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一本姐姐送的讲述“英雄少年”赖宁故事的书,看过很多遍,每次都深深地为他的乐于助人而感动。
近日,偶尔读到新中国成立后年龄最小女烈士的故事,我又想到了赖宁,他们牺牲时的年龄都是15岁。
15岁,多好的年华,正是朝气勃勃的年纪,他们却走了……
赖宁参与救的山火最终扑灭了,女烈士参与救援的两个男孩最终也被拉出了冰层。
故事到这里,也应该算告一段落了。
然而,现实总有很多的让人意想不到。
20年后,池越忠舍己救人故事的延伸故事发生了,主人公是两个被救男孩中的一个。
池越忠塑像
山西太原迎泽公园里有一座“扎着两个辫子的女孩”的雕塑。这个女孩叫池越忠,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小的女烈士。
事情还得追溯到1983年12月9日。
几个小学生在公园结了冰的湖面上玩耍,想捣开冰层捞几条鱼。
不曾想,冰层裂开了,走在最前面的叫余斌的男孩一下子掉了进去,另一个叫王锐的同学想去拉他,结果也掉了进去。
在岸边看到这个情景的池越忠,赶忙去救人,在她小心翼翼接近他们的时候,冰层再次断裂,她也掉到了湖里。
池越忠一边呼救,一边安抚两个男孩,等待救援。
时任公园绿化队队长的王志胜几次跳进冰冷的水里,在一些群众、游客的帮助下,先把两个男孩救了起来,后又把池越忠救了起来。
但池越忠在冰冷的湖水里呆的时间过长,在医护人员奋力抢救14个小时候后,还是没能把她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事后,两个被救的小男孩说,当时是池越忠一直托着他们,他们才能那么快被救上来。
池越忠被追认为烈后士,成了龙城的骄傲,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去她的雕塑前进行缅怀和教育活动。
当记者采访时年10岁的余斌时,他激动地说:“一定要向池越忠烈士和王志胜叔叔学习,永世不忘救命之恩,长大了也要好好工作,立志成才。”
20年后,余斌因“涉黑”入狱,最终被判死刑。随着时间的推移,池越忠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当她再一次被更多人知晓的时候,却已是20年后。
起因竟是因为余斌参加恶势力犯罪团伙危害社会被逮捕,后被判处死刑。
《冰裂》剧照
当年豪情满满,说要“好好工作、立志成才”的余斌,为什么会变为阶下囚呢?
这个可以在《冰裂》这部电影里找到一些原因:
余斌的事情发生后,当年多次下水救人的原公园绿化队长王志胜深感心痛。
他经过多方走访,用了10年时间自己写剧本,自筹500万拍摄了电影《冰裂》。
电影的故事原型就来源于池越忠救人、以及之后余斌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的余斌指使别人拽女孩子的裤子;给邻居家菜窖浇水;用别人家的纱窗做鱼网……
小时候调皮捣蛋,经常给父母惹麻烦的孩子并不少见,但并不是长大后都会误入歧途,那余斌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电影给出了我们答案——溺爱!
每每有人找余斌母亲讨说法时,她都是一味地袒护。
这种袒护一直延伸到余斌成人:不想上学便不上,还通过关系给他找工作;不上班了又支持他开出租车;不想开出租了又顺着他……
落水事件中,余斌大难不死,使得父母更加疼惜他,但这种爱却最终使得他堕入地狱。
《走出孤独》中,阿德勒:“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武志红的《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溺爱分为“包办型”和“放纵型”两种:
▷包办型溺爱培养出的孩子,从人品、三观来说一般还是比较好的,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较大可能会没有主见、没有自我,习惯依赖别人,甚者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而活。
▷在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家里是小霸王,校园里是小恶魔”,是“父母在培育自己的敌人”。
余斌的家庭教育更多的偏向“放纵型教育”,无论是做完坏事,还是想做什么事情,或者想放弃做什么事情,妈妈都无条件支持,并找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儿子辩解、开脱。
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什么事都由着他”,事后还要想办法为他铺路。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余斌,根本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很容易就会被“坏人”带偏,走上错误的人生路。
溺爱的产生根源其实是我们心中住着的另一个“我”。父母对余斌的溺爱,有一部分可能是由于“失而复得”的心情。
当然,现实中溺爱的产生原因有很多,比如文化背景、隔辈亲、内疚……
从心理学上来说,父母的溺爱大多是因为每个人心中有两个“我”:
▷一个是现实中的角色,是应该好好教育孩子的父母;
▷另一个则是藏在自己心中的“小孩”,这个“小孩”身上投射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和未曾实现的童年理想。
溺爱就是父母把心中这个“小孩”想要的理想生活,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说到底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理补偿。
这里,我不写那些严重溺爱的例子,就说说咱们普通家庭教育中的“溺爱”现象。
我想很多为人父母的都知道溺爱对孩子是不好的,明白不能惯着孩子,却可能不知不觉中在某些方面有溺爱倾向。
这种溺爱倾向,会导致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弱化。
以我和我弟弟的例子来说一下吧。
我们曾经有同样的一个毛病:特别发愁去商店买东西。
长大后,我和弟弟想到了这个毛病的原因:小时候,无论是买东西还是需要借东西,都是妈妈帮我们搞定的。
一来因为妈妈属天生是操心命的那类人,还有一个就是因为——
她说:“我从小没有享受过母爱,希望尽量多地给你们母爱。”
我的外婆在妈妈5、6岁时就去世了,姥爷怕儿女们受“后妈”之苦,再没有娶妻。
我妈妈说她连外婆的样子都记不得,但能从话里话外听出她对母爱的渴望。
童年时母爱的缺失,使得妈妈想把更多的母爱给我和弟弟,她会帮我们做很多事情。
妈妈在某些方面有“包办型”溺爱的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些方面缺少锻炼。
我身边像余斌父母那样过度溺爱孩子的例子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在某些方面或者某些时候对孩子有溺爱倾向。
比如会给孩子买很多漂亮的衣服,或者孩子喜欢什么就买给他。
这些溺爱倾向往往隐藏得很好,家长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是在“溺爱”,更不会知道一定程度上是在满足自己内心那个“小孩”的需求。
给孩子越多的爱就是越爱他吗?01
有的人可能会反对我上面说的“溺爱倾向”,认为现在生活环境好了,难道不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吗?爸爸、妈妈不应该好好照顾孩子吗?
应该,但不是越多越好。
▷不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会让孩子不懂珍惜,长大了更容易被物质享受引诱,也难有吃苦精神。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时时刻刻走在前面帮孩子排除障碍,这样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也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舍不得批评,对孩子犯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是非对错之分。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因为能力不足满足不了他,慢慢地就会在孩子心中长出不满足的种子,渐渐毁了孩子。”——卢梭《爱弥尔》
02
不得不说的是,0-2岁的孩子,尤其是6个月大以前的孩子,是需要“溺爱”的。
6个月以内的孩子和妈妈处于共生期,他会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妈妈(照顾者)听从他的一切命令,饿了要给他吃奶,尿了要给他换尿布,想睡了就得让他睡。
这个时期的婴儿特别自恋,有一种说法叫“全能自恋”。
现在的心理学,认为对处于“全能自恋”时期的婴儿,要给他打好心理地基,否则会影响之后的心理发展。
怎么打好这个地基呢?
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怎么给够安全感呢?
父母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
放心,孩子不会被惯坏的,反而可以让他很好地过度到下个心理阶段。
03
2岁左右开始,孩子产生自我意识,但比较“自私”。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2到7岁的孩子属于“前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必经的一个心理阶段,需要家长做好引导。
2岁之前,家长主要的任务是“养”,当孩子的自我意识萌发后,便要好好地“育”了。
如果一味地惯着孩子,或者把孩子众心捧月般爱着,要么把孩子养成目无尊长的“小恶魔”,要么只会“窝里横”。
04
父母爱孩子是自然的,但要给孩子正确的爱,而不是用泛滥的爱把孩子的人生淹没。
蒙特利索提倡在教育孩子时抓住“敏感期”,而学龄期前是孩子各种“敏感期”集中的阶段。
作为父母,一定要在这个时期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方说学会分享、遵守秩序、礼貌待人、学穿衣服、帮做家务……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方法,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后记:早知道救的人是坏人,还不如不救?余斌的事情在新闻上报道后,有很多人说要知道他是这样一个人,池越忠就不该救他。
只想说,救了他的命,救不了他的灵魂。
还有人说,救人也要看自己的本事和能力,不能仅凭一腔热血。
近些年,不再特别宣传像赖宁、池越忠这样的英雄人物,更多提倡不要无谓牺牲。
这并不是否定他们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相反,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这样的精神信仰。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教他保护好自己,也要教孩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余斌的父母懂得这个道理,可能就不会因为溺爱害了自己的儿子。
我还想说的是,对一个孩子的教育,虽然家庭教育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也很重要,希望大家对每个孩子都存有善意。
也许就是一句信任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在池越忠塑像的正面有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的题词“红烛虽小,精神永存”,这是记录于她日记本上的一首小诗:
红烛小,见真心,流着泪,燃自身,平生闪亮不为己,只求照他人。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英烈纪念堂-池越忠 2014-12-9
个人图书馆:她是建国后最小的女烈士,年仅15岁牺牲,20年后被救者却判死刑? 2018-9-16
河曲视窗:观看电影《冰裂》体验冰裂人生 周建华 2016-12-2
《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