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庙号、年号都是啥?皇帝的称呼为什么要来回换?不累吗

古之木的草记 2024-09-02 18:54:34
前言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中,提到了好几位皇帝的称号,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皇帝的称号,为啥不能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还要用谥号、庙号、年号三种方式,让人记起来都头疼。

其实,这不仅有历代皇帝的想法,还有好多讲究在里面。

一、一字褒贬

谥号始于西周,建立了礼乐制度的西周,想要给统治者一些束缚,督促他们认真执政。

天子诸侯以及那些大夫死后,都会由后人根据他们的功过是非,给他们一个谥号。

对,没错,谥号简单来说就是对死去统治者们的评语。

一般情况下,谥号都只会用一个或两个字来对其进行概括。

正所谓一字褒贬。

同样的,不同的嗜好,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比如说用宣作为谥号的,就是中兴之主,比如说周宣王、齐宣王。

用文作为谥号的就代表治国有方,休养生息,比如说汉文帝。

用武作为谥号的则代表开疆扩土武功昌盛,比如说周武王,汉武帝。

用惠作为谥号的则是比较一般懦弱的君王,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和吕太后那不成器的儿子,汉惠帝刘盈。

至于说隋炀帝的炀,那不用问,是谥号里极差的存在,表示这个皇帝干得非常糟糕,祸国殃民。

与之类似的,还有汉灵帝的灵。

另外,还有一些代表着同情的谥号,比如说代表早夭的殇、同情的思,可以说一个谥号几乎就是对皇帝人生的概括。

而对三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听说过东吴孙权大帝的称号,孙权的谥号正是吴大帝!

可没过多久,谥号又被庙号所取代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更加古老的庙号

其实庙号要比谥号出现得更早,至少在商朝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们就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庙号系统,用以祭祀那些值得子孙永世铭记的功勋之主。

商朝的庙号大概分为四种,开创基业、建立国家的始祖称“太”、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称“高”、能够世代相传,完成祭祀任务的称“世”、力挽狂澜复兴国家的君主称“中”。

等到周朝建立后,周人虽然依旧保留了庙号,并且将其完善成了天子七庙。

即在天子的宗庙中,也只能够有七代祖先享受后人的祭祀。

所以除了开国之祖,以及那些有大功德的祖先,其他那些比较平庸的先人,会被定期“亲尽宜毁”,毁掉其庙宇,不再祭祀。

在两汉时期,当时的统治者对于庙号那是相当的重视。

在西汉的15位皇帝中,只有四位皇帝,在东汉时期依旧享受到了庙号待遇,分别是开国太祖刘邦高皇帝,太宗刘恒孝文皇帝、世宗刘彻孝武皇帝、中宗刘询孝宣皇帝。

至于其余的几位,不好意思全部被移了出去。

解释一下,两汉以孝治天下,所以每个皇帝的谥号中都会有一个孝字。

而哪怕是较早的东汉时期,能够一直享有庙号的也只有三位皇帝,分别是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那么,讲完了谥号和庙号后,现在来看看年号又怎么回事吧?

三、纪年的年号

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相比于带有深层政治含义的庙号和谥号,年号才是真正和他们息息相关,并且很有价值的存在。

原因无他,因为通过年号,你才能准确的知道自己到底生活在哪个时代。

没办法,古代又没有明确的某某年的纪年法,而无论是庙号还是谥号,也都是君王们死后才会出现的产物。

所以,想要搞清楚自己到底生活在哪一年是很麻烦的,直到汉武帝发明了年号。

对,没错,年号是汉武帝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同样也有一定的记录历史意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朝以前,皇帝只要愿意就可以拥有N多个年号。

比如说汉武帝抓到了一只麒麟,就起个年号“元狩”,找到了一只宝鼎,就又改年号为元鼎。

当然了,汉武帝的年号换得不是最勤的,像唐高宗那个整整有14个年号呢,光记年号就挺令人头疼。

但话说回来,这一个个的,谥号、庙号、年号,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四、都被玩坏了

其实谥号和妙号之所以到后来没人用,原因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统治者玩坏了。

先来说说谥号。

原本谥号也就是一两个字,比如说汉文帝的文,汉景帝的景,汉武帝的武,汉光武的光武,又或者是汉灵帝的灵,书写比较方便,同样也算比较客观。

可是到后来,伴随着统治者不断美化自己,于是乎,谥号的字数也是越来越多!并且也彻底失去了对统治者生前所作所为进行褒贬评论的意义。

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一开始就是“文皇帝”,听起来挺简单的。

后来,据说是武则天向李治提议,先帝创下丰功伟绩,谥号要起得隆重一些,李治听后觉得有道理,又将其改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这个吧,勉强还能接受,毕竟唐太宗是真的牛。

可问题是唐中宗李显的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连用三个大字,的确不太名副其实。

最夸张的还是唐高宗李治,他的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那些史官记录的时候都不好意思提,至于普通人,听这派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天庭大佬呢。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谥号的称呼逐渐不再成为社会主流,(但注意不是消失,只是称呼不经常用而已),取而代之的是庙号。

不过不出意料的,庙号也被玩烂了。

早在三国时期,曾经无比珍贵的庙号就出现了泛滥现象,而等到五代十国时期,诸多林立在中原大地上的少数民族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性,更是拼了命地给自己进行美化。

哪怕是后赵、前燕、后秦这些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小国,也都要给自己的帝王庙号称祖称宗。

不过这也不是一件完全的坏事,由于庙号的选字虽然并不和谥号完全相同,但也有褒贬的意思。

所以,当谥号已经彻底被皇帝玩坏后,用庙号来称呼皇帝就成为新选择。

但皇帝们其实对于庙号并不是太喜欢,无他,因为很多看似美好的字眼,也由于皇帝的所作所为变成了骂人的话!

比如说文、武、高、太,这几个本来是顶级谥号的存在,就变成了颇有内涵的意思。

感慨自己还不如汉献帝,死于太监之手的唐文宗,被当成皇帝反面教材的明武宗朱厚照。

抗金名将的终结者,南宋宋高宗赵构,完颜九妹,(宋高宗之后,中国最后一位高宗皇帝就是乾隆。

还有驴车战神宋太宗赵光义,修道狂魔明世宗嘉靖。

反正也是又被玩坏了,完全看不出这字眼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含义。

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个喜欢简单粗暴的人,于是从他那时起,每个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用年号称呼皇帝成为社会的普遍叫法,并一直持续到了清朝灭亡。

相比于庙号,谥号这些带有评价的称呼,年号就没什么了,就是一个纪年工具罢了。

较为独特的,是商朝的统治者,他们也是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来标识自己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商朝君王的称呼时,总能够看到甲乙丙丁这些字眼的原因。

结语

以上三种对皇帝的称呼固然令人眼花缭乱,但也确实展现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更。

只不过在这变更之中,又到底代表了什么,就要看大家各自的想法了。

2 阅读:110

古之木的草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