

既然种地不挣钱那就去城市发展啊,出去打工挣点钱不行吗?问题是现在农村的主力都是些老弱病残幼,年轻人极少,很多年龄大的人到城市里也不好找事情做。

有个河北的网友说,前两天老妈收粮食的时候说“去年还不错。还能回本,今年就够呛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人们总是舍不得这块地,总说以前生产队如何如何。可是他们不明白,时代变了,以前的福利到如今已经成了累赘。

中国北方的平原地区是玉米的主产区,有些勤劳的农民在路边的坡地上也要种上一些玉米,最终因为干旱颗粒无收。如果这些地方都要种上树的话,可能效果要好些。白花了力气,打了种子农药化肥,结果什么也没捞到。过度开垦种植不但没挣到钱,反而增加了对环境的破坏。

中国农民从骨子里对土地有一种深沉的热爱,源于我国曾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让我们这个民族不仅人口众多,更让农民把土地当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看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活力,已经成了当下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经济繁荣,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旦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打击,来年就麻烦了,得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只有这样,18亿亩耕地红线才有保障。

我国应该采取多项措施来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并保护种地的积极性。‌首先,提高乡村产业比较效益是关键。这包括推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种粮能挣钱、多得利。同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其次,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发展就业容纳力强的县域富民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身边的工作机会,并继续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支持农村创业,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完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同样重要。这包括扎实搞好确权,稳步推进赋权,有序实现活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也是必要的措施。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监测及时到位、帮扶精准到位,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助力脱贫劳动力持续稳定增收‌。

此外,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可以从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入手。通过科学育种、设施农业等手段提高土地生产率,通过引入现代化农业机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优化农产品全产业链设计,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高价值连接‌。最后,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也是关键。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同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的前提下,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并保护种地的积极性。

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国家有关部门一定会看到农民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出一些促进农业发展,搞好乡村建设的好方法。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大家都应该对国家有信心,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0 阅读:3

南国劲松

简介:我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农民16岁就离家游走江湖酷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