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女性婚姻里的嫁妆:41位皇族女性因家里给不了嫁妆,无法嫁人

兰台说历史 2024-08-02 00:03:16

结婚时敬茶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和大家聊一聊清代女性婚姻与嫁妆的关系。

和现代不一样,在清代,女性想要嫁人,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嫁妆。

可以说,清代一位女性如果没有嫁妆,哪怕她是皇帝的女儿,她也嫁不出去。

这真不是夸张,清圣祖康熙朝,康熙皇帝曾经一次性资助41位因为家贫出不起嫁妆的宗室女,每人一百两嫁妆银。

可见,即使是宗室女,没有嫁妆,同样是没有人娶的。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清代婚姻中的彩礼与嫁妆。

传统中式婚礼

01、

在清代的婚姻中,男方家是要向女家提供聘礼的,这也就是今天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彩礼。

但是,清代的彩礼与现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彩礼在清代婚姻中约定俗成是要跟着嫁妆一块由女方带回男方家;又或者把彩礼全部花在女方的陪嫁上。

这一点在清代史料里是有明确的记载的。

女家备办上述各物,除将男家所给聘金用尽外,上中家每嫁一女,先时须贴用一二百元,现时约贴数万元。——《凤山县志》

上述史料非常明确的表示了,在凤山县中上等的人家,嫁女的时候不仅要把男方提供的聘礼全部花在女儿的陪嫁上,女方还要单独再出几百元。因为《凤山县志》在民国时曾经经过修订,这里的“约贴数万元”应该指的是民国时期。

也就是说,女方除开男方提供的彩礼外,真实支付的嫁妆的金额从晚清的“数百元”(当时用银元)已经上涨到民国时期的“数万元”。

彩礼

当然,也有部分地区,女方家会把男方提供的彩礼在结婚时如数返还,以表示自家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而且这种风气不仅是富人婚嫁才有,稍微有点财产的家庭都是如此:

至于聘金之来,完全璧返,为婚姻不论财礼之表示,不独富有者为然,稍足支持者大率类是。——《平乐县志》

有朋友可能会问了,这些都是有产阶级,那么穷人结婚也不要彩礼吗?

根据清代史料显示,穷人家嫁女儿,因为置办不起嫁妆,要么不收彩礼,让男方为女方置办陪嫁的家具;要么收彩礼,用彩礼来置办女儿的嫁妆:

有女家贫不收采礼,奁具悉听夫家自制,谓之“倒办”者。

事实上,清代男方家提供的聘礼,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女方在结婚时通过陪嫁的方式“返还”给男方家庭的,如果女方不能将这部分聘礼返还给男方,那么女方婚后生活会很惨,甚至会被男方家庭虐待。

清代的嫁妆复原模型

比如清穆宗同治帝时修撰的《洪洞县志》就记载了,当时洪洞县有些家庭在嫁女儿时完全不为女儿婚后生活打算,采用欺骗的方式骗取男方家的彩礼,而且也不按照惯例由女方在成亲时带回给男方,结果导致两家彻底交恶,女方在婚后被男方虐待:

近俗竟有假妆奁为饵,以争财礼者。既有用铜锡充数,以骗亲者;更有以好看为名,令男家借取首饰、币帛,及赚物到手,或尽裁减,或竟当(卖)者,致使日后残恨其妇,诟詈其婿,究以两姓之好,遂成仇雠。

当然,之所以出现“令男家借取首饰、币帛”的情况,和清代讲究“厚嫁”的风气有直接关系。

根据毛立平教授的《清代嫁妆研究》一文显示,晚清时期中等规模的婚嫁耗资在100-200两白银,而当时一位拥有10亩水田的自耕农五口之家,一家能挣11两白银已经非常不错了:

除了订婚的财礼之外,男方还要承担婚宴、服饰、仪仗以及媒人钱等诸多方面的开销。同样,女方家庭的嫁妆置办也得重金打造,晚清时期置办中等规模的嫁妆耗资在100~200 两银子之间,陪嫁物品琳琅满目,想要体面嫁女,嫁资也毫不逊色于男方娶妻开销。

那么,清代的嫁妆能到什么样的惊人程度呢?

嫁妆

02、

总体而言,从清朝到民国,女性的嫁妆是呈“水涨船高”的趋势。

也就是说女方需要支付的嫁妆是越来越高的。

以晚清名臣曾国藩嫁女为例,曾国藩曾写信给夫人,表示曾家日后嫁女的嫁妆只给200两,儿子娶妻,家里只给100两。

大家可能对嫁女“200两”嫁妆,娶妻“100两”彩礼没有什么概念。

根据成书于清高宗乾隆朝的山西临晋县《临晋县志》记载,当地普通家庭结婚的聘礼在24两银子上下:

临之聘,必以银,率二十四两,或有上下焉。

换言之,曾国藩给家里制定的嫁妆200两,彩礼100两标准已经是比普通家庭要高了。

曾国藩

但是,仅仅过了短短五年,当1866年曾国藩的四女儿出嫁时,夫人只给女儿准备200两白银的嫁妆,就被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叫停了,原因是这嫁妆实在太低了,他担心侄女出嫁后被夫家耻笑,自己还添了400两白银当嫁妆:

(曾国荃)再三嗟叹,以为实难敷用,因更赠四百金。

要知道,1866年曾国藩不仅是清帝国的两江总督,还被清廷封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

可以说曾国藩是有清一代,第一个以文官身份获得世袭罔替毅勇侯爵位的汉官。

即使他有这么高的威望,他嫁女儿给200两白银当嫁妆,依旧会被人耻笑。

而等到了曾国藩小女儿曾纪芬在1875年出嫁时,嫁妆已经超过2000两白银了。

当然,这种重嫁妆的风气,并不仅仅出现在清代汉人群体,即使是满人群体乃至皇族,也是同样如此。

王刚饰演的和珅

甚至哪怕是皇帝本人赐婚,女方即使去借,也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

比如清仁宗嘉庆帝把和珅的长孙女指配给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顺承郡王为正福晋,此时尽管和珅家已经败落,和珅的嫡子丰绅殷德也病死了,丰绅殷德的嫡妻,清高宗乾隆帝的十公主——固仑和孝公主在接到了皇帝指婚的谕旨后,还连忙找内务府借了2000两白银给自己名义上的女儿当嫁妆。

是的,丰绅殷德两个女儿都是侍妾所生,他和嫡妻固仑和孝公主没有子嗣。

和孝公主之所以连忙去内务府借钱,和当时重嫁妆的社会风气密不可分。

乾隆帝

事实上,“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早在清圣祖康熙朝就有许多宗室女性因为家里拿不出嫁妆而迟迟无法结婚,最后还是康熙皇帝资助她们每人100两银子的嫁妆,她们才得以嫁人。

这种情况在清高宗乾隆朝不得没有减少,反而更广泛化了,以至于乾隆帝专门下旨,赐贫困的宗室女性,每人一百二十两银子的嫁妆:

赐银一百二十两以为妆费。

嫁妆

03、

事实上,清代之所以“重嫁妆”,完全是因为清朝社会观念认为,女性结婚时的嫁妆,是女性唯一一次可以继承家族财产的机会。

富裕家庭多轻聘礼而重陪嫁…原因就是儿子在结婚以后还可以通过分析家产的机会继承财产, 而女儿继承家庭财产的途径主要在于陪送嫁妆。——《清代嫁妆研究》

清朝社会观念认为婚姻是“结两姓之好”,这里的“两姓”指的就是两个家族。

女方的嫁妆越是丰厚,就证明这位女性成员在自己家族中的地位越高,而地位越高的女性自然越是能“结两姓之好”;反之,则代表女性在自己家族中毫无地位,不被重视,那么自然也无法“结两姓之好”。

总而言之,清代婚姻中的“重嫁妆”风气,确实是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理由的。

END

0 阅读:14

兰台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