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电梯”让我期待拉满,科幻片该有的样子就是让人相信它存在

廖宇探影 2023-01-21 17:34:13

虽然今年春节档的电影种类很丰富,但《流浪地球2》在两个票务平台上想看的人数都已超过百万。

说实话我的首选也是《流浪地球2》。我在乎的不是它有多大的投资,多大的场面,还有多大牌儿的演员。而是电影里的飞行器以及其它未来科技的设计——真不真,硬不硬?

因为这是科幻片最难拍的部分,要么你想象力不够,要么你有想象力但制作不出来,这也是合格的国产硬科幻片极少的主要原因。

01 硬科幻硬在哪里?

硬科幻偏向以当下科学的基本定律和基本常识为基础,以较为严谨的推演和业内的发展预测为依据,描写一个极有可能在未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科技创新的故事。

比如在《火星救援》《地心引力》等等优秀的科幻电影中的元素都高度贴合了现有的航天技术,物理定律是经得起考证,足够“硬”的。换句话说,它拍的东西是人类已经,或很有可能实现的。

反之,软科幻则不太重视真实的物理定律和科学技术,而是大胆的描写出一个合情,但非必须合理的未来科技。但需要强调的是,关于软、硬科幻其实没有绝对的定义或准则,只是爱好者们的通俗提法,自然也有许多人不承认这种说法,认为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法准确的去分类。

比如1902年,在导演乔治·梅里爱的电影《月球旅行记》中,它想象到达月球的方式是把人装到一个巨大的炮弹里一炮轰到月球上去。

梅里爱用手工制作的模型和夸张的手法拍摄出的科幻电影,在当时看似很梦幻,不现实,甚至有些荒诞。可仅仅67年后,人类就实现了登月。

而就在人类实现登月的前一年,绝大多数人是从库布里克1968年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发现1号”认识航天器的,在影片中,宇航员乘着这艘庞大的航天器飞向木星。

“发现1号”的实体模型长达16.46米,内部有一台用于产生人工重力的巨型离心机,能够通过自转形成人工重力。这台机器是由一家名为Vickers-Armstrongs Limited的大型军火、船舶与飞机制造商耗资75万美元建造的。可见库布里克非常注重飞船的科学实用性。

虽然在当时根本没人知道真的航天器内部应该是什么样子,但库布里克对于逼真感的要求使飞船设计的工艺达到了极其考究的程度,现在看来依旧令人惊叹,其内部的设计据说后来还被真实航天器内部设计用来做参考。就连海报都是请来美国著名的太空概念艺术家,NASA的御用画师罗伯特·麦考尔画的。

是的,当NASA成立的时候,官方决定有必要成立一个艺术部门。罗伯特·麦考尔等一批画家在NASA亲眼见证了所有航天项目的发展,不仅近距离观察,还和宇航员一起,从内部探索这些巨大机器的繁复结构。

后来导演约翰·卡朋特受到《2001:太空漫游》的刺激,在1974年拍了电影《黑星》,片中的飞船“黑星”号的设计师罗恩·科布不仅是一名参与过《异形》系列飞船的外观及内部设计,《回到未来》中时光车的设计的场景设计师,他也是NASA的官方美术设计师。

显而易见,曾经那些伟大的科幻片中的场景和道具都出自那些真懂太空技术的艺术家之手,是足够硬的设计,这源于美国电影工业的发达。而且科幻片里的一些科技在今天都已实现,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那么到今天,该轮到中国出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1:太空漫游》中曾出现了中国航天器的标志。这是因为原著作者克拉克本人对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极为敬佩,因此电影中也出现了中国航天的身影。

而在《火星救援》《地心引力》这两部电影中也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中国的“神舟”飞船和“天宫” 空间站的身影。足以证明如今中国航天的实力和影响力。可惜的是当时我们几乎没拍出我们自己的太空故事。

直到《流浪地球》的出现,而且一出手就是要推着地球搬家这种顶级想象力。

如今第2部即将上映,能不让人期待吗?下面让我们看看它,够不够硬?

02 从曝光的物料看是真硬

我们的电影工业起步较晚,也许错过了很多首次出现在大银幕上的奇观,可这回,《流浪地球2》将曾以文字的形式就震撼了无数科幻爱好者的“太空电梯”第一次搬上了银幕,出现在华语硬科幻电影里。

短短几分钟的预告中,展示了长达九万公里,横贯天地的“太空电梯”,引发了网友们的惊叹,有人调侃导演郭帆闷声搞大场面,这么大场面竟然藏到最后一刻才公布,直呼这满足了大家对太空电梯的想象。

太空电梯的概念是由著名的火箭科学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设想出来的,后来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的原著作者)在1978年出版的《天堂的喷泉》中用文字从技术角度细致的描写过人们可以乘太空电梯去太空观光并运送货物的画面。

为了把一个科幻概念拍得让大家相信它真的能存在,看得出《流浪地球2》的主创团为了这一个电梯较了不少的劲儿。对太空电梯的体量感,重工业质感,以及现实基础都做了深入的研究,让观众真真切切的看到“太空电梯”这一经典科幻概念在眼前直插云霄的磅礴气势。

导演郭帆表示太空电梯作为电影的全新“奇观”,是最早进入设计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场景。所以,他要求设计团队无论从外观还是细节它首先要满足观众对于科幻电影“奇观”的想象。

美术指导郜昂更将太空电梯比作“宇宙级的高速公路”,恢弘程度可见一斑。

此次在《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延续了电影《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写实的超级重工业设计风格。

视效总监徐建表示,影片中的太空电梯采用分段式动力推进。

第一阶段是发动机喷射,后一阶段是通过磁力抓取,最终完成和空间站的对接。

更值得一看的是太空电梯从太空返回大气层部分的精巧设计。

电梯轿厢返回大气层的时候通过摩擦生热燃烧冰盾(在太空中注水瞬间结冰)的方式极大地节省了返回成本。

郭帆导演说这一创意的灵感来源于科幻巨匠阿西莫夫的小说,也致敬了马尔克斯“冰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这一系列耗费心血的筹备和制作都极大地体现了影片的用心程度。

看完“太空电梯”特辑,有网友表示:导演郭帆在拍完《流浪地球》中电梯的戏后说“我再也不拍电梯戏了”,没想到原来是不拍小电梯的意思,而是比之前的行星发动机难度更高的太空电梯。

在“出发”预告中还曝光了更多视觉奇观。综合几部预告,我们也能大致推断出《流浪地球2》的大致剧情。故事的时间提前到流浪地球计划之前,应该是1的前传故事。

“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世界危在旦夕,人类文明的延续将面临巨大挑战。巨浪翻滚、陨石袭击……

人类为此修建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建筑物”,长达九万公里的太空电梯。当观众还在震撼于它的巨大磅礴之时,预告片的下一个镜头就是电梯轿厢在顷刻之间被炸毁,国际空间站随之坠落。

支持“方舟计划”的阵营与支持“移山计划”的阵营发生了分歧,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爆发,2058年,月球坠落导致陨石和潮汐危机,全球生态被毁,气温急剧下降。自此,人类永久移居地下城。也就此转入“逐月计划”和“移山计划”继续自救,统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人类还要面对2075年的“木星引力危机”,2078年的“太阳氦闪危机”等无数考验。相信这些磅礴壮观的画面,势必将为影迷带来一场视效饕餮盛宴。

从未来战争到人工智能,从重工业机甲到太空电梯,从空间站飞船到月球基地……之前我们见过的种种科幻设定,在这一部电影中都有体现。明显可见《流浪地球2》的概念比第一部更加复杂,更加多元,也更有深度。

03 结语

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神秘未知的,而未知也正是科幻的魅力所在。因为未知,我们可以自由地畅想将乘坐怎样的交通工具去探索、冒险、战斗和发掘。

一百多年历史的科幻电影中,出现了无数充满奇思妙想的科幻设计。每一个创意都承载着设计师独一无二的冒险精神与浪漫情怀。

正如《星际迷航》中经典台词所说,因为有探索的欲望,我们才会不断地设计出新的飞船。相比一百多年前,我们已经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然而宇宙何其广大,人类又何其渺小,已知之外还有未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永远在畅想与发现的路上。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科幻电影里,总会有下一艘飞船,带着你驶向迷人的广袤天际。

即使地球要去流浪,他依旧是我们深爱着的家园。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与不断进步的电影工业相结合,才有了这么硬的华语科幻电影,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看它呢。相信《流浪地球2》是很多人春节档的首选。

2 阅读:3919
评论列表
  • 2023-01-24 03:44

    电影就应该是这样,把钱花在刀刃上,特效该请什么专业的人,该花多少钱做出好的特效,就得花,拿几千万扔小鲜肉身上,除了骂声一片还能有什么

  • 2023-01-24 01:53

    看完比第一部强很多,国产科幻天花板,短时间无法被超越,只是地球的资源能造出来这么多东西吗?

    花落无痕 回复:
    不是把月球炸了嘛?
  • 2023-01-23 21:45

    太空电梯要建在赤道上,光这点就不现实!因为有能力的大国都不位于赤道,而且不可能将这么一个投入“天价”的设施放在自己掌控之外!

    魁刚 回复:
    影片里开始就阐明了这是全球共同计划,不是单独某一个国家的,是为了全人类的生存而建,这个设定没毛病
    01 回复:
    不现实,发动机那重量推力,地壳稳不住的吧。
  • 2023-01-22 02:14

    太空电梯几个人能坐😏会不会出现晕电梯😂

    用户10xxx67 回复:
    9个G呢[得瑟]
    还是起个名字吧 回复:
    沙溢演的那个精英飞行员都晕过去了[笑着哭]
  • 2023-01-24 22:00

    光看预告鸡皮疙瘩都掉满地,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有希望了

廖宇探影

简介:爱悬疑,爱侦探,爱破案,为你开启文字与电影的探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