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被俘后告诉陈赓:你手下有个旅长,在我这可以当军长

枕猫 2025-04-19 20:25:36

黄维作为国民党12兵团的总指挥在淮海战役上,可谓是丢了一次大人,他手握重武器,空中还有飞机,地上又有坦克,兵力是我解放军的3.4倍,却被我解放军全奸。

据坊间传闻,黄维被俘之后告诉了自己黄埔军校的同学陈赓,你手底下是不是有个旅长,他如果来到我国民党,最起码是个军长,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具体是哪个旅长?

战略

淮海战役正式打响,但蒋介石听说黄百韬兵团全军覆灭之后立刻就召开了一次所谓的官邸会议,参会人员有何应钦、顾祝同以及郭汝瑰等高级将领。

当时的蒋介石慷慨激昂说,我们徐州集团五个兵团10万之众,看着黄百韬兵团被共军吃掉,这是黄埔军校建校以来最大的耻辱,刘峙、杜聿明必须承担责任,李弥、邱清泉简直就该杀,总之蒋介石他自己责任是一点没有,就是底下的不会打仗,巴拉巴拉说了一些有的没的。

其实要论打仗,蒋介石不行,他永远都是摇摆不定,没有指挥能力却掌握着三军的实力,还老是喜欢瞎指挥。此时的蒋介石脑中构想,打通徐蚌间交通,要求黄维的12兵团向宿县进攻,并且让杜聿明尽快部署。

其中,宿蒙公路交通,浍河南岸的南坪集是重中之重。

黄维早在11月21号就突破了所谓的共军稀疏的防线,用坦克作为引导,火炮延伸开路,慢悠悠的向南坪集前进,但他的老对手陈赓很熟悉这位黄埔的同期同学,因为黄维是个书呆子,他从来不打无把握的战斗,基本上是兵力大于对面几倍以上,他会才会出击,也就是说所有的优势都在他,他才会选择打,但哪有这种情况。

相应的,陈赓部署了南坪集的防御工事,要在公路两侧的杨庄、南湖庄切断宿蒙公路,因为南坪集地势平坦,黄维的机械化部队进场将是如履平地,所以放弃村庄防御,而是多在田野构成正面,以班、排为单位的集团工事。

当时十一旅负责了此次的战斗,十一旅的旅长刘丰、政委胡荣贵拍胸脯向陈赓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驻足

十一旅只有二十七个连,防御南坪集15公里这么大区域,战线太长,黄维的兵团加起来可有十二万大军,所以十一旅全体官兵黑天白天的、根本不休息的连续修筑工事,在南坪集开阔地上构建出了能够相互支援的系统工事。

陈赓还打电话告诉刘丰,不用太在乎国民党的飞机,他们也没多少炸弹,所以工事的上三层掩体就足以对付了,主要是难对付的是他们的大炮,这方面对方的弹药挺充足,但不用怕,纵队炮团会给你们撑腰。

当时在解放军利用炸药包、手榴弹爆破事前准备好的柴草,阻挡坦克的前进,反坦克地雷报废几辆坦克,阵地上的机枪、步枪组成密集的火网,国民党军想要前进半步都难于上青天。

当然国民党军队自己有重武器,也不想放弃,他们就认为当时的三十一团八连张小达排是薄弱点,他们集中进攻,出动10排的兵力,连续打了10次,把张小达的工事摧毁,但也没有彻底攻下来,自己的士兵还死了大半。

眼看一个排都搞不定,黄维决定向南坪集西侧杨庄发起进攻,这次可下了血本,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十二辆坦克为先导,潮水一样的步兵群,空中还有炸弹覆盖,还真的就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可见黄维也是不计代价,没有退缩,全部涌进阵地。

但当时的解放军战士不畏险阻,不怕牺牲,直接步枪上刺刀,跟“蒋军”来个鱼死网破,当时党军队觉得自己没挣多少钱,何苦卖命,直接跑了,使得阵地还在解放军手中。

变阵

正面攻击受挫,黄维只能改变打法,要用十四军两个团迂回南坪集侧背,想要给解放军一个被刺。因为根据他们的了解,岸边解放军的兵力很少,虽然我解放军三十二团副团长胡尚礼打退了多出自己几倍敌军的八次冲击,但也是强弩之末。

但就在这时,旅参谋长王砚泉电话命令各团立刻撤出阵地,因为陈赓计划诱敌深入,把敌人分开一部分在河边,这是解放军最擅长分割战场战术,陈赓也是将这套战术运用的集大成者。

突然间,解放军撤了,黄维还沉浸在占南坪集的假象当中,准备继续进攻,因为他的目标是要完成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打通徐蚌交通与杜聿明集团军会师。但是黄维刚准备进攻,他前脚刚走,解放军就占领了蒙城,直接断了他的后路。

这时候国民党军的18军军长杨伯涛也过来了,黄维手足无措,询问现在的情况怎么办,杨伯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知道埋怨蒋介石,认为蒋介石的指挥有误。

但他们也都知道,大概率共军正在构建大包围圈,解放军的“反抗”到“退却”都是阴谋,12兵团很快将被隔绝,成了孤军,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在尚未被封死之前,打开出口,跑出去,要是继续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有人都觉得顾自己,逃出去为上策,但改变的作战计划对于军长来说没什么责任,可是黄维是兵团总指挥,他可是要负责的,所以他直到半夜才下定决心,现冲出去再说。

但可笑的是他书面下达了给各军之后,他却迟迟不下执行命令,而是继续推着部队过河,类似于他昨天要向东,却又在第二天的时候命令部队向西,就连在黄维的回忆文章里找不到他的解释。

黄维优柔寡断,估计是被蒋介石洗脑洗的太深,为了执行蒋介石的命令是的12兵团被困在了一个叫双堆集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孤军。

此时蒋介石发现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黄维被包围了就立刻命令李延年部迅速支援,不得有误,但那几个部队距离双堆集仅有40公里的地方听到了那遥远的炮声,就停止了前进。

团灭

虽然解放军将黄维兵团围困在这小小的双堆集,但当时黄维仍然在火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他们拼了命的挖工事,坦克、重炮、轻机枪构成层层的火力网,解放军难以进行分割歼灭,黄维自称硬核战术,认为的只要能坚守下去,蒋介石肯定会来救他。

但看过《亮剑》的人都知道我军阵地攻坚那可是一把好手,解放军一直不断地挖壕沟,交通壕如长龙一般直直的伸向了国民党的阵地,形成了无数的探索,如上吊绳一般困住了黄维。

另外,秋后的双堆集毫无遮蔽物,空旷平原,村落全部都是土墙、茅草盖的小房子,百姓也已经跑光了,毫无可以利用的物质。没有粮食,没有燃料,没有饮水,12万人没饭吃,谁还想做拼死抵抗,只有一条路,就是赶紧打电话给蒋介石,可是蒋介石就说了四个字,“坚守待援”。

虽然12兵团残部在战车的配合下保着黄维想冲出去,但战车发生了故障,黄维只能腿着步行,结果被解放军捉住了,至此,淮海大战的第二阶段结束,黄维的12兵团全军覆没。

结语

查阅了很多资料,黄维是否在被俘之后对陈赓这个自己的同期同学说过,你手底下的旅长可以在国民党军当军长的这段话,除了自媒体账号有所描述外,似乎并没有明确出处。

更何况黄维在被俘之后,心高气傲,当时要他承认他所犯的罪行,但黄维只说了一句话,他最大的错误是打了败仗。

到了功德林战俘营,黄维也是最不合群的,每次做报告、听会议,他在战俘中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却透露着一股所谓的孤傲,甚至还想制造出了一个永动机,他也知道不能成功,只是消磨时间。

黄维一辈子相信书本,相信蒋介石胜过了一切,但要知道能够被社会承认的东西,必须接受现实的考验,他却忘记了这一点。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第三十四章;大逐鹿(套装全三部);花城出版社;温靖邦

黄维在他的永动机战役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哪怕试图闯关的有张治中、郭沫若、杜聿明,甚至他的妻子;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完全本);中国青年出版社;重庆出版社·非书文化;黄济人

1 阅读:47
枕猫

枕猫

在这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