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朔风史记
编辑|朔风史记
抗战时期,孟庆山,这位冀中平原上的抗日名将,曾经统帅十万之众。
1906年他出生在河北蠡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经济状况更是捉襟见肘,早年的生活艰辛可想而知,他从七八岁起便开始帮家里拾野菜、捡柴火,稍微大一点便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小时候,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饱饭是常事,冬天家里只有一条破棉被,几兄弟轮着用,他曾记得,有一年除夕,家里好不容易包了点白菜馅饺子,却被逼债的地主抢走,饺子被倒进猪圈里,可以说这让他早早懂得了世间的不公,也为他日后投身革命埋下了伏笔。
1924年,由于军阀混战和天灾,18岁的他决定去天津打工谋生,在裕丰纱厂,他每天起早贪黑,吃的是霉米饭,住的是破棚子,挣的是微薄工资,还要忍受资本家的盘剥和压迫。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他深受影响,开始参与工人罢工斗争,或许正是在这段时间,他逐渐对旧社会的黑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改变命运的机会出现在1925年8月,孟庆山投身冯玉祥的西北军,成为一名普通士兵,北伐战争期间,他凭借勇敢和出色的军事能力,从一名排长一路升至副营长,甚至还成为了冯玉祥的手枪队队长。
虽然他在旧军队中干得风生水起,但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却看不惯,1931年12月,宁都起义爆发,孟庆山毫不犹豫地投奔了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红军时期,孟庆山历经了中央苏区的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历程,他的多次负伤无一不令人动容。
在乐安战斗中,子弹从他的腰间穿过,距离腰椎仅两厘米;长征路上,他又因旧伤复发,伤口化脓感染,甚至生出蛆虫,硬是用刺刀挑出蛆虫,用盐水冲洗伤口,他还在草地里寻找失散的战友,靠吃草根、啃皮带支撑着身体,坚持走完全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接到中央指示,奔赴河北敌后创建根据地,在延安出发前,毛主席特意叮嘱他:“共产党人既要像松柏,冬夏常青,也要像杨柳,随风而适。”带着这份嘱托,孟庆山只身一人来到白洋淀,与当地地下党会合。
他不仅组织军事训练班,培养抗日骨干,还组建了河北游击军,并逐渐将这支队伍发展到10万人,当时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总人数才不过五万人,而孟庆山手下的人数竟超过了三大主力师总和,这在抗战史上绝无仅有。
在冀中平原,孟庆山不仅以人数制胜,还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根据平原地区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打狗、拆城、破路”三大运动,给日伪军制造了巨大麻烦。
特别是河间城战斗,他发明的“起花炮”成为战场上的“秘密武器”,让日军措手不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果,与此同时,他还努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马本斋的回民武装合作,将其编入河北游击军,进一步壮大了抗日力量。
不过,随着抗战的推进,孟庆山的部队逐渐与吕正操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合并,编入八路军第三纵队,他虽主动让贤,担任副司令,但在整个抗战期间,他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抗战胜利后,孟庆山继续参与解放战争,参与指挥了大清河、保北等战役,为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授衔时,他被授予少将军衔,同时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不少老战友都反映:老孟是红军时期的团长,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关键人物,最低应该授中将。有人认为,他的文化水平是制约他晋升的原因,但如果仔细分析,这显然过于片面了。
确实,孟庆山早年生活贫困,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他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展现,或许是在1948年之后因健康原因转入地方工作,受这些因素影响了吧。
不过,孟庆山本人对这些并不在意,他很中肯地说:“授什么衔我都没意见,几十年出生入死,有许多战友都倒下了,没看到胜利这一天,我一个放猪的孩子,有今天很知足了,我身体一直不好,文化也不高,一切听从上级安排。”他的这份淡然,或许才是真正的“高文化”!
令人无比痛惜的是,由于战争年代负伤流血过多,工作环境艰苦,孟庆山积劳成疾,之前周总理知道了他的病情后,还安排他多休息,但他还是在1969年他刚63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后来,经周总理特批,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孟庆山的一生,从一个被逼讨生活的乡村少年,成长为冀中平原上的抗日英雄,靠的是一股坚韧和不服输的劲儿,他建立的丰功伟绩将会与日月同辉,英名永在,他为中国革命和抗战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需要我们深深铭记!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