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体育课看起来很美,而网友质疑,8点30上课落实了吗

蝴蝶花雨啊 2025-02-15 10:10:34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郑重发布了此项意义重大的政策:全力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以及每天 2 个小时的体育活动。这一举措清晰地表明,我们的教育部门的确是要下大决心为孩子们减轻过重的负担,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然而,对于这样的规定,社会上却存在着诸多不看好的声音,众人纷纷踊跃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人指出:“如今,在县、地级小城市,一所小学一年级招生规模就达到 30 来个班。通常情况下,每天的第一二节课一般不宜安排体育课,毕竟全校的体育场地资源极为有限。全校若按六个年级来计算,每天的第 3—6 节课,每节课要安排 40 个以上的班级同时上体育课,如此拥挤的状况,场地怎么能够容纳得下?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

还有人说道:“我觉得领导们在想要出台好的政策之前,应该更加深入地多到一线进行调研。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在学校活动时间必须要有两小时,与此同时,还有文件要求学生在学校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再加上各科的教学任务,标准课时都不够,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谈教学质量!学校如今面临的处境真的是困难重重!比如,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的教学进度和深度难以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巩固和拓展时间被大幅压缩,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更有人无奈地表示:“算了吧。就算你说十点钟上课,学校也会让学生七点五十到校。如果你不遵守,学生就等着遭受冷暴力吧。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的权力似乎大过国家的规定,这种现象令人忧心忡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改革的推进往往会遭遇各种阻力和挑战,此次政策的实施也不例外。而从社会角度分析,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以及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都可能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为什么网友对这样如此有益的好政策竟然毫不在意呢?其中的缘由其实就是因为在教育领域,很多政策都未能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即便政策层出不穷,也是无济于事。

首先,双减政策已经推行好多年了,可为何学生的负担不减反增呢?双减政策实施数年,学生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沉重了。就拿大多数小学来说,连早上 8 点半上课这一规定也难以落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并非是政策本身存在缺陷,而是压根就没有学校真正去严格执行。众多学校都采用了两套课表的策略,一套用于自身实际教学安排,一套则专门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学校还会运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方法来应对政策要求,比如将原本正规的期中考试改头换面为阶段性检测,把早自习巧妙地变为安全值班等等。

其次,有些教育政策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导致学校根本没办法去落实。就像当前提出的一天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易行,实际上对于学校来讲,困难重重。

其一,学校根本没有充足数量的体育老师,如果要聘请新的体育老师,学校又缺乏足够的资金,难道要让语数外老师兼职体育课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其二,学校的活动场地极其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需求。每天一节体育课,意味着同时会有好多班级需要上体育课,可是去哪里上呢?都挤到操场显然是不现实的。

最为关键的是,学校开设的科目众多,课时又该如何合理挤压出来呢?难道要让其他课程都暂停,全部上体育课吗?如果这样做,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又该如何是好?在各种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相信很多学校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怎么能够落实到位呢?

再者,即便体育课的数量增多了,如果老师们不好好上,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体育课往往基本都是自由活动,体育老师最多让孩子们跑两圈,其他时间就放任不管了。在这样的体育课模式下,孩子们很难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进步,更不可能有效地提升身体素质。

不得不承认,很多教育政策从初衷和设计上来看都是非常出色的,但就是在落实环节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不管出台什么样的政策,学校始终只追求成绩,永远是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这种唯成绩论的观念如果不加以改变,就算每天都安排体育课,也是毫无用处的,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依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0 阅读:24
蝴蝶花雨啊

蝴蝶花雨啊

冯天宇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