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一万米的高空,破损的挡风玻璃,八百里的高速,三十四分钟的迫降时间。
种种危机叠加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几乎完成不了的任务。
但作为一机之长,他不仅淡定地躲避过36次重大危险,顺利完成迫降,也挽救了128位飞机乘客的生命,简直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可是利用信息科技都难以模拟的任务,刘传健到底是怎么顺利完成的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但为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航班起飞
重庆直飞拉萨的4川航3U8633航班,正按照既定航线平稳飞行。
机长刘传健经验老到,对这条航线了如指掌,并未察觉任何异常征兆。一切就如同以往的数百次执飞般平常而有条不紊。
作为资深机长的他曾执飞过无数个林芝、九寨沟等高原机场航线,飞行时间达15000多小时。面对平稳的航程,刘传健应对游刃有余。
可这时意外发生了,就在飞机抵达9800米的巡航高度时,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刘传健猛地看向挡风玻璃,只见右侧出现了一个大洞,气流的冲力之大,副驾驶徐瑞辰当即被狂风卷出机舱半个身子。
瞬间,万米高空的酷寒狂风开始席卷驾驶舱,舱内温度骤降至零下40度。
仪表盘被寒风吹得无法正常运作,飞机也陷入失速剧烈颠簸的境地。
现在刘传健再也听不到任何指令音,只有震耳欲聋的风啸声在机舱内肆虐。
机组紧急应对处置
在此危机时刻,生死就悬于一线!
刘传健凭借多年积累的应急处置经验,迅速稳住飞机的飞行姿态,避免了直接撞山的灾难性后果。
客舱内一片骚乱,乘客惶恐不安,有的大声呼救,有的瑟瑟发抖。
乘务长毕楠见势头一沉稳,立即与同事们努力安抚乘客,让大家戴上氧气面罩,控制住局面。
副驾驶受了轻伤,但仍旧坚守岗位,尽自己所能维持飞机飞行。
很快,第二机长梁鹏也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狂风肆虐的驾驶舱,配合刘传健进行有序应对。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重大险情,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密切配合,刘传健经验沉着,处置从容大智。
尽管身处飓风狂啸、温度骤降的绝境之中,他们仍以惊人的专业素养和无畏勇气挽回了险些发生的空难。
机舱内一片寂静,大家用行动回应着机长的那句“请相信我们”。
身为工作人员的他们用生命勇气和责任担当保护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用专业力量捍卫了航空安全的底线!
34分钟完成“史诗级”备降
危机发生后,刘传健机舱内的环境可谓是恶劣至极。
零下40度的低温,加之高原上空气压骤降,导致缺氧情况明显加重,呼吸困难。他身着单薄,寒风凛冽直逼面门,双手很快就失去知觉。
更糟糕的是,操纵面板和仪表盘全被狂风摧毁,只剩下一片红色故障警报在闪烁。
飞机处于半失控状态,时而下坠,时而剧烈晃动,不由得让人惊起一身冷汗。
虽然危机四伏,但刘传健没有一丝慌乱。他深知这一刻肩头的重任,必须全力以赴维持飞行。
他紧咬牙关,死死抓住操纵杆,借助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尽量控制飞机姿态。
奇迹发生了!在零下40度、缺氧的极端环境下,刘传健凭着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应急处置的果断判断。
硬是凭借自身的毅力飞行了20多分钟,成功拯救了飞机上的所有人。
最初的困难只是个开端。刘传健现在面临的是如何降低高度、飞离山区的更大挑战。
万一操作失当,飞机就会在青藏高原狭窄的山谷间坠毁。他深知,此时绝不能操之过急。
面对飞机的颠簸和下坠,刘传健沉着冷静操控,小心翼翼地将飞行高度降至7000米,最大限度减小撞山的风险。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他需要彻底摆脱高原地形的限制。
刘传健审时度势,连续作出多个微调,终于在狂风的助力下,飞离了险峻的高原地区,来到了相对平坦的盆地上空。
尽管脱离了高原,但飞机已受重创。
巨大的气流冲力造成了整个机身严重扭曲变形,燃油系统也出现了漏油迹象。刘传健意识到,此时迫降是万全之策。
好在此前他已联系上地面指挥并获得支援,成都双流机场为迫降做好各项准备。
刘传健双眼紧盯着跑道,小心操控飞机逐步降低高度,避开障碍,最终在草坪上成功迫降。
全程34分钟,刘传健驾驶员工作室内温度始终维持在零下40多度,缺氧、低温、高压的三重困境交加。
他却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和超精湛的驾驶技术,用生命完成了这场“史诗级”的空中营救!
机上128名乘客全都毫发无伤,获救下飞机后纷纷泪流满面。
他们亲身体会到了刘传健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责任担当。民航总局事后公布,此次备降被评为应对处置“最佳范例”。
像刘传健这样的普通人在危难关头所体现出的非凡勇气和职业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最值得铭记和致敬的英雄情怀!
机长刘传健背景介绍
刘传健出生于重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境平凡,与手足弟兄们自小就得干农活、做家务来分担家计。
尽管生活窘迫,但他对飞行的向往之心自小学时代就已悄然升起。
每当看到天空中有飞机掠过,刘传健就会睁大双眼,痴痴地注视它们在云端翱翔的英姿。
同学们常常打趣他“飞来飞去就乐此不疲”。他也总是认真地告诉每个人:“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飞行员!”
儿时的梦想并未就此止步,长大后刘传健以出色的成绩考入空军航空学校,开启了自己的飞行员生涯。
在那里,他历经重重严格考核,始终名列前茅,让众人对这个“泥腿子”改观。
毕业后,刘传健更是成为一名空军飞行教官。作为掌管生命安全的岗位,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刘传健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下完成了“淬火”:零下20度的严寒中赤膊跑操,高空低温低氧条件下驾驶多次濒临昏厥......
也许正是这些年积累的过硬基础和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才让刘传健后来能够扭转那场空难危机。
2006年,刘传健转业民航执飞客机,开启了长达近30年的飞行生涯。
他先后驾驶过轰炸机、战斗机等多型号军机,还获得了执飞拉萨、林芝、九寨沟等高原特殊机场的飞行资质。
截至那次航班事故,刘传健已安全飞行近15000小时,是一位经验老道的资深机长。
他不仅驾驶技术了得,对各种环境和突发状况也有着敏锐的应变能力和从容的临机决策素质。
事迹赞誉及影视化
从飞机成功迫降的那一刻起,刘传健就成为众人心中的英雄,大家无不感谢他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
面对生死存亡,是刘传健用他的勇气和专业精神力挺住了这艘飞船,用命运的铁拳捍卫了每一个人的生命。
事后,航空公司组织了多次科学模拟,试图复制当时的极端飞行状况,研究最佳应对措施。
而结果出人意料,绝大多数次的模拟结果都是“坠机”。专家们无不赞叹,刘传健的临机处置英勇非凡,是“化解危机的最佳范例”。
因此,刘传健被国家民航局授予了“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的崇高荣誉,以资表彰。
2019年9月30日,根据此次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正式上映,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34分钟。
影片不仅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也向大家讲述了普通人在危难关头所体现出的非凡勇气和精神。
面对那突如其来的生死危机,刘传健展现出了作为一名资深机长应有的过硬专业素质和不畏生死的英雄气概。
他以高超的驾驶技艺和顽强不屈的毅力,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128条鲜活的生命,书写了民航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这份专业素养,来自于他多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和实战沉淀。
无论是曾经在军校受训时的千锤百炼,还是后来执飞不同机型积累的丰富经历,都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
作为机长,128条生命就系于他手,这是他必须尽全力去赢得的首要使命。
所以他才能在零下40度的酷寒、万米高空的狂风巨浪中咬紧牙关,以超乎常人的坚韧和勇气,坚守住生的希望直至最后一刻。
普通人的不平凡,正是新时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刘传健就是最好的时代缩影。
面对危机,刘传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专业,展现了普通人内心的英雄力量。
他就像一面镜子,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最宝贵的那一面:勇气、责任和坚韧的内在力量。
这份力量值得我们永远赞颂和铭记,它将激励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不屈服,勇敢地去去拼搏、去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