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朔风史记
编辑|朔风史记
1948年的中国大地上,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而就在这一年,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襄阳城被解放军俘虏,毛主席亲自发话:“送我这里来。”这个被特别“关照”的人,正是曾经风光无限的蒋介石心腹康泽。
康泽是谁?提到这个名字,许多人或许陌生,但他在国民党体系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他不仅是蒋介石的黄埔学生,还是复兴社、三青团的核心人物,更是曾经对红军穷追猛打的“死敌”。
康泽原名康代宾,四川安岳人,出生于1904年,他的少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天资聪颖的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他进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这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彼时的黄埔军校是革命青年心中的圣地,无数人怀揣着救国梦奔赴广州,而康泽,也凭借自身的勤奋和毅力,在校期间脱颖而出,深得蒋介石的赏识。
蒋介石的目光毒辣,他发现康泽不仅聪明能干,还有一种让人信任的“稳重”,在黄埔期间的一次偶然场景,让康泽彻底被蒋看中,当时蒋介石巡视教室,发现康泽正在认真整理笔记,便停下来翻阅了他的记录。
蒋看到康泽记得一丝不苟,十分欣赏,觉得他是个可靠的人才,从此,康泽在蒋的心目中成了“好学生”。
毕业后,蒋介石亲自选派康泽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但康泽并不认同马列主义的理念,在苏联的几年,他更多是在观察和思考,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
在他心里,蒋介石才是他认定的“救星”,回国后,康泽提出了仿效苏联建立特务体系的建议,得到了蒋的重用。
从此,康泽的人生一路高歌,他是“复兴社”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堪称国民党的秘密武装,其作用类似于苏联的政治保卫局。
复兴社成立之初,蒋介石曾说:“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必先剿匪。”而康泽的任务,就是在“安内”的过程中,彻底摧毁共产党,蒋还特别嘱咐复兴社成员必须对他忠诚,康泽作为骨干,自然以身作则,誓死效忠蒋介石。
1930年代初,康泽负责组建了“别动总队”,一个专门执行特务任务的武装组织,别动队的规模从最初的几百人扩展到上万人,在江西“剿共”时期极为活跃,他们所到之处,镇压革命群众,迫害共产党人,甚至对百姓进行无情打击,他们行动让当地百姓闻风丧胆,其残酷手段在当时无人能敌。
康泽的事业在1930年代达到巅峰,复兴社、三青团的核心位置,军政界的要职,他几乎样样不落,蒋介石甚至考虑让他成为接班人之一,但天有不测风云,随着蒋经国从苏联回国,康泽逐渐被边缘化,蒋经国依靠赣南整顿的成功逐渐取代了康泽在蒋介石心中的位置,两人之间的争斗也成为国民党内派系斗争的缩影。
抗战时期,康泽虽然仍有一定权力,但已经风光不再,他试图通过重组别动队来挽回地位,但并没有获得太多成果,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将他派往国外考察,实际上是为了“晾一晾”这个昔日的爱将。
1947年,康泽被任命为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负责襄阳、樊城一带的军事防御,但这次任命却让他迎来了人生的滑铁卢。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康泽坐镇襄阳,试图以顽强防守阻止解放军的进攻,但他的军事才能显然不及政治手腕,刘邓指挥的解放军对襄阳发动总攻,很快突破了防线。
康泽在绝望中企图躲藏,但最终被解放军俘虏,当时,蒋介石听闻消息,还不敢相信,他曾说:“康泽不会被俘,他一定会像张灵甫那样成仁。”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耳光。
被俘后的康泽成为了重点改造对象,毛主席亲自指示:“将康泽送我这里来。”这不仅是因为康泽在国民党的地位,还因为他掌握了大量国民党内部的秘密,康泽被送往北京,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开始了漫长的思想改造之路。
初入功德林时,康泽仍然保持着“气节”,拒不认罪,他在心里仍对蒋介石忠心耿耿,甚至认为共产党不过是暂时的胜利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看到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毛主席说过:“连康泽这样的人我们都不杀,就是要让他们看到新中国的力量。”共产党对康泽的宽大政策,让他逐渐放下了戒心。
特赦后,康泽被安排担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尽管他的内心可能依旧复杂,但在外界看来,他已经成为“改造成功”的典范,他撰写了大量关于复兴社和三青团的回忆文章,这些材料成为研究国民党历史的重要文献。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