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百姓发钱是克服经济危机最佳选择?专家的意见把我给整不会了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9-05 14:21:05

眼下经济大环境不是太好,基本上已经成了网络舆论的共识,虽然统计局拿出来的数据看起来还比较正常,但好多人身边都出现了失业的亲戚朋友,还有许多关门歇业的店铺、公司。

不仅涨薪没了,连保住工作也成了问题,有的人心态发生了变化:只要能有工作,哪怕减薪也可以接受。

怎么说呢,现在的民营企业能准时发工资的都可以算不错的单位,跳槽机会越来越少,实在没有和老板讨价还价的底气。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的积蓄在资本市场里打了水漂,当“房住不炒”成为现实,一部分原来在楼市里的资金开始流入股市,结果却被变成了“金融消费者”,套牢在山顶上。

一方面是缩水的钱袋子,另一方面是孩子的学费、补习费、培训费、每个月定期要还的房贷、车贷,还有家里老人看病的费用,很多人感到压力山大。

喜提给银行打工30年

因此,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捂紧荷包不再消费了,本来也没有几个钱能消费的,这下干脆除了吃喝等基本需求其他的不必要支出一概砍掉。

大众的消费紧缩进一步让本就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今年1-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4149万平方米,下降了18.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1.1%。

比销售面积跌得更惨的是房价,1-7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53330亿元,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9%,这说明房价的跌幅大概是销售面积的12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情况也不太妙:数据显示,2023年年底的时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接近10%,而到了今年7月份已跌至3.5%,显示居民消费欲望低迷。

随着大量实体店纷纷歇业或者转战网上,看起来唯一能够发展的就剩下了餐饮行业,毕竟吃喝总要在线下提供的吧!

起码养活了外卖小哥和平台

但餐饮业的成绩也是出乎意料的惨淡:今年8月份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下降88.8%,利润率低至0.37%。

2628家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总共就挣了1.8亿的利润,相当于我做了一百万的销售额只能挣3700块钱,简直就是做了个寂寞啊!

平摊到2628家饭店的28.6万名员工,每个人每月才挣了105块钱的利润,这还不包括更难的小饭店、小餐馆们。

你以为就北京的饭店惨?起码北京还赚了,在上海,2024年二季度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直接就亏损了7.7亿。至于其他的二三四五线城市情况,没有数据,不好做评论。

餐饮老板们也没办法啊,老百姓没钱只能勒紧裤腰带“消费降级”,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了呗!

如图

本着未雨绸缪的精神,眼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讨论“作为行政部门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危机”这样的话题了,而且在大家都不好过的现状下,这种话题简直自带流量。

昨天有位开直播的老师摆事实,讲道理,亮明观点说:克服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老百姓发钱,人为制造通胀。

为了说明这个结论,他拿出了经典的“费雪方程式”MV = PT,据说是“连博士生都不懂的方程式”。

该方程式的衍生逻辑相当复杂,但基本释义非常简单:一个社会上货币的总量乘以流通速度,应该相当于消费品和服务的总额乘以物价。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有10个苹果,每个卖2块钱,而10个买家手里总共只有2块钱,这2块钱就需要在买家手里周转10次,才能把我的苹果买完。

第一代货币主义者欧文·费雪

现在的问题在于,消费品总量是足够的,但是老百姓手里没钱,不敢消费,这就导致MV的增长速度跟不上PT的增长速度,出现了MV<PT,因此导致生产低迷,工厂开工减少,经济陷入衰退,最终恢复MV=PT。

而且,这样的衰退往往是螺旋式的:工厂开工越少,失业率越高,居民手里的钱就越少,消费就越少,再进一步导致工厂和企业倒闭。

为了克服经济衰退,2022年美国政府选择了给居民发钱:对于年收入不超过7.5万美元的个人,政府一次性发放1200美元;联合报税但总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的夫妻可以获得2400美元,每个孩子还能额外获得500美元。

在美国的示范下,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泰国和印度都陆续出台了直接给居民发钱的政策。

大手笔发钱的逻辑是:老百姓拿到钱之后会选择消费,因为政府的不断放水发钱给他们一个预期,如果手里的钱不赶紧花掉就会贬值,因此还不如尽快花出去享受到商品和服务。

天上不会掉馅饼,但会掉绿纸

一旦居民这头的消费起来了,MV的增长也就起来了,从而刺激生产,工厂恢复开工,失业率下降,工人收入增加,并螺旋式实现消费增长和产能提升。

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家愿意花钱就能刺激投资,因为预期开厂能够赚钱,而炒股有风险,很多人会把钱从空转的金融系统里拿出来投资创业。

往往一块钱的消费能够带动三块钱的投资,这就叫杠杆。而投资又会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相当于政府其实没有花出去多少钱,就把经济给刺激起来了。

这个专家的意见乍一听很有道理,并且赢得评论区一片叫好,不过仔细一想,有点为了薅流量而哗众取宠的嫌疑。

他可能懂经济,但敢说“给老百姓发钱就能战胜经济危机”,要么是他真不懂中国,要么是他装作不懂中国。

借用一下

小编我一开始就像看了爽文的读者一样,情不自禁地想给这位老师点赞,但冷静下来之后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咱们老百姓缺的是那两三千块钱吗?不,咱缺的是保障!

要是我背着几十万上百万的房贷,十几万块钱娃的学费和培训费,几万块钱的医疗费,几千块钱的信用卡和某呗,给我发3000块钱能解决个嘚?

我连买个馒头的都成问题,这3000块钱当然是拿去交房贷交学费还信用卡了,还敢下馆子大吃大喝,去steam买《黑马喽》不成?

其次,就算我背上没有房贷车贷医疗费等等一大堆负担,也躺平了不生娃不养娃,但现在这形势,我保不齐哪天就失业了呀!所以我拿到这3000块钱,还是会第一时间存起来,万一下个月被炒了可以用。

如图

第三,要是50后、60后那些老年人拿到3000块钱,按照他们一贯节俭的作风还是会存起来,压根不会流到消费市场上去。

现在老年人也在觉悟:哪怕是负利率,也比投到股市、楼市、期货、基金,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衍生品市场,被人当韭菜收割的强!

存银行还能拿点米面肥皂,被人喊一句“叔叔阿姨”,人家收割你你连落个好都没有!

不能否认,虽然现下很多年轻人已经被资本熏陶成了不折不扣的消费主义者,但中国本质上还是一个储蓄型的国家,存钱的习惯依然是主流。

这就好比前段时间流行的一个笑话,说劳斯莱斯给网民每人发放25元优惠券,网民收到后吐槽:我缺的是那25块钱吗?不,我缺的是那400万呀!

借用一下《让子弹飞》剧照

当下中国的经济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但实际上远远超出了经济问题。你要用单纯经济的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肯定是要失败的。

0 阅读:46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