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妇女也许有引发降雨功用:老赵闲聊广胜寺水神庙壁画阴阳交感2-2

乐艺会 2024-10-21 08:51:25

5、后庭后宫中妇女存在,也许还有引发龙王降雨的特殊功用。

同时,我们站在壁画图像本身可能也作为交感降雨的参与媒介的角度,后庭女性群体的存在,不仅与明应王的前庭男性群体形成阴阳对称,同时也可以具有祈雨媒介的重要“药引”作用。

作为求雨的重要环节,以女性的阴的性质去引导、乃至于诱惑龙王的阳的性质,以交感达成阴阳和合,从而云雨得逞。这是传统民间求雨活动中的重要观念。所以有学者也认为,巫山云雨并非仅仅是男女之欢,也是祈雨仪式的要素。宋玉在《高唐赋》描写巫山神女就是“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北宋皇祐四年(1052)三月十一日,宋廷遣官祈雨,帝曾谓辅臣曰“开封奏妇人阿齐为祈雨断右臂,恐惑众,不可以留京师,其令徙居曹州出宫女”。可见妇女在祈雨仪式中的积极作用。

二郎神花钱 胡坚藏品

《剧谈录》记载了金代会昌年间(841-847)晋阳令狄惟谦用女巫祈雨的故事:”唐会昌中,北都晋阳令狄惟谦……属邑境亢阳,自春徂夏,数百里田,皆耗璪。祷于晋祠,略无其应。时有郭天师,暨并州女巫,少攻符术,多行厌胜。监军使携至京国,因缘中贵,出入宫掖,遂赐天师号。旋归本土。佥曰:“若得天师一至晋祠,则不足忧矣。”惟谦请于主帅,初甚难之。既而敦请,主帅遂亲往迓焉。巫者唯唯。乃具车舆,列幡盖,惟谦躬为控马。既至祠所,盛设供帐,磬折庭中。翌日,语惟谦曰:“我为尔飞符上界请雨,已奉天地命,必在至诚,三日雨当足矣……“晋东南地区存在与龙王结亲的传说风俗,这些故事把结亲的龙王看作是欠债的女婿,山西当地有这样的传说:“方圆几十里到黑龙潭求神祈雨的人们,毕恭毕敬,十分虔诚,唯有小城人,只烧香不敬献,并抬上碌碡、石头往潭里砸,用铳对着小黑龙的神像放。小黑龙是小城人的女婿,吃住都在小城,非下雨不可,这是娘家人的特权……祈雨之后,必会降雨。 ”据季羡林先生介绍,《中国纪行记》中也记载着妓女求雨的事情,为公众求雨成为妓女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个职责。她们通常成群地被赶到特定的地点唱歌,跳舞,哭泣,据说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能求来雨水的话,这些妓女就要被集体斩首。

小说《醒世姻缘传》写县官请道士祈雨,后者称四海龙王都是他的亲戚朋友,雷公电母是外甥、侄女,把城隍、龙王、河伯等都编写了名字,挂了白牌,鬼捏诀,”一日一遍点卯……合那轮流作法扮龙女的娼妇无所不为“。从这个描述,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当时祈雨仪式中,就存在用娼妇扮演龙女的要素。

男女欢爱而求雨的传统非常久远。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就提到,求雨的关键在于,“凡求雨之大体,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乐。”所以求雨必须“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可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雨为止。”《艺文类聚》卷 100 引董仲舒的话:“江都相仲舒下内史承书从事,其都间吏家在百里内,皆令人故行书告县,遣妻视夫,赐巫一月租,使巫求雨。”而男女作为阴阳的象征进行和合,从而得雨,这种交感观念,大致成型更为久远。殷墟甲骨文中有大量殷商统治者祈雨祭祀的卜辞, 禳旱祈雨是殷商时期的重要巫术活动。殷人祈雨就是以女巫担任主角 , 女巫以歌舞娱神,如果求雨未果,殷人便会“焚巫求雨”,焚烧女巫是典型的女子祭献仪式 ,“焚”是献物给神的一种手段 ,相信天神接受了女巫 , 与之媾和而降雨。这些都是以女性的性能力来诱惑天神 ,以达到求雨的目的。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密斋笔记》还载有一种川蜀特有的祈雨方式云:“嘉州雷洞初祷,香币不应,则投彘及妇人敝履之类,(木长)帐触之,雷雨随发”。在纳贡物品不能如愿获雨的情况下,就改投掷“彘及妇人敝履”等“厌胜”物品。可见妇人用品确有祈雨功能。世界各地都流传着交媾求得降雨的观念以及传说。印度史诗《摩诃婆多罗》中记载了公主诱引鹿角仙人的故事,“年青的仙人一踏上毛足的国土,天上立刻落下了滂沱大雨”,而在泰国民间,若久祷不雨,可用泥巴做一个裸形女人,使她仰卧田野间,为状邪猥,不堪入目。这与中国民间的妓女求雨的逻辑是一样的,因为妓女对阳刚之极的龙王,才有有效的诱惑力。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关于宙斯化做金雨与美少女达娜厄性交的故事,这里的雨和精液互为象征,也是交媾求雨的一种表达。祈雨是关中民间最重要的风俗活动,《渭南地区歌谣集成》所收5篇祈雨仪式歌从不同层面折射了关中地区祈雨风俗的文化特性。其中《祈雨歌》2云:“天干啦,火着啦,娃娃哭的吃馍呀。天旱不收没有馍,娃娃饿得不得活。天爷天爷再不下,我七个寡妇撕赶上嫁”。在这里,久旱的寡妇对于阳刚的龙王也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具有引导龙王云雨的强大功能。一个寡妇就已经很厉害,何况准备了七个寡妇一起前进呢?

宋代陶模 网络资料歌谣《拜狮求雨》则记述了一场耐人寻味的祈雨仪式:“狮娃狮娃哥哥,天旱天旱火火,毛头女娃没人养活。请龙王,拜玉皇,窟里窟创下一场。先洗狮娃头,吓得满地流;再洗狮娃腰,下得起了蚊,下得不得努住(努住:停住)。”毛头女娃是关中方言,指女孩子,其中也或许蕴含了处女的指向性。歌谣描述的祈雨仪式中少女用水冲洗石头狮子的情景 。这次,祈雨仪式中的主角成了女孩子。

在华北地区,祈雨之前人们也常常请寡妇或毛女(处女)前往龙王庙打扫庙宇,其目的一是为祈雨之初的旱祷作准备,二是通过打扫庙宇过程中的一系列交感法术,来引导天神下雨。类似助产。在晋中,扫庙寡妇通常是七人,人称“七寡妇扫庙”或“七婆婆洗十八罗汉”,届时,村里选出七位守寡多年的婆婆,她们每入手拿新毛巾,到庙中为十八罗汉抹面洗身,清洁庙宇。老婆婆们边洗边叨咕道:“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唱灯艺就是唱大戏,莲花大供就是蒸上莲花形的白面供馍。

《邯郸县志》中关于祷雨仪式也有如下记述: “令寡妇洁净者七人,各持新箕帚环井洗箕,以箕扬水故作飞雨之状,仍各大声云:东海老龙七个女,刷了簸箕就下雨。如是者数次,始淘井。“

据介绍,在晋中,除七寡妇扫庙外,还盛行七女祈雨法。在祁县,天旱时,村里会选出七个聪明伶俐、品性兼优、家门兴旺的年轻女子出来祈雨。方法是:先把这七位少女家中使用的蜡烛捏在一起,再将这七家的炉灰用水调成稀泥状,然后抹在村中一块光亮的方石上。上面放一大罐,盛满清水。之后,七人手扶罐子,边走边念叨着:“石头姑姑起,上天祀雨去。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

在山西柳林县的加善村,盘头女子(处女)的祈雨方式是扫茅子(厕所)。这种活动由寡妇组织,全村盘头女子,多寡不限,头戴柳圈,用新扫帚一下一下地扫茅子,扫时排成一队,正着扫进去,退着扫出来,边扫边念叨:“大龙王下大雨,小龙王下小雨,山山洼洼下普雨,沟沟渠渠发大水。”“拦羊小子晒死了,盘头女子饿死了,寡妇老婆后走了。”家家户户扫完后,寡妇老婆煮米粥稀饭,叫大家喝一通,活动即告结束。

山西河曲县坪泉乡出马时有六七个轿子,其中有装龙母的,也有装五龙王的。轿子两边还配两个男扮女装的“毛女”(处女)服侍龙王爷。毛女的年龄一般限定在15一18岁之间,人要秀气,个头相当。毛女头梳抓髦,手持蝇甩,身穿红兜肚,但不施粉黛。他们的任务就是保卫取水象征物的龙王身边水瓶,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途中歇息时,取代叫雨的,相互对歌,调剂情绪。

山东金乡县旧时流传着交感阴阳引导云雨的祈雨法,俗称寡妇扫坑。祈雨的主要人物为一个无儿无女的寡妇和一个满脸麻子的人(男女均可),次要人物还有七个寡妇(也可由独生闺女担任)和村里的众乡亲。祈雨仪式在火坑边举行。先是由众乡亲举行祭祀,全体背南面北,烧香磕头,然后举行巫术仪式。群众中出一人持瓢舀水,一边往麻子脸上泼,一边歌唱:“不用哭,不用愁,大雨下得满地流。”水泼到麻子脸上,则是希望水能像麻子一样形成密集的雨点。泼水时,那位无儿无女的寡妇则在一旁嚎啕大哭,并念念有词:“不哭爹,不哭娘,单哭老天下一场;不哭男,不哭女,单哭老天下场雨。”

二郎花钱  心心藏品

0 阅读:18
乐艺会

乐艺会

鉴赏艺术,分享人文创造之美,推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