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在市级频率实习。广播在那个时期认可度特别高,所以广告收入也特别好。
一到周末,整个频率基本被广告节目覆盖。那个时期真的是名嘴“挑活”的年代,只要你知名度高,就会有好多的商业节目任你挑挑拣拣。
这个节目里的产品不符合我的形象定位、这个时段太耽误事了、这家广告老板太烦人了……都成了推脱不上商业节目的理由。
甚至那个时候还开玩笑说,坐在话筒前,唾液横飞一个小时,才挣200块钱,还不如在家好好休个周末,睡个懒觉呢!
一些有名气的主持人,周末商业活动的价格是这个价格的十几倍不止,根本看不上这些商业节目。
而这些商业节目一般也都是新进台的年轻主持人在做,除非一些广告商,就想找有名气的主持人,并为此花“大价钱”。
可是,随着网络、自媒体的逐渐兴盛,广播又一次走过了它的黄金期,走上了下坡路。
台领导也把每年争取创收多少万的目标,变成了争取现有客户维持住多少的任务。
而那些曾被我们嫌弃一小时才给200的节目,也开始被各级别的主持人疯抢。
当我离开岗位一段时间,去北京进修再回来的时候,广播的鼎盛时期已经不复存在。
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只要有个能在话筒前出声的岗位,我都要牢牢的抓在手里。更讽刺的是,最终我的节目,就是当年谁都不愿意干的周末商业节目。
可是即便做这样的节目我也是开心的,因为我还有机会坐在话筒前;而即便是做这样的节目,我也听到过很多主持人找到领导,想要接手我节目消息。
在台里经常听到做了几年的广告客户撤出了,谈了好久的广告客户不签了,又给新来的客户打了一个什么新低的折扣。
台里越来越惨淡的广告收益,让那些200元钱的节目也显得格外的珍贵。甚至让很多人觉得,十年前不接这些节目的自己,如今看起来像个傻子。
毕竟广播的今时不同往日,看着行业大环境影响下的每一个人,就跟温水中煮着的青蛙一般。吃着碗里最后的菜,消耗着自己能为这个行业付出的最后的青春。
我忽然觉得可以看到了自己四十岁、五十岁的样子,我也是第一次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厌倦,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我想离开,并不是这个行业失去了它以往的辉煌,而是在它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内失去了希望。
我经常回过头看自己一路走过来的脚步。刚进入广播行业的时候,我跟当时的行业状态是一样的,充满希望的。可现如今,它却千疮百孔,停滞不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个行业必然有它的交替和轮回。
前几年广播人的待遇非常好,而现如今,我们却经常会听到各频率欠薪、降薪、裁员的消息。
甚至在跟搭档去超市被他的听众认出来的时候,人家随口的一句你们一个月得挣好几万吧,就能弄的我们只能尴尬的笑笑,不知道怎么接。
很多人说,广播还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不但被自媒体逐渐替代,未来广播人还会被AI所替代。
可是,回头看看广播行业的发展,当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说广播完蛋了,可是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广播又一次迎来了它的春天。
当网络、AI来临的时候,很多人又一次断言,广播要完了,可是谁又会知道广播又会迎来什么新的转机呢?
虽然我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可还是有一大批的广播人在“阵地”坚守,我们心里都确定,我们所热爱的事业一定会再一次迎来它的辉煌。
广播人虽然现在过的辛苦,可庆幸的是,这个行业赐予了我们一个能吃饭的“手艺”。
凭借这门手艺,我们不仅能“吃饭”,更能创新,找到新的迎合时代的存在方式。只要选对了方法,路,还是会有的。
——END——
文:晨涵
图:网络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