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商超街的热度,就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温度

汽车通研社 2023-04-05 18:01:03

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EQ、Smart、一汽奥迪、腾势、一汽-大众、广汽丰田、比亚迪、小鹏、欧拉、岚图、埃安、上汽荣威、领克、极狐……人们很难在一个地方看到如此之多的新能源品牌,但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的新能源街区,消费者可以一次性领略这些品牌的魅力。

也是在这条街上,这些主流新能源品牌的市场境遇有了较为强烈的对比。就如同越开越低的空调,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品牌的寒意。

抢夺观众视野

有人说,上海是一座永未建成的城市,伴随着不断变动扩张的商场与新能源车市,这个新能源街区也同样处在翻涌变动之中。

中山公园龙之梦在地下二层核心区域打造两期近万平方米的一站式同层试驾体验新能源汽车主题街区,入驻品牌多达15家。据一些商家反映,这个街区于2022年年初建成,在吸引了一些品牌入驻一期后,仅仅半年之后又迎来了二期开业,新能源品牌门店陆续增加至15家。

龙之梦位于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4号线的交汇处,是一个客流量极为可观的地方。根据公开资料数据统计,龙之梦的日均客流能达到10万人次,这无疑是吸引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的重要原因。

一位一汽-大众的店员向《汽车通讯社》透露,店里一个月的租金20多万元,加上水电等各项费用,一年的运营成本高达数百万元。这家一汽-大众品牌门店尚且位于街区中段靠后位置,选择负担如此之高的租金成本,与新能源街区密集的人流量无不关系。凭借较高的客流量,大众 ID系列电动车获得了较高的曝光量,据说这家店去年单月销量能达到两位数。

不过,与黄金地段永远不缺热闹的商场相比,不同新能源品牌店之间的热度却有着天差地别的距离。

各有各的风景

进入街区,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品牌就是特斯拉。还没走进店里,特斯拉销售Jacky就迎上前来,相比对面高冷的奔驰-EQ销售要热情很多。奔驰纯电动车型在市场上的声量还是太小,即便处在进出口的位置,也少见消费者进门看车,店内也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无聊地坐在门口,越发显得这一德系豪华电动标杆清冷,让人不敢上前。

奔驰是德系豪华车的代表,但百年造车工艺在电动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尚且有限。

2022年,奔驰电动汽车全球销量为11.78万辆,仅占整体销量的5.8%。在中国市场,奔驰EQ系列更是销量惨淡,奔驰EQA、EQB、EQC、EQE等4款纯电车型全年销量仅破万辆。

为提振销量,去年11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下调旗下3款纯电动车型售价,其中EQS价格下调了20多万元。除了官方降价,经销商层面也推出多重优惠举措,官方指导价在49.19万元的奔驰EQC,终端售价低至30万以下。但汽车之家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奔驰EQ系列车型合计交付量仅为460辆。这让在特斯拉对面的奔驰-EQ门店多少有些尴尬。

今年年初特斯拉开启的价格战冲击整个车市,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头部玩家,特斯拉如同指向标一样的存在。Jacky所在的特斯拉直营店开了一年多,他表示,特斯拉的降价对店内销量提振效果明显,目前店内单个销售的月销量KPI就在40辆左右,Model Y和Model 3销量都很高。

得益于特斯拉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和突出的产品力,Jacky对自家产品的介绍相当自信,他熟稔列举特斯拉卓越的三电技术,并表示,一些潜在用户会考虑小鹏,但小鹏目前的经营状态并不乐观。“消费者购车,至少应该考虑一个稳定长久的汽车品牌。”他委婉地说道,“和外界的想象不一样,一些比亚迪车主也会考虑特斯拉,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尝试新势力品牌。”

比亚迪的商超店位于这条新能源街的另一边,处在埃安和小鹏之间。这家商超店是比亚迪海洋网,与特斯拉仅有的两款车型相比,多车型矩阵让比亚迪门店看起来选择更丰富。

销售人员并不愿意透露店里的销售情况,但比亚迪作为特斯拉的强势竞争者,不难想象比亚迪的受欢迎情况,这家商超店两倍于其他品牌的占地面积,也显露出比亚迪的热度。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3月29日召开的2022年业绩公布投资者推介会上表示,“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今年300万台是板上钉钉,争取翻倍增长到360万”,而外界都明白,如此强势的口气背后是比亚迪疯狂上升的销量作支撑。

冷空气中的“边缘”品牌

和特斯拉、比亚迪这一类强势新能源品牌不同,年初火热的新能源价格战,让不少尚且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新能源品牌吹了冷风。业内认为,价格战将加速新能源车市洗牌,边缘车企会直面生死挑战。

就像这条新能源街区的品牌分布一样,位于街区后半部分的岚图、欧拉、极狐在整个车市的处境同样尴尬。

混动品牌领克在今年年初刚刚入驻龙之梦,处在整个街区尾部。店内销售人员表示,在这个位置上,客流量已经明显很少。正值寒意尚未褪去的上海3月,“你没感觉这边温度都低了不少吗?”她调侃道。

领克对角的极狐销售人员表示,这个问题他们找商场物业反馈过,得到的回答是商场空调坏了,目前只能制冷。

领克的店员抱怨,进店的顾客中,大部分都是奔着纯电动车来的。“一听说我们只有混动车型,掉头就走。”但店员仍然乐观地表示,“我们目前刚刚起步,开这个店也是为了增加品牌曝光度,很多人只是逛商场顺便来看看车,有明确购车目的的一般都去4S店了。”

即便位置不佳,租价也不便宜,领克的门店月租金也有十多万元,前面的埃安去年从环球港搬到这里,店员表示加上水电费月租金近30万元,品牌们都在谋求聚集效应。

低销量几乎弥散在整个新能源街区的中后半段。如果说广汽丰田纯电 bZ 系列注定冷门,那么处在中段位置的一汽大众ID系列车型,从去年到今年则经历了很大的销量落差。店员告诉《汽车通讯社》,去年店里ID.4 CROZZ、ID.6 CROZZ的月销量能达到十多辆,但今年受价格战影响,客流量相比去年有了较大差别。大众纯电轿车ID.7上市或者能改变目前的销售颓势。

3月初,一汽大众ID.家族推出至高直降4万元限时优惠政策,最低17.49万元起,迎击价格战。不过,更偏传统的产品设计往往只能吸引保守的消费者,大众正落后于中国国内的竞争对手。

更靠后的岚图、极狐更是显露出佛系心态。岚图即将在4月上海车展上推出旗下首款轿车追光,预售价32.29万元-43.29万元。这辆代表着岚图汽车三年来自主研发最新成果的轿车,拥有全方位的极致表现,此刻正在岚图店门口展示。销售人员表示,岚图的产品性能在各方面都不输头部品牌,奈何品牌知名度仍然有限,目前销售人员每月仅有一辆车的考核指标,即便如此,完成也存在一定难度。“价格毕竟摆在那里。”销售人员无奈地表示。

极狐的店员表现得更加热情,只是极狐品牌成立近7年,仍停留在需要销售人员为顾客介绍品牌的阶段。作为新势力中的“元老级”品牌,极狐仍站在起点。

一条新能源街其实透视着整个新能源车市的发展状态,这里品牌云集,但各自的经营状态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0 阅读:5
汽车通研社

汽车通研社

全球汽车商业资讯,尽在汽车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