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关注”二字,后续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感谢支持!
期待已久的电动车新标准终于落地,新标准实施后,将对用户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之前已经购买的旧电动车应该怎么处理?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解读。
1月13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后正式对外发布,这次修改后的标准将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出行工具。新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2018年旧版标准将被替代。
本次发布的新标准,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明确了电动自行车鼓励安装后视镜。
这些特点无疑提升了电动车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但也引起不少用户的疑虑,比如新标准出台后,以前的旧车怎么处理?新标准后的电动车是不是价位高了很多?下面我们一起分解。
电动车新标准有7个变化
与之前2018年旧版电动自行车标准相比,本次电动车新标准有7个变化:
1、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
2、增加了电动机低速运行转矩等要求;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
3、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公斤提升到63公斤,续航里程增加了;
4、新增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要求,产品生产将更加规范;
5、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安全性能增加,但价位也随之增加;
6、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均安装脚踏骑行装置,鼓励电动自行车安装后视镜。
7、要求生产企业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让电动车到达使用年限后不能再使用。
新标准将为用户带来5个好处
1、车辆减少塑料件的比重,将会降低火灾隐患的发生和危害;
2、增加了车辆防篡改功能,能够防范非法改装的风险;
3、车身重量加大,电池也会加大,车辆续航里程更多了;
4、增加了定位系统,一旦发生车辆被盗、温度过高或蓄电池电压过高等异常情况,可借助通信模块第一时间提醒消费者及时处置,从而增强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5、去掉了脚蹬,增加了后视镜,让行车更安全了。新国标还去掉了一些不实用的设计,比如那些既不中看也不中用的脚踏,让电动自行车看起来更加简洁大方。同时,允许安装后视镜,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大大提高了骑行的安全性。车企还被要求在每一辆电动自行车出厂前标注建议使用年限,这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明智,不再盲目追求价格或外观,而是更加注重车辆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动车生产企业有8个月生产过渡期和3个月销售过渡期
本次新标准设置了8个月的生产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既可以按照旧标准生产,也可以按照新标准生产;2025年9月1日以后,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给予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也就是从9月1日实施到11月30日,这3个月可以消化以前生产的老标准电动车。
为便于符合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充分消化,避免社会资源浪费,新标准额外给予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3个月的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2025年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均必须符合新标准规定。
现有旧标准电动车怎么处理
由于目前电动车保有量有3亿多辆,这么庞大的保有量,不可能立刻进行废旧处理,毕竟很多电动车都能正常使用,如果立刻淘汰也是一种浪费,因为一部电动车也是价格不菲。
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车,将不会被强制淘汰,可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也就是进行置换处理,但估计要有个过渡期,预计要想把现有旧标准生产的电动车全部回收置换处理,那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毕竟我们现有的库存太多,即使回收也需要很长时间。
毕竟2024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过138万辆,带动新车销售超过37亿元。其中,超过100万辆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为更安全的铅酸电池动力车。
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自行车加速淘汰,更加安全的产品加快进入居民生活。
总结
新标准虽然增加了阻燃性能、北斗和通信模块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取消了脚踏骑行装置的强制安装要求、减少了塑料件的使用,根据实地调研及企业反馈的结果看,终端市场价格会基本保持平稳。
新标准实施后,将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减少交通事故风险,有效防范非法改装,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
随着新标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电动自行车将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修改后的新标准电动车,价位也自然上升,这是困扰大家的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欢迎讨论留言。
水里的鱼
专家禽兽[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