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长沙梅溪乡,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一场激烈的房产纠纷,却撕开了重男轻女思想的遮羞布,揭露了其对家庭关系的腐蚀和破坏。
故事的主人公是年过六旬的陈树森,他的女儿陈丽,以及身患残疾的儿子陈明。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互相扶持、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却因为一套房子,走向了分崩离析的深渊。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家人又该如何面对这无法弥合的裂痕?
偏爱
陈丽作为家里的大女儿,自然得多承担些家务。
然而,在陈树森的眼中,陈丽却是一个“叛逆”的孩子。17岁那年,陈丽辍学离家,从此与家人几乎断绝了联系。
在陈树森看来,这事儿显示陈丽挺不懂事的,也不太懂得孝顺。可事实上,陈丽的“叛逆”并非无缘无故。她从小到大,家里对男孩比对女孩更偏爱。
父母的关爱和资源都倾注在弟弟陈明身上,而她却常常被忽视。
湖南都市:(《寻情记 绝症老人的遗嘱风波》2020.08.10)
好吃的、好玩的,总是先紧着弟弟,即使弟弟会分享给她,也无法弥补她内心的失落。陈树森也常常明里暗里地表示,女儿是“赔钱货”,养老还得靠儿子。
这些话语,如同尖刀一般,刺痛着陈丽幼小的心灵。
陈明成了残疾人后,他的爸妈对他更加呵护备至,这让陈丽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似乎减少了。她默默地承担着家务,照顾着弟弟,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和赞赏。
她就像一个透明人,存在感极低。
日积月累的压抑和不满,最终在陈丽17岁那年爆发。
一次与父亲的争吵中,陈树森一气之下打了陈丽一巴掌。这记耳光,彻底击碎了陈丽对家庭的最后一丝留恋。
她果断地搬出了家门,开始独自生活。陈丽离开家后,并没有像陈树森预想的那么会变坏。她身兼数职,工作特别卖力,不管多辛苦都硬撑着不放弃。
她靠着自己努力,慢慢在城市里打下了基础,工作也越做越牢靠。
后来,她遇到了自己的爱人,一个做二手车生意的男人。
两人齐心协力,把生意越做越红火,买了新房和车子,日子越过越滋润。可陈丽的成功,在陈树森看来,仅仅只是因为她嫁了个有钱人,碰上了好运罢了。
他从未真正理解过女儿的付出和努力,也从未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亏欠。
房产的获得与纠纷的起源
命运的齿轮,在邻居老陈打算卖房时,开始转动。
陈树森看中了这套房子,但自己无力购买。他劝说陈丽出资购买,并承诺将来会把钱还给她。
陈丽出于对父亲的信任,以及对弟弟的关爱,同意了这个提议。
她拿出自己辛苦积攒的一万九千元,买下了这套房子,房产证上也登记了她的名字。
不过,房产证却一直由陈树森保管,陈明和他弟媳免费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九年。
陈丽从未提出过异议,她觉得一家人,没必要计较那么多。
可四年前,陈丽偶然发现,父亲竟然偷偷将房产证上的名字改成了陈明。这事儿太突然了,把陈丽都惊到了。
她不明白爸爸怎么这样做,也接受不了这种背叛感。
在陈丽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套房子,更是父亲对她的不信任和漠视。
她一直努力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但父亲的所作所为,却将她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
这让她彻底寒了心,也让她对这个家彻底失去了希望。
陈树森却对自己的行为有着另一套说辞。他声称,这套房子原本就是借陈丽的名义给陈明买的,并且两人约定在他60岁之前将钱还给陈丽,房子就归陈明所有。
他还坚称自己已经把钱还给了陈丽,只是陈丽却否认了这个说法。
她坦言,和爸爸从没这么商量过。
在她看来,借一两万块钱,过了二十几年才还,还不如直接把房子买给弟弟。这套房子的归属问题,成为了父女之间矛盾的导火索,也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矛盾激化
陈树森年纪渐长,身体检查时发现他不幸患上了癌症。
陈树森在生死面前,开始琢磨起自己身后的事情了。他心里总挂着残疾的儿子陈明,生怕他以后没人照顾。
于是,他决定立下遗嘱,将自己名下的房产,也就是那套从邻居老陈那里买来的、实际由陈丽出资购买的房子,全部留给陈明。
要让这份遗嘱有效,陈树森得让全家人都签个字。
为此他联系了电视台,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找到女儿。当记者联系到陈丽,说明来意后,陈丽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她真没想到,爸爸这么绝,连她的心情都不在乎。她毅然拒绝了签字,并表示要回老家讨个说法。
父女二人再次见面,却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剑拔弩张。陈树森拿出遗嘱,要求陈丽签字。
陈丽则拿出当初的购房协议和借条,证明房子是自己的。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双方争执愈演愈烈,最后动手打了起来。
陈树森不顾自己身患癌症,一把揪住陈丽的头发,将她狠狠地砸向桌子。这一场景让所有人瞪大了眼睛。
就在父女关系剑拔弩张之际,一个消息传来:这套争议不断的房产,即将面临拆迁。
拿到那么一大笔拆迁费,能彻底改个家庭的命。经过一番思考,陈丽提出,将拆迁款平分,她和弟弟一人一半。
她希望以此来结束这场纷争,也希望能够修复与弟弟的关系。
然而,陈树森却坚决不同意。
他依然坚持要将所有的拆迁款都留给陈明。在他看来,女儿已经嫁出去,是“泼出去的水”,不再属于这个
他所有的爱和关怀,都只留给儿子。陈丽看着父亲,心中充满了悲凉。最终,这场房产纠纷闹上了法庭。
经过法院的审理,最终裁决拆迁款由陈丽和陈明平分。虽然双方都得到了不菲的补偿,但这并没有带来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个家庭因为那场争吵,关系破裂了,留下了永远愈合不了的伤口。
陈丽和陈明都明白,曾经那个温馨的小家,再也回不去了。
他们不仅失去了珍贵的亲情,对家庭也产生了不信任。
笔者认为
陈树森家遭遇不幸,根源在于过分重视男孩。
陈树森对儿子太过宠爱,对女儿却不太关心,这样的做法最终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分崩离析了。
他的固执和偏见,既伤了女儿,也让儿子承受了不少心理压力。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建立在公平、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之上。
沟通和理解,才是解决家庭矛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