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曾一手塑造民航辉煌历史,如今连年事故、信任危机、订单流失,光环早已黯淡。
最近,它又开始大裁员,首当其冲的是印度裔员工。
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认为波音“动了政治正确的奶酪”。
那么问题来了,波音为何猛砍自己曾经“重用”的印度裔?
事情得从波音的落魄说起。
这家公司可是当年造出747“空中女王”的存在,几乎垄断了民航市场。
然而风水轮流转,从2018年到2022年,波音飞机频频出事。飞控系统失灵、引擎起火,甚至有飞机舱门在天上飞着飞着掉了。
空难接二连三,波音从“信任代名词”变成了“隐患代名词”,客户转投空客,波音的订单大缩水。雪上加霜的是,事故的背后还牵扯出了一堆管理问题。
比如,有举报人爆料公司违规操作,结果离奇暴毙,舆论炸锅,波音成了众矢之的。
为了止血,波音换了个救火队长——凯利·奥特伯格。
这位新CEO一上任就开了“硬核模式”。凯利很清楚,波音的技术问题和品牌危机都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内部:效率低、决策慢、文化烂。
他宣布裁员1.7万,目标对准印度裔员工,这可不是“刻意针对”,而是波音内部小团体搞出来的“恶果”。
过去十几年,波音推行“多样性”政策,初衷是好的,结果变了味儿。
这政策表面上是为了展现包容性,实际成了某些人开后门的工具。
以波音一位印度裔高管为例,这位女士被员工戏称“癌细胞女士”,因为她疯狂提拔自己的同胞,让印度裔员工数量从1000暴涨到近2万。
这些人抱团成了公司里的“隐形王国”,强势到什么地步?
一位顶级工程师因为与“癌细胞女士”理念不合,愤然辞职,直接跳槽去了SpaceX。
几年后,这位工程师带队造出了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飞船,而波音还在开会讨论对接方案。
印度裔的扩张不仅让人才流失,还改变了波音的工作氛围。
原本波音是技术挂帅的公司,工程师们穿着工作服蹲在机库里干实活。现在呢,会议室里满是穿西装、打领带的“技术高管”,会议内容从技术讨论变成了“多样性指标”。
更可怕的是,这种氛围导致核心技术被弱化。
波音的飞控软件外包给印度公司,为了省钱放弃技术管控,直接埋下了737MAX事故的隐患。事故发生后,波音不仅赔了钱,还赔了命,品牌形象崩得比飞机还快。
裁员计划一出,风波不小。
尤其是印度裔员工内部,不满情绪炸裂,甚至有人煽动罢工。凯利显然早有准备,一手端掉了“多样性审查部门”,一手抛出涨薪四成的诱饵,迅速平息了内部动荡。
凯利直言,波音不能再被“懒惰”文化绑架,要把公司还给真正有能力的人。他的改革重点,就是让技术回归技术,靠实力说话,而不是靠肤色说话。
这波改革也让人想起硅谷的“印度现象”。
过去几十年,印度裔在美国高科技企业的崛起是个奇迹。他们通过扎实的教育和紧密的社群关系,迅速占据了硅谷的半壁江山。
成功也带来了问题,一些印度裔高管过度提拔同胞,导致企业内部派系化严重。
微软、谷歌等公司都因为类似问题吃过亏。而以特斯拉和英伟达为代表的企业,则因为更注重技术实力,避开了这些问题。
如今硅谷的风向正在变化,印度裔“制霸”时代似乎正在过去。
波音的故事,实际上是全球化浪潮中企业“多样性困境”的缩影。
表面上看,多样性是推动企业创新的良药,但滥用之后却变成毒药。盲目追求种族和性别比例,忽视能力和实际贡献,只会拖累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波音来说,裁员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如何恢复技术优势。它需要从外包依赖中走出来,重新聚焦于研发,重建客户的信任。
在今天,企业不能以肤色选人,也不能完全放弃多样性。真正的多样性,应该是思想和能力的多样性,而不是数字上的好看。
凯利的改革可能会让波音短期内经历阵痛,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不可避免的阵痛。
波音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象征性”政策,而是扎扎实实的技术进步。只有这样,这家百年企业才能重新起飞,摆脱危机,找回它在航空业的尊严。
参考资料:
中国财经报2024-08-26为何印度裔CEO能统治硅谷
第一财经2024-10-16美国高级官员介入,波音全球大裁员1.7万人,会裁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