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腾讯、阿里、华为等大厂很难出DeepSeek级颠覆AI产品?

创业者李孟 2025-02-04 15:18:03

为何腾讯、阿里、华为等大厂难出DeepSeek级颠覆产品?是组织僵化还是创新无能?大厂是否因“大公司病”(层级冗余、KPI导向)扼杀颠覆性创新?对比DeepSeek扁平化、年轻化模式,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更适配技术革命?

有人也说了这个因素,说一般比较成功的创新型的项目都是来自小团队的,因为决策速度快,因为可以大胆可以异想天开。但对于大团队一般一个项目都有投资方,一个项目一旦有了融资不仅仅是企业决策变得复杂,甚至投资公司都还需要“监督”。

作为一个创新的牛人,他们不一定是好的执行者,但是他们是好的创意人员,如果一个创意在提出受到鼓舞,他们就会投入到创新中,去打造可行性,因为很多人创新也是经过行业推敲的,找到了可行性路线的!但在一些人(可能还有外行做管理)会认为天马行空,于是创新经过层层审核,经过层层的“修改”可能就变了样,有些创新的提出人也把热血熄灭了。他们甚至都没有动力去延展自己的创新了!

这样自然在一些结果上就会受到阻碍!但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但企业做大了,就是有这个架构,就是难免不了有很长的管理链路,那怎么办?也许只有拆分小单元,有些创新交给子公司运作,总公司完全不干预创新!

听说早期微信就是这样起来的,腾讯的总部是在深圳,而微信的总部是在广州,张小龙带领团队在广州发展!因为当时腾讯还有一个平行的社交产品,可比微信影响力大,那就是QQ。

但对于腾讯、阿里和华为,打造出deepseek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从技术层面创新人才方面都具备,可唯独缺少一个:长征精神。deepseek最大的成功就是预算很低,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是最让人震惊的!你说谁能干过一个做“拼多多模式”的产品?美国的一些科技企业都头痛!

在奶茶领域也不是这样,“蜜雪冰城”就是凭借着低价在行业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个也是其他的同品企业不具备的,只要他们不敢把价位卖到10块钱以下,他们就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

节省成本过分的节约成本打造的结果,这个是大企业做不到的,除非让一个子团队去创业,那么他们没有稳定的工资没有稳定的收入,能弯下腰去做吗?其实有时候只有破釜沉舟,有时候就是不成功则成仁,就是这样一点预算,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过分的压榨自己出成绩!

虽然大家都在夸“deepseek”,那也肯定有很多人内部人吃了很多苦,或者在咒骂。这个都很正常,如果deepseek的管理模式变化,有了投资,那么还会有这么勇猛吗?这就值得观察了!有时候可能不是技术问题、创新问题、也可能是人性的问题。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0 阅读:125
创业者李孟

创业者李孟

一起聊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科技资讯以及科技营销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