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逆天改命”的老二本,曾遭教育部亮黄牌,如今有3个博士点

闲谈教育那点事 2025-04-16 14:39:06

要说高校逆袭的故事,贵州财经大学绝对能排个号。这所曾经因为艰苦的办学条件差点被“摘牌”的学校,如今不仅稳住了本科教育的地位,还华丽转身,成为拥有3个博士点的高校。它的“逆天改命”之路,不仅是学校发展的传奇,也折射了贵州教育的奋进历程。

贵财的前世今生:从“苦哈哈”到“博士点”

贵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那时候它被称为“贵州财经学院”,是贵州省内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

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有“财经范儿”,但当时的办学条件却实在让人感慨。学校只有一个小小的校区——河滨校区,而且建筑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楼,看着就像个乡镇中学。学校总面积也不过一两百亩,别说实验室和图书馆了,学生连个像样的运动场都没有。

1992年,贵州财经学院与贵州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贵州财经学院。这本以为是一次“强强联合”,却因为贵州整体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对高校本科教育进行全面评估,而贵财因为办学条件太差、师资力量不足,被教育部亮了“黄牌”。要知道,这种“黄牌警告”可不是闹着玩的,意味着如果学校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整改达标,就可能会失去本科办学资格。

教育评估的“黄牌”警告:学校命运的转折点

教育部的黄牌警告,像当头一棒,敲醒了贵财的管理层。学校开始加速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各方资源支持。

一方面,贵州省政府意识到贵财的重要性,开始加大投入力度;

另一方面,学校也主动出击,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优秀师资和社会资源。

尽管过程艰辛,但贵财还是挺了过来,顺利通过整改评估。可以说,这张“黄牌”不仅没让贵财“罚下场”,反而成了它涅槃重生的契机。

博士点的崛起:从地方院校到高水平学术平台

经过多年努力,贵财逐渐从困境中走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2018年建校60周年之际,贵财成功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且一举拿下3个博士点。这对于一所地方财经类高校来说,堪称是一项重大突破。

那么,贵财的博士点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背后有两大因素:一是学校对学科建设的重视,二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贵州作为西南地区的后发省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大数据、金融服务等领域,对高层次财经人才的需求猛增。

而贵财正是抓住了这一机遇,围绕区域经济需求,重点打造了会计学、金融学等特色学科。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贵财不仅提升了学术影响力,也为博士点的申请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财的意义:不仅仅是“逆袭”

贵财的“逆天改命”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发展传奇,更是贵州教育发展的缩影。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贵州的高等教育资源匮乏,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贵财的崛起,正是贵州教育奋发图强的一个缩影——从“苦日子”到“博士点”,贵财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并不能决定一所学校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0 阅读:306
闲谈教育那点事

闲谈教育那点事

和您一起聊聊教育的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