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火了!开火了!当地时间7月5日凌晨1时左右,美伊两国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爆发海上对峙,五角大楼指控伊朗海军试图扣押国际油轮,并向不远处正在航行中的油轮开火。
美军声明表示,事发时,美军接到来自悬挂马绍尔群岛国旗的“里士满航行者”号油轮的求救信号,这艘油轮正处于从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的航线上,不过却遭到伊朗海军舰艇的“威胁”,伊朗军舰不断朝其逼近,两船相距一英里以内,同时伊朗方面还要求“里士满航行者”号停下,接受伊朗海军的登船检查。
在预感到危险后,“里士满航行者”后对外发出求救信号,美军中央司令部在获知该船所面临的危险遭遇后,出动导弹驱逐舰“麦克福尔”号,一架P-8A反潜巡逻机和一架MQ-9察打一体无人机,火速扑向现场救援,试图“夺回油轮”。除了“里士满航行者”号外,另一艘名为“TRF Moss”号的油轮同样遭到伊朗军舰的“胁迫”。
美方表示,在美军舰赶到事发海域前,伊朗海军舰艇用小型武器对油轮进行试探性攻击,其中部分子弹击中船员生活区四周的船体上,造成一定的破坏。在美舰船飞机赶到后,伊朗军舰离开事发海域,庆幸最后并未酿成美伊军舰互相交火对抗的危险事态。不过总得来看,拜登当局是在全球面前丢了大脸。
一直以来,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全一直都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因为地缘矛盾、域外大国插手和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当地时常发生针对油轮的绑架、打劫等恶性事件,尤其是前些年的索马里海盗,更是让中东油轮安全成为各方聚焦的重要议题。
那么问题来了,从来只是挑拨中东矛盾冲突的美国,为何对此次事件表现得如此“上心”?又或者说,为了对付两艘落后的伊朗军舰,用得着出动由驱逐舰、无人机、反潜机等共同组成的海空联合编队吗?
美军之所以如此“上心”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里士满航行者”号油轮隶属于一家大型美国石油公司,它的动向关系到美利坚的颜面,如果面对伊朗海军的强硬动作选择置之不理,将有损“超级大国”的颜面。其次,因为争夺石油,美伊长期在海湾地区保持着明争暗斗,互相扣押油轮的事情屡见不鲜。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在马六甲海峡公开扣押一艘伊朗油轮,而当时船上装载的15万吨原油,都是原计划运往中国的。光天化日之下没收他国原油,破坏其他国家正常的能源交易,激起了伊朗社会上下前所未有的愤怒。正所谓“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面对美国如同强盗一般的卑劣行径,早已举起反美大旗的伊朗,自然选择以强硬对抗强硬,针对性地扣押美国油轮,以此作为对美军劫掠行为的反击。
相较于以往的直接扣押,伊朗海军此次直接开火,算是相当少见的情形,这也体现出德黑兰在对华盛顿的态度上,再也没有所谓“情面”可言。
长期以来,地处中东的伊朗都是单独扛着反美大旗,在伊核协定中断与美国的全面经济封锁和制裁以下,伊朗的国民经济发展承受了重大的压力,尤其是去年的社会骚乱,更是让外界窥探到经济下行背景下,伊朗社会内部的脆弱性。如此一来,寻求友好国家在安全和经济方面都支持,成为伊朗外交急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刚开始,伊朗将眼光放在俄罗斯身上,为此,俄伊两国甚至签署100亿美元的武器采购协议,伊朗从俄罗斯引进包括苏-35重型战机在内的一大批先进武器。在俄乌冲突中,伊朗更是态度明确的力挺俄罗斯,并向俄军提供“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
不过事实证明,俄罗斯能够向伊朗提供的支持相当有限,除了少数的武器装备供应外,无法解决伊朗最迫切的经济发展困境,无法在国际舞台上对其进行有力声援。相反,中国则能通过经济合作与外交互动,缓解伊朗在国内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的焦虑。
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正式通过伊朗“入群”的文件,换言之从2023年7月4日之后,伊朗就是上合组织的第九个成员国。
如果说伊朗过去和美国的较量是单打独斗,那么今后依托于上合组织,伊朗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将得到明显增强,美国再想发起针对伊朗的挑衅和制裁,必须要考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尤其是中俄的反对意见。考虑到加入上合与美伊海上对峙的前后时间关联,不排除是伊方是在借助上合的“撑腰”,从而对美国油轮发起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