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贾金龙挟持成为人质的时候,汪新成功用几句话挑拨离间了贾金龙和那几个毒贩子的关系。
于是,趁着贾金龙和毒贩子争执的时候,马魁冲过去和汪新一起抢贾金龙手里的枪。
等到贾金龙彻底被制服,汪新转过头去找马魁的时候,才发现马魁胸口插着一把刀。
毫无疑问,马魁胸口的这把刀,是贾金龙插进去的。
但贾金龙最后被带走的时候,也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看清贾金龙刺马魁的目的,才懂他为什么在刺杀得逞后是质疑而不是高兴。
01 马魁被刺死的罪魁祸首是汪新
汪新代替师父去做了贾金龙的人质,刚坐下就和贾金龙聊起了往事。
通过和贾金龙的聊天,汪新很快就找到了离间贾金龙和同伙的方法。
从这一点也看出当时汪新坚持要和马魁换,去做贾金龙人质的用意了。
相比马魁和贾金龙不生不熟的关系,汪新和贾金龙打得交道很多,也更加了解贾金龙,所以也更容易找到突破口。
果不其然,汪新和贾金龙一顿天聊下来,就成功想到了办法。
首先,汪新在和贾金龙聊天的时候,从贾金龙口里得知自己之前在三山县击毙的那个毒贩子,是贾金龙的拜把子兄弟。
而因为这个原因,贾金龙身边的兄弟一直都想把汪新弄死,替那个被打死的毒贩报仇,但是一直被贾金龙拦下来了。
这说明,贾金龙身边的那帮兄弟们一直都是认识汪新的,也知道汪新和贾金龙的关系。
如今,他们再次落到汪新手里,除了怨恨汪新以外,心里难免也会对贾金龙有气的。
站在他们的角度,用侥幸心理来想的话,如果不是贾金龙一直拦着,他们早就除掉了汪新,也许就没有今天被汪新带人围在这里的局面发生了。
其次,汪新又问到贾金龙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对自己这么好,给他提供了那么多有用的线索,破了那么多案子。
贾金龙的回答是为了打探消息,方便他们出货。
其实贾金龙的身份一确认,汪新肯定就明白了贾金龙这么多年接近他就是为了打探消息的目的。
所以,汪新想的是利用这件事做点文章,再往贾金龙那两个兄弟心里添把火。
毫无疑问,贾金龙接近汪新确实是为了打探消息,甚至为和汪新拉近关系,主动帮汪新破了好几个人贩子的案子。
但贾金龙做这些事情不一定告诉了那些小弟们,或者说告诉了他们也不一定能理解。
现在他们被堵在火车上,逃出去的机会有但很小。如果一旦被抓了,可能为了判的轻一点就要抢着交待立功了。
在贾金龙那两个小弟眼里,贾金龙手里握着举报人贩子的大功劳,到时候再把事情往他们俩头上多推一点,说不定能换一个还不错的结局呢。
这也是汪新明明知道贾金龙的罪行有多严重,但却一上来开始就劝贾金龙好好交待。
汪新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贾金龙听得,倒不如说是说给贾金龙的小弟们听得。
在铺垫完之后,汪新采取了第三步,就是打感情牌。
汪新主动提到了姚玉玲,从贾金龙嘴里知道了姚玉玲压根都不知道贾金龙贩毒的事情,也根本没有参与过。
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汪新确认了贾金龙对姚玉玲是真爱,不是利用。
如今贾金龙仓皇出逃,甚至逃跑之前都没有来得及再去见一面老婆孩子。
所以,贾金龙心里肯定是很牵挂姚玉玲和孩子的。有了牵挂,就不会把事情做得太绝,肯定想的还是以逃跑为主。
也因此,贾金龙肯定不会对汪新下死手,他毕竟还要拿汪新当人质,换一条逃跑的路呢。
在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想知道的都摸清楚了,想传达出去的也都说出去了之后,汪新才开始了最后那场表演。
果不其然,在汪新大声分析完利弊之后,那两个小弟立马就动摇了,想要投降了。
贾金龙明明知道汪新的目的,但是他也不能对汪新开枪,因为汪新相当于是他的保命符了。
不能对汪新开枪,就只能开枪打死想要投降的小弟了。
贾金龙本来的目的,是打死一个,借此震慑住另外一个。
但贾金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枪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起了反作用,直接吓得另外一个举手投降了。
而且趁着混乱的时候,马魁他们也冲上了帮忙了。
眼见着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拿枪的右手上,贾金龙左手退回来去摸了一把刀趁乱刺向了马魁。
贾金龙刺向马魁,应该不是为了杀马魁,而是想用马魁的受伤把局面变得更混乱,自己好趁机逃走。
但贾金龙没有想到的是,哪怕身上被挨了一刀,马魁从始至终也没有松开抓贾金龙的手。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贾金龙在看到马魁被自己刺死后,眼神里透露出来的不是幸灾乐祸,更多的是不敢相信。
02 丽丽20多年不原谅马魁的真相
而除了马魁被贾金龙刺死这个点以外,《南来北往》的结局里丽丽最后的出场也让观众有些不理解。
在马魁去世很多年后,彭明杰带着丽丽和自己外孙来祭拜马魁。
从丽丽在马魁墓前的那一番忏悔和道歉来看,丽丽应该是这么多年第一次来看马魁。
而丽丽之所以选择现在才来,不是因为现在才知道自己冤枉了马魁,而多半是因为她一直在等自己的爸爸彭明杰出狱,和彭明杰一起过来看马魁。
按照彭明杰在墓前说的那番话,他在里面的这么多年,应该一直很惦记着马魁。但是因为关在哈城,一直也没有办法跟马魁取得联系。
而能够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唯一中间人,就是彭明杰的女儿丽丽。
所以,彭明杰应该很早就告诉了丽丽自己入狱的真相,也嘱咐过让丽丽去找马魁道歉,但丽丽一直没有去,直到自己爸爸出狱了才第一次回到宁阳来祭奠马魁。
丽丽对马魁迟来的道歉和祭奠里,藏着她婚姻里最不堪的一幕。
丽丽的结婚对象是自己的同学,处了好几年才决定结婚的。
当时丽丽在上大学的时候,一直是住在马魁家的,但是她却没有告诉马魁任何跟他对象有关的事情,只告诉了自己亲爸和马燕,直到准备结婚的时候才通知了马魁。
丽丽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丽丽在马魁家住的这些年,一直都知道马燕和汪新的事情。
她也很赞成马燕和汪新的事情,也帮马燕打过掩护,带着马健给汪新送饺子。
但丽丽也同时看到了马魁在汪新和马燕这件事情上的态度,知道了马魁的倔强和固执。
那个时候,丽丽和马燕都不知道马魁和汪永革之间的纠葛,所以对于马魁在汪新和马健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心里肯定是理解不了,甚至有些抱怨的。
所以,丽丽很担心自己如果告诉了马魁自己处对象的事情,马魁万一对这个对象哪里有一点点不满意,会不会像反对马燕和汪新那样反对。
而丽丽也知道他爸爸很重视马魁的意见,再加上她现在长期住在宁阳也是离马魁更近一点,到时候她爸爸肯定会更愿意相信马魁。
这样一来,到时候这个对象说不定就会被马魁给搅黄了。
所以,丽丽在处对象这件事情上一点对象都没有透露给马魁,而是先带着对象见了自己亲爸和马燕。
在得到自己亲爸的认可和支持后,并且已经决定结婚了之后,才通知了马魁。
因为说到底马魁只是干爸,人家亲爸都同意的事情,马魁也就不好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了。
丽丽的这个决定,看起来躲过了马魁这个大麻烦,但却为后面的婚姻不幸埋下了伏笔。
丽丽在婚宴结束后就知道了自己爸爸坐牢的事情,因为怨恨马魁抓了自己爸爸。所以立马就带着对象离开了马魁家,借口说要回哈城照顾生病的奶奶。
丽丽带着对象离开马魁家,肯定是把真相都告诉了自己对象,也是得到了对象的支持的。
丽丽本来以为,对象不会嫌弃她家庭的变故,会一直坚定地陪着他的。
但事实是,那个年代,坐牢不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是对后代的影响特别大。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马燕和沈大夫的遭遇。
所以,丽丽在父亲入狱,自己又和干爸马魁一家断了联系后,在婆家的处境并没有太好。
即便是丽丽的公婆不刻意为难她,那外界的流言蜚语也会给丽丽甚至她的婆家带来很多困扰。
细节就是,当年马魁那么护着沈大夫,别人依然会在马健背后写上“小流氓”的字眼。
这可能也是丽丽明明比马燕结婚早那么久,最后孩子却比马燕的孩子小那么多的原因。
在那个特殊背景下,丽丽都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还有心思去考虑生孩子的事情呢。
对于丽丽当年的处境来说,回到哈城就会被人指指点点,身上背着罪犯女儿的名字艰难的生活。
躲在宁阳,因为一下子失掉了亲生父亲和干爸两个大靠山,多少肯定是会受到婆家轻视的。
有个细节。
在丽丽的婚礼上,她婆婆一直在和马魁聊天,说彭明杰和他们讲了很多关于马魁的事情。
当时看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彭明杰的用意。
丽丽结婚后是要留在宁阳的,而彭明杰却在哈城,很难随时随地的护住女儿。
所以他主动跟丽丽的公婆多次提到马魁,说了自己和马魁的感情,肯定也提到了马魁的工作。
彭明杰这么做,其实就是想告诉对方,丽丽在宁阳也是有靠山的。
只可惜,丽丽并没有理解彭明杰的一番苦心,亲手毁掉了彭明杰给她铺的路。
等到后面在婚姻里被处处为难时,才明白了马魁的好,又因为自己当时的决绝和冷漠,不好意思再回头找马魁,所以就一直拖着父亲出狱了才再和马魁联系上。
写在最后
看清马魁必须牺牲的真相,才懂落魄姚玉玲和事业有成牛大力相遇的含义。
马魁的牺牲,是成全,是动力,更是推动剧情往前走的引子。
因为马魁的牺牲,才有了后面汪新靠着马魁留下的头发追凶丁贵安,才有了丽丽迟到20多年的道歉,才有了马健毅然决然改行做乘警。
不能说这是不好的,但这确实是中国式的通病,把一个人的牺牲当做激励和影响其他人人生选择和行动的唯一动力。
仿佛如果马魁不牺牲,这些事情就不能推进下去了。
而落魄姚玉玲和事业有成牛大力的相遇,也是一样的道理。
姚玉玲虽然爱美,但并不是一个徒有其表的花瓶,她有能力,也有胆识。这一点,从她当年敢一个人去哈城找贾金龙就可以看出来。
包括汪永革一开始在得知姚玉玲和汪新处对象后对姚玉玲的评价,也是说姚玉玲在工作上确实还不错。
这说明姚玉玲还算是个有能力的人,即便没有了贾金龙也不会活得太差。
而后来和牛大力在列车上的那次相遇,姚玉玲也是在打电话谈生意。
再到姚玉玲对贾金龙工作的三缄其口,其实也暗示她对贾金龙的工作多少是知道一些的。
既然知道,不可能没有提前做准备。
贾金龙也一样,他对汪新说,自己从干这一行开始,就想好了后果。
既然如此,他那么爱姚玉玲,不可能没有提前给姚玉玲母子找好退路。甚至在跑路的时候,都没有给姚玉玲打个电话说一声。
所以,姚玉玲的强行落魄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配合牛大力,弥补牛大力当年被出轨、被抛弃的不平衡心理。
而从姚玉玲在地上捡起那个仙女棒烟花的那一刻也可以看出,姚玉玲始终还是当年那个爱美、果敢的姚玉玲。
她即便落魄了,也不会不修边幅成那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