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小组工作引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解决方案中?

终生伴球 2023-11-01 16:45:46

引言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也是社会工作的最早应用领域。而且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社区居民,都逐渐意识到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在这项研究中,将小组工作引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是笔者的首次尝试和探索,这也提高了笔者的专业能力,并且缓解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

通过全面的思考,笔者对小组的工作方法也有了新的理解。小组工作方法在减轻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帮助那些难以适应现状的自闭症儿童家长面对现实,帮助他们适应现状,调整他们的心理,满足他们在心理压力方面的心理和认知需求,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精神安慰。

与个案工作方法相比,小组工作人员可以同时为更多有需要的家长提供服务。与社区工作相比,小组工作更有针对性,服务也更深入。

大量研究表明,小组是一种更有效的干预方法,小组工作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暴瘦症,肥胖症和其他特殊人群问题,一些学者指出,小组工作的干预比个案工作的干预更有效率。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为精神状态和情绪的变化提供良好的氛围。小组工作的优点更适用于本文中的干预对象。在小组活动期间,小组成员可以学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通过相互观察和参与活动,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且小组工作可以为其他小组成员学习提供榜样。

招募小组成员

笔者和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并在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后开始招募小组成员。

由于以前在心理发展机构实习过,笔者和自闭症儿童家长参加过好几次活动,彼此之间也算是比较熟悉。一些家长非常愿意参加该小组。

由于都是母亲都带着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因此笔者在招募小组成员时没有招募男性小组成员。小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如下。

小组成员1:王女士,今年28岁,女儿3岁,被诊断患有轻度自闭症,三个月前来到该机构康复。家庭经济主要来源于丈夫,她丈夫很少帮助王女士照顾孩子。王女士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进步。

小组成员2:张女士,现年27岁,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的儿子3岁。在2岁半的时候,她在脑科医院被诊断出患有轻度自闭症,并在该机构康复了3个月。

小组成员3:李女士,今年36岁,是公司的普通员工。李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他是重度自闭,并且已经接受了3年的机构康复训练。

小组成员4:吴女士,今年26岁,大专学历。他的儿子5岁,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他已经接受了2年的机构康复训练,并且刚刚从豆丁班转到大班。

小组成员5:常女士,现年40岁,初中文化。他的儿子6岁,患有轻度自闭症。他最初在他的家乡接受培训。后来来到兰州,在该机构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夫妻俩和儿子住在一起。

小组成员6:刘女士,今年32岁,初中文化。他的儿子6岁,患有中度自闭症。他正在大班学习,他们两年前来到该机构接受培训。

六个月后,他回到了家乡,现在他又回来进行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家长的需求评估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大纲来完成。

尽管每个成员的年龄,学历和生活背景都有一定差异,但小组成员具有明显相似的突出特征:首先,他们是自闭症儿童的家长。

最重要的是她们都是孩子的母亲,全身心的照顾孩子。其次,他们的身心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

第三,小组成员除了照顾孩子外,一般没有其他社交活动,其日常生活相对单调。但是,家长也有参加社会活动或志愿组织的想法。第四,家长很高兴参加这些活动。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表现

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笔者发现了小组成员的一些心理压力,包括:自卑感。一些小组成员总是认为其他人因为自己的孩子而鄙视自己,对生活缺乏信心以及害怕被别人嘲笑。

李女士说:“每次上车时,我都会特别紧张。我担心他会突然大吼大叫并打其他孩子。后来,我就不会带他去附近的社区玩耍,真的是令人尴尬。”

王女士说:“有时候朋友和同事谈论他们的孩子时,我会找借口不参加,因为孩子不同,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不希望他们知道我的处境,他们一无所知。我不需要对我们表示同情。”

封闭的心理。小组成员表示愿意与他人交流,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例如,有些小组成员害羞而内向,因此他们经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常女士说:“我的日常任务是陪伴我的孩子。我带他出去玩,但是只要带他出去超过1个小时,他就大哭大叫,路都走不了。我和我的朋友都不能正常聊天了,我们只能各自回家,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喜欢外出。”

刘女士说:“我自己的痛苦只能自己咽下,我可以告诉我的朋友和亲戚,他们只能安慰我。有时候我们也会来往,但是我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这样就慢慢联系的少了。”

缺乏社交能力。这些成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机构工作人员还意识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需要提高社交能力,但由于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家长们无法及时调整自己。

因此,家长越来越不愿与他人交流,家长缺乏社交技巧成为一个问题,这使他们的生活面临更大的困难。

常女士说:“有人称我的孩子为傻子,这是对我们的侮辱,我不想我的孩子受到他人的歧视,不希望别人以那种奇怪的方式看着我和孩子,因此我不愿意向别人诉说,也很少与他人交流。”

负面情绪体验多。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他们始终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孩子们会时不时情绪激动。

在机构中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表现良好,但是一旦离开机构,他们将恢复原状。这种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负面情绪越来越严重。

李女士说:“我们家的孩子我真的是操碎了心,我现在都开心不起来了,没有什么事情能让我开心了,我觉得。”

因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指导自闭症儿童家长,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和烦心。但是,不能通过说服和安慰来缓解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压力。

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笔者还发现小组中一些成员在沟通和小组合作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根据小组成员的需求,确定了服务的目标。

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需求,首先与小组成员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以了解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问题。

并且社会工作者应该给予小组成员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这些准备工作将为社工开展后续小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闭症儿童家长的需求

消除自卑感的需求,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自闭症是伴随一生的疾病,也就是说,家长可能必须终生照顾自闭症患者,这种长期的照顾会让家长的心理负担非常重。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将具有自卑感,并感到周围的人看不起自己和孩子。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努力通过小组活动消除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自卑情结,以提高自信心。

提高社交能力的需求。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因长期照料孩子或因其他人的不理解和歧视而很少出门,与其他家长无话可说。导致越来越封闭,因此缺乏社交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社工精心设计了活动,让六位家长互相了解并加深了他们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巧。

减轻负面情绪的需求,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与他们的孩子在一起,并且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通常是母亲照顾孩子,父亲去工作,这样他们之间的交流会很少。

长此以往他们之间有很多误会,这会影响家庭的和睦,而且每天都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减轻自闭症儿童家长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小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一个明确的小组目标对整个小组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整个小组活动都要围绕其小组目标来开展。

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小组目标来评估本次小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该小组的目标包括以下几方面:总体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发掘小组组员的潜能。

构建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社会支持网络,缓解其心理压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事件,让家长们能够更好的面对生活。

具体目标:增强自信心。在整个小组活动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自闭症儿童家长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增能。通过本次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主要是帮助自闭症儿童家长挖掘他们的潜能,在与他人交流或者对待孩子上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并以更积极的心理对待孩子。第一次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小组成员的自我介绍。

相关研究表明,自闭症有很多遗传因素,而且小组成员虽然之前大家都见过,但是都没怎么说过话,所以小组成员在自我介绍时会比较害羞。

因此,为了让小组成员“有话要说”,社会工作者先用游戏让大家熟悉。小组成员围成一圈坐在一起。社会工作者率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其他成员也需要说出他们的名字。

例如,“我是XXX”,在他身后的小组成员会说“我是坐在XXX后面的XXX”等等。

活动中途不能提醒,如果一个小组成员在游戏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叫错名字,那么游戏失败了,需要从头开始,直到每个人都正确地说出其他小组成员的名字,游戏成功结束。

在游戏开始时,每个人都认为这个游戏相对简单,因为前排成员只需要记住几个名字,但是当游戏达到第四个人时,游戏难度开始增加。

而后面的小组成员可能把记得的名字混在一起。当小组成员犯错时,小组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社会工作者看到一些小组成员开始默默背诵其他小组成员的名字,以免忘记。

在这次“我的名字”游戏中,有些小组成员起初有些不好意思,说话声音很小,因此无法融入游戏,但后来她们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因为小组成员还需要表演节目和讲故事。

当所有人开始积极参与游戏后,整个小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游戏结束后,社工带领小组成员制定小组规则,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了小组未来的发展。

王女士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都是孩子的家长,所以我们应该熟悉并保持良好的关系,平常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聊聊天。”

李女士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组织。我从未作为家长参加过比赛,每天过得都很烦。在确定他是自闭症后我就没有生活动力了,我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我的记忆力也慢慢退化。刚刚要记住所有人的名字,让我满头大汗,但我感到轻松。”

从家长的发言可以看出,第一次小组活动开展的还是比较顺利,她们都积极的参与进来了。相对而言,第一次活动进行得比较顺利。

结语

尽管有时突然会冷场或者小组成员无法回答,但是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和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这次活动也算是终于成功完成了。在第一小组活动结束时,张女士还询问下一次何时开始,这给社会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0 阅读:1

终生伴球

简介:业精于勤,荒于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