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逼宫”事件持续发酵,保时捷终于“坐不住了”。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发出官方声明,并未言明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只是隐晦透露了要与经销商在商务政策、电动化转型等诸多领域进行讨论。
事情的起因,是保时捷中国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选择把压力给到经销商,向后者压库存,然而这个操作让经销商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
最终双方矛盾激化,导致4S店联合“起义”。
迫于舆论压力……。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火速发布了《掠去浮云,洞察正见,坚守向前——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
但512字“灭火小作文”,没有一句切中“压库存”的问题。三家经销商集团的补贴诉求只字不提,基本不会满足。
用专家话来说,就是安抚一下经销商情绪,给舆论灭灭火……。
为什么保时捷中国没有正面回应问题呢?
据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联合抵制“造反”的美东集团、百得利集团、新丰泰等经销商并不能对保时捷造成太大销量冲击。主要原因是美东集团在全国的16家保时捷经销商门店多集中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新丰泰和百得利均约为5家,同样在一线城市涉足不深。
(新丰泰为保时捷网点)
相比之下,保时捷看重宝爱捷、捷成等大型经销商集团并未参与此次波动事件,一直保持着沉默。因为宝爱捷是德国大众集团旗下萨尔茨堡保时捷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华有18家保时捷门店,且多在一线城市布局。捷成集团也是在8个一线城市设立了21家保时捷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点。据说这两家集团的背后投资人有的已经签了今年的销售合同。
结果,就造成提出抗议的3个经销商集团有些“人微言轻”。
所以最终协议结果如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其实这不是保时捷第一次和经销商发生冲突了。
2015年初,彼时陷入亏损泥潭的保时捷经销商多次向厂商寻求补贴,但最终没能如愿。相比之下,同一时间发起抗议的宝马经销商,在拒绝提车后,还收到了宝马集团提供的总计51亿元高额补贴。
你说,保时捷会妥协吗?大概率不会!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根据保时捷2023年的财报显示:2023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320,221辆,同比增长3%。虽然中国区销量出现下滑,但全球表现相当亮眼。
不过,这场风波背后,确实暴露出了保时捷在中国市场失守严重的事实。
2023年保时捷中国市场销量为7.9万辆,下滑15%;更严重是保时捷今年在华销量下滑的趋势并未停止,一季度仅仅交付16430辆,同比下滑25%。
这还是在大部分经销商甩出大幅优惠后的结果。
例如5月中,华北地区的某些保时捷授权经销商为了清库存,开始大幅降价销售,直接将保时捷旗下最畅销的入门级SUV Macan降价12万元左右,起售价格拉到45.15万元。
为什么,昔日的豪华王者不再香了?
究其原因,保时捷在中国销量的下跌,与车型换代衔接、电动化发展不顺、自身定位受限等因素相关。
或者换句话说,保时捷在燃油车时代拥有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市场激烈的电动化背景下含金量正在不断减少。
(2024北京车展保时捷展台)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这个完全被颠覆的全新领域,国内年轻消费者已经不再崇拜传统豪华车的奢华内饰,以及传统燃油发动机的高性能,他们更看重“更新的技术、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另外,保时捷首款纯电动跑车Taycan也是备受网友诟病,问题频出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甚至能让微博CEO王高飞在自家后院直接开骂过(手动屏蔽不当用语)。
*一个远程启动空调都做不好,三天两头失效……*出门发现 Taycan 空调开着,远程温控能用但是显示报错。*保时捷那个不是辅助驾驶,叫车道保持,连车道居中都不是,是「尽量保持在车道里,保持不住了会报警,你要接手」。
也许,此次经销商“造反”,只是众多问题积攒前爆发的“小菜”。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量承压和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已有保时捷经销商选择退网。今年3月,隶属于捷成集团的保时捷中国第100家销售网点广州天环广场门店已关店撤场。
至于,这次保时捷能不能通过经销商逼宫事件认识自身问题严重性,那只能看德国总部能悟到多少东西了。
话说,新能源时代中国市场已变天了,在犹豫不决, “平替”的中国品牌瞬时就能上位,你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