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医学院新校区的建设正在加快步伐。
据重科城微报了解,有关单位组织了专题会议,专门研究重大医学部设计方案招标。
根据《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该校将“实施生命医学提升行动计划,紧扣新医科、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着力构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一体化的医教研融合体系。”

对于重庆大学来说,新医科的建设重心就是要着力构建医学院。
实际上,新校区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据2023年10月31日发布的《关于为【重庆大学医学部新校区规划道路调整交通影响评价项目】 公开选取【城乡规划编制】机构的公告》显示,该招标主要是开展高新区重庆大学医学部新校区约2.5平方公里规划道路调整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
据了解,新校区位于金凤,北边是成渝铁路,西边为新金大道,东边为新凤大道,南边为高新大道。

一直以来,医学是重庆大学的短板所在,为了补上这块短板,重庆大学在医学院的建设上可谓是用心良苦,付出了不少心血。
尽管重庆大学筹建医学院并非一帆风顺,然而,2018年6月,重庆大学正式发文成立重庆大学医学院(重大校〔2018〕176号),重庆大学医学学科向全面复建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后,重庆大学医学院一步一个脚印,为医学院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019年,重庆大学医学院获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1年,获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2022年,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23年,获批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时,该学院科研平台建设也迎来重大发展:
2023年,获批建设“教育部智能肿瘤学医药基础研究中心”,建成“神经智能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创伤急救研究中心”和“环境医学中心”等研究平台,拥有乳腺癌智能诊疗、急诊医学、肿瘤转移与个体化诊治转化研究等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医学公共实验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两大科研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重庆大学在临床医学领域也是硕果累累:拥有“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8家附属医院。

根据《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重庆大学将打造一流高水平附属医院围绕建设高质量医学学科、打造一流高水平附属医院、提供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加强附属医院整体和长远发展规划:
支持附属肿瘤医院全力推进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为医教研防协调发展研究型医院;
支持附属三峡医院推进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建设,向创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跻身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医院行列加速奋进;
支持附属涪陵医院大力实施 “1225”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医院,努力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快速跻身国内一流高水平医院行列。

毕竟,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科学,因此,在短短数年间,从医学教育到医学研究,再到临床实践,重庆大学快速具备了完善而系统的体系。
根据计划,未来,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将建成4家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成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
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建成国家创伤急救区域医疗中心;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建成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建成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由此可知,重庆大学在医学领域的建设上,定位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流医学学科。
实际上,重庆大学在医学领域早就是国内一流了。
据重庆大学医学院网站介绍,重庆大学医学院始建于1946年,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并入华西协和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也就是说,今天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其实就是原来的重庆大学医学院。
尽管如此,重庆大学不仅没有放弃在医学领域的耕耘,而且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实力。据了解,自上个世纪70年代,重庆大学以生物医学为切入点,发挥工科优势,开始生命与医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为ESI前1%学科。

那么,为什么要恢复被调整掉的医学院呢?
据介绍,就是为了契合“双一流”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恢复医学学科建设,从大学于2018年6月正式成立重庆大学医学院。
根据重庆大学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 2029 年建校百年之际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筑牢“四梁八柱”;到 2049 年,建成特色鲜明、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正是在这样的目标下,重庆大学潜心发力医学领域,经过5年的建设,重庆大学医学院已经在学科、科研平台、人才队伍与附属医院体系等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该医学院拥有了全职国家级高端人才7人;目前共有博士生导师66人,硕士生导师203人。

同时,医学院坚持“高起点、研究型”的建设原则,从医学前沿基础研究与研究生教育切入,逐步布局与完善学科方向;坚持“入主流、有特色”的医工交叉新路径,依托重庆大学工科优势,引领新工科与新医科融合发展。
根据计划,医学院通过走好“医工交叉”特色发展道路,逐步构建和完备医学学科体系,教学科研服务体系,以及医教研融合体系,为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医学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高端人才集聚、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前沿医学研究的高地。
在重庆市政府印发的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大“双一流”高校建设力度,持续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还明确支持新校区建设。
今年,重庆大学的重点工作中提到要加快医学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加快新建项目建设。
显然,得到重庆市和高新区的全面支持,重庆大学医学院新校区建设得到了重要推力。
那么,这一次,重庆大学医学院可以重回巅峰吗?
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