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场通风系统改造,空气流动模拟,有害气体分布,设备布局要科学
水貂是一种非常可爱且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动物。它们毛色光亮,毛皮柔软,是制作高档皮草制品的重要原料。一只品质优良的水貂皮可以卖出较高的价格,这也使得水貂养殖成为一些养殖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不过,水貂养殖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就像在养殖环境方面,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
在南方有些地区的家养水貂,由于当地夏季湿热的气候,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有个网友是广东的水貂养殖户,他就跟我大倒苦水。他说他的水貂场通风不太好,一到夏天,整个水貂场里面就像个大蒸笼。空气不流通,导致一些有害气体在场内积聚,像氨气啊、硫化氢啊这些,数值高得吓人。氨气的浓度有时候能达到每立方米10 - 20毫克(正常养殖环境氨气浓度应低于14毫克/立方米)。水貂在这样的环境里,变得很烦躁,不爱活动,而且食量也明显下降了。这可把网友急坏了,他知道这样的环境会影响水貂健康,进而影响收益,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通风系统改造啦。说到这,就得给大家说说不同绿植在空气调节中的作用。比如说绿萝,它在室内吸收有害气体还比较有名气,不过在养殖场环境下,作用就有点小。还有虎皮兰,它比较耐阴,在光照不是很强的养殖场角落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吸收夜间二氧化碳有不错的效果。再看看龟背竹,它能有效净化空气中的部分有害物质,而且对光照要求不高。还有文竹,能调节空气湿度。但是这些绿植都比不上直接改善通风对水貂场的重要性。
水貂生长环境的通风系统改造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这里面涉及到好多专业知识呢。首先就得考虑空气的流动和模拟。你看啊,要是通风系统没设计好,空气在养殖场里流动得不均匀,那就会有些地方有害气体特别浓,有些地方空气又太流通消耗水貂的热量导致水貂生病,导致水貂容易得呼吸道疾病等。就像北方有些干冷的水貂养殖场,以前可能为了保暖,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这夏天一热起来,通风没及时改好,水貂的健康问题就立马出现了。
我记得有个北方的德州的肉牛养殖场张经理,别看他养肉牛,不过他说养殖场的通风和空气质量对动物健康的影响有相通之处。他说他刚开始养牛的时候也没重视通风,结果牛舍里气味特别大,牛老是生病,光药费就花了不少冤枉钱(像牛呼吸道感染,一头牛的治疗成本可能就达到好几百元,要是一群牛患病损失就不可估量)。后来他请了专业的人员来设计了通风系统,还在合适的地方种了一些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植物,情况才好起来。
回到水貂场这边,我们要根据实际地形地貌还有季节因素来确定通风设备的布局。比如说,咱们要是建在一个山谷里的水貂场,风向可能不稳定,那通风设备就要更灵活些。而且啊,这些设备布局可不能随心所欲,得科学合理。要根据养殖场的面积、水貂的数量来规划。要是养殖场面积大且水貂数量多,通风设备就得功率大些、分布广些。要是面积小且数量少,可别瞎折腾那些高级昂贵的设备,但基础的通风设计也得做好。
说到设备布局,我还知道一个例子。有个江苏的水貂养殖户老王,他的养殖场在一个小山坡上。原来他的通风设备安装在山顶,想着能借助山势让风自然流通进来。结果呢,风到养殖场大部分地方已经没什么力气了,只有靠近山顶的设备那块通风还行,其他地方还是闷热潮湿,有害气体排不出去。后来他重新布局,在养殖场的南北端合理设置了通风口,还在中间添加了通风管道辅助空气流通。他发现这样布局之后,在夏季高温潮湿的季节,2 - 3天场内空气就能有比较好的更新,以前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消失了。
而且啊,通风系统改造还得考虑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像冬天,通风就得谨慎,北方寒冷得能把水貂冻伤,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不能让冷空气大量灌进养殖场。南方虽然不至于冻伤水貂,但也不能让潮湿寒冷的空气长时间积聚。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河南水貂养殖户分享的经验,他说他冬天调整通风口的大小和通风频率,每天上午和下午各通风15 - 20分钟,每次通风量根据养殖舍的大小计算,这样既能保证空气有一定交换,又能维持好养殖温度。
3个月左右,新通风系统能初步改善养殖环境。对于空气质量,通过专业设备检测会发现,氨气浓度可降低至每立方米10毫克以下,硫化氢浓度也能保持较低水平。
在改造通风系统的过程中,还得考虑到不同的养殖模式。不管是在养殖场里的常规圈养,还是在一些相对散养模式下,通风的原理其实差不多。
再说说不同的动物。像乌龟和兔子,乌龟对湿度和空气质量要求也不低,不过相对比起来它的适应能力更强些。兔子如果没有很好的通风,也容易得眼病和呼吸道疾病,和肉牛类似,一只兔子治疗成本大概十几元,但一群兔子发病损失也大。
在水貂场的通风系统改造中,科学地模拟空气流动可是很关键的一点。这就像是在给水貂场设计一个小气候系统。比如说在设计通风口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大小、形状还有朝向。如果通风口的朝向不对,就可能会形成湍流或者是死角,这都会影响空气的流通效果。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儿。在辽宁的一个水貂养殖场,之前为了图方便,在养殖场的一侧开了几个很大的通风口,但是没有考虑风向和养殖场的布局。结果到了春季多风的时候,风直接灌进养殖场,把一些还没有完全搭建好的巢穴吹得到处乱飞,水貂受到了惊吓,生长受到了影响。而且,由于风向不固定,有时候风不能很好地把有害气体吹走,反而在局部形成了积聚。后来他们请了专家来帮忙,对通风口进行了重新规划,根据当地的风向频率图,调整了通风口的大小和朝向,还在养殖场里设置了一些导流板,来引导空气的流动。经过改造之后,这个养殖场的水貂就很少再受到强风的干扰,空气也都能够比较均匀地在场内流动,有害气体的浓度也明显下降了。
从设备的布局上来说,要根据养殖场的地形地貌来选择合适的设备放置位置。如果养殖场是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那么可以采用串联式的通风设备布局,就像串珠子一样,让空气顺着山谷的方向流动起来。如果是在一个比较开阔的平原地区,或者是盆地边缘,就可以采用辐射式的布局,以一个中心为原点,向四周扩散通风。
再举个例子,山东的一个水貂养殖户老李,他的养殖场在一个平原地区。他之前在通风设备布局上没有什么经验,就是随便乱放了几个通风扇。这风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根本没什么规律。后来他了解到辐射式布局的好处,在养殖场的中心位置放置了一台大功率的主通风设备,然后周围再均匀地布置了一些小功率的辅助通风设备。这样改造之后,空气就能够从中心向四周均匀地流动起来,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除了设备的布局和空气流动的模拟之外,有害气体的分布情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水貂养殖场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来源有粪便、尿液分解,以及水貂自身的排泄物。如果不及时处理这些物质,就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重,所以它们往往会聚集在养殖场的底部。
比如说,在湖南的一个水貂养殖场,这个养殖场的地面是比较潮湿的泥土。由于没有及时清理粪便,加上通风又不好,养殖场底部的硫化氢浓度非常高。水貂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表现出很不舒服的样子,有些水貂的鼻子和眼睛都受到了损伤。经过检测发现,他们养殖场底部的硫化氢浓度最高达到了每立方米30毫克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后来他们改善了通风系统,并且增加了粪便清理的频率,硫化氢浓度很快就降了下来。
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南北地域的差异。南方的水貂养殖场在夏季湿度很大,通风系统除了要考虑散热,更要注意除湿和通风的平衡。北方的水貂养殖场到了冬季则更注重保暖和通风的关系。像在云南的一个水貂养殖场,夏季湿度能达到85%以上。他们的通风系统就设置了两道屏障,第一道是初步过滤潮湿空气的空气幕,第二道才是大型的通风设备。这样既保证了空气的流通,又不会让过多的湿气进入养殖舍。而像在吉林的水貂养殖场冬季寒冷,他们会采用双层通风管道,里面的管道通风,外面的管道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在保证空气交换的同时,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关于有害气体对水貂的具体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氨气会刺激水貂的呼吸道黏膜,使水貂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像支气管炎、肺炎之类的。硫化氢则会损害水貂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导致水貂窒息死亡。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超标的水貂场环境中,水貂的生长速度会明显放缓。正常养殖环境下,一只幼貂3个月体重增长可能在1 - 1.5斤,而在有害气体超标环境下可能只有0.5 - 1斤。这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收益。
水貂场通风系统的改造是一个很复杂但却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全面的考虑通风系统改造的重要性、不同动物的情况、各种影响因素等,只有这样才能给水貂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那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有一种全新的通风技术,既可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又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能源呢?这会对水貂养殖带来怎样更大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