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暴涨,利率猛降,新一轮黄金牛市来了。
刚过完年,黄金价格又来了一波急速猛涨,有人凌晨排队5小时,竟然是为了抢购金条。
纽约的黄金期货价格,从2770美元每盎司暴涨到最高2968美元每盎司,无限逼近3000整数关口。
大牛市来临,黄金价格涨得有多猛?利率猛降,普通人如何捂好钱袋子?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国际金价首次突破2800美元每盎司,专家预测称年内可能冲破3000美元每盎司的大关。
结果刚过去1个多月,黄金价格暴涨到2968美元每盎司,专家定下的“年度指标”马上就要完成了。
这轮金价涨得有多猛?
纽约期货黄金价格大涨,伦敦的现货黄金价格甚至有些“跟不上”,二者出现了高达30美元的价差。
有人趁着黄金的这波涨价潮,正月初九以668元每克的价格买入2公斤金条,一个星期还没到,已经赚了2万4,正准备出手。
与此同时,各大金融机构分析师纷纷表示,在当下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全球降息周期延长、投资者和央行需求强劲的大背景下,黄金价格依旧存在上涨空间。
简而言之,现在公认的是,第3轮黄金大牛市已经到来了。
不过,尽管这次的第3轮黄金大牛市涨势够猛,但跟前两轮相比,似乎还差了不少。
比如1971到1980年的第1轮黄金大牛市,当时金价一共涨了18倍;
再比如2001到2011年的第2轮黄金大牛市,金价一共涨了7倍。
而本轮从2019年开始的黄金大牛市,截至目前一共才涨了1.36倍,与之前两轮牛市的涨幅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
什么情况?黄金价格如此“疯涨”,为何还不够猛?
根本原因是,本轮黄金价格上涨的底层逻辑变了。
以前大家购入黄金目的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当然是为了避险了。
没错,过去金价上涨的基础逻辑,大都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人们买入黄金本质上是为了对冲风险,毕竟黄金拿在手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无与伦比。
但现在的底层逻辑变了:
伴随全球跑步进入超低利率的金融环境,大家购入黄金有了新的目标,将其视为一种优质理财产品。
就在上个月月底,欧洲中央银行宣布,把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分别下调25个基点,自去年6月以来第5次降息;
同时,美元从去年9月份开始,截至目前已经降息3次,共100个基点,现在基准利率降到了4.25%,预计今年将降到3.75%;
另外像是日本,还有我国,利率水平都已经降至低点,其中日本虽然去年加息,但现在的利率水平依旧只有0.5%。
全球利率水平走低,意味着人们理财的收益率也会随之下降,迫切需要一个收益率达标的新“优质产品”。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黄金的优势凸显了:
一方面,持有黄金不产生利息,这就相当于理财收益率越低,持有黄金的成本就越低;
另一方面,黄金ETF的推出,大大降低了人们投资黄金的门槛,去年黄金ETF累计买入1180吨,比全球央行的买入总量还多135吨。
所以不难发现,本轮黄金大牛市的底层逻辑已经彻底改变,人们追逐黄金的根本原因,更多趋向于将其当成一种新的理财产品。
普通人如何捂好钱袋子?股市震荡、房价低迷,很多人瞅准这轮黄金牛市,准备买点硬通货,把黄金当成对抗通胀和不确定性的“安全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普通人要捂好钱袋子,保持理智永远排在第一位。
黄金价格即将突破3000美元每盎司,甚至有机构看涨至3175美元,是不是已经心动了?
但要知道,即便进入牛市,金价同样存在短期波动的风险,地缘局势、美联储的政策风向,都可能带来急涨和猛跌。
所以理性“囤金”,除了看涨之外,更要做好风控,至少注意以下3点:
一是控制投资比例,尽量不要超过10%,黄金更适合长期保值,押注全部身家不可取;
二是选对投资工具,相较于实物黄金,黄金ETF可能是更方便的选择,而且哪怕购入实物黄金,也一定要选择投资金条,而非工费高昂的黄金首饰;
三是拒绝跟风,即便是牛市,同样存在高位追涨被套牢的可能性,定投相对更稳妥。
事实上,低利率时代,普通人更需要保持投资理性,牛市中的风险意识至关重要,理性配置永远都是王道。
写在最后:
2025年,黄金大跨步迈入第3轮大牛市,但上涨的底层逻辑已经改变。
咱们作为普通人,别光顾着看涨,做好风控才是捂紧钱袋子的必胜法宝。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