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每10个秘鲁人中,就有1个是华人血统?

青梅侃事 2024-11-18 22:28:48

太平洋的海风,吹拂着两个相距万里的国度——中国和秘鲁。

这段跨越17000公里的缘分,因着300多万拥有华裔血统的秘鲁人,被赋予了独特的“老乡”色彩。

秘鲁,南美洲西海岸的一个国家,却与远在东亚的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约有十分之一的秘鲁人口拥有华裔血统,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堪称独特。

这种“血浓于水”的联系,使得中秘关系超越了传统的国家间互动,更像是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的“老乡”情谊。

这种情谊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交融的结晶。

追溯历史,华人踏上秘鲁的土地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叶。1648年和1656年,便有华人漂洋过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

而真正的大规模移民潮,则始于1849年。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加剧了中国国内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

为了谋求生计,许多中国人选择背井离乡,远渡重洋。秘鲁,这片充满机遇的新大陆,成为了他们的目的地。

“契约华工”制度,成为了当时华人移民秘鲁的主要途径。这段历史,充满了辛酸与血泪。

1849年10月,一艘名为“弗德利各·吉耶尔莫”号的轮船缓缓驶入秘鲁卡亚俄港。

船上载着75名华人劳工,他们大多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和福建。

刚刚独立不久的秘鲁百废待兴,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

然而,废除奴隶制的浪潮席卷美洲,传统的劳动力来源——非洲黑奴——逐渐枯竭。

为了填补这一空缺,秘鲁政府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出台了《华人法案》,鼓励华人移民。

在澳门、香港、厦门等通商口岸,“卖人行”的出现,更促使了大批华工背井离乡,踏上前往秘鲁的漫漫征途。

在最初的25年里,共有10万到12万名华工漂洋过海来到秘鲁,投入到鸟粪开采、种植园、铁路建设等行业中。

华工的到来,为秘鲁经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据美国学者记载,在华工到来之前,鸟粪收入仅占秘鲁政府总收入的不到10%。

而随着华工的辛勤劳作,这一比例在1872年达到了惊人的50%。

在种植园,华工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的成果,秘鲁棉花产量在短短8年间增长了11倍。在铁路建设中,华工更是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劳动力。

然而,在为秘鲁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华工们却承受着非人的待遇。

他们被视为廉价的劳动力,遭受着残酷的压榨,其境遇甚至比之前的黑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华工们在帕蒂维尔卡、瓦乔和特鲁希略等地发动了多次起义,并向清朝政府求助。

1874年,清廷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航海友好条约》。该条约明确规定,在秘华侨享有平等的权利,严禁诱骗华工。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契约华工时代的结束,华工的处境开始逐渐好转。

随后爆发的“南美太平洋战争”和“秘鲁内战”,进一步改变了华人的命运。

在这两场战争中,华人组建的“火山营”等部队,成为了各方争取的对象,并在战后赢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至此,华人彻底融入了秘鲁社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此后,19世纪末至20世纪90年代,又有两波华人移民潮涌入秘鲁。

一部分是因为国内战乱,另一部分则是受到印尼排华事件的影响。

这些华人移民与之前的华工一起,构成了秘鲁庞大的华人华裔群体。

如今,秘鲁拥有300多万华人血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民间数据甚至高达500多万,约占总人口的15%。

他们活跃在政界、军界、商界、教育界等各个领域,对秘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中秘两国之间不仅有人员的往来,更有文明的交融。

秘鲁人亲切地称呼中国人为“老乡”,秘鲁国会将每年2月1日定为“秘中友谊日”,秘鲁的中餐馆被称为“吃饭”。

“Chifa”,这个在秘鲁家喻户晓的词语,便是由中文“吃饭”演变而来。

如今,在秘鲁首都利马,遍布着近万家中餐馆。在这里,你可以用中文点菜,菜单上也都是熟悉的中国菜名。

从宫保鸡丁到麻婆豆腐,从北京烤鸭到广东点心,中餐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秘鲁的饮食文化,成为了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饮食文化,其他中华文化元素也在秘鲁落地生根。利马的唐人街——“中华坊”,便是最直观的体现。

牌楼、庙宇、店铺,无不展现着浓郁的中国风情。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熟悉的乡音,看到熟悉的汉字,感受到浓浓的中华文化氛围。

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逐渐被秘鲁社会所接受和庆祝,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从生活习惯到文化习俗,在秘鲁的华人社群,不仅保留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也积极地融入当地社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融合现象。

他们活跃在秘鲁的政界、文化界、科技界等各个领域,成为了连接中国和秘鲁的桥梁。

秘鲁人对华人的勤劳、善良、上进的品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种正面形象,也进一步促进了中秘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秘两国间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层面,更体现在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上。过去十年,中秘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02倍,这组数据足以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带来的巨大潜力。

尤其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中秘贸易额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这种增长并非偶然,而是两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和发展战略契合的必然结果。

秘鲁,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闻名于世。它是全球重要的铜、银、锌等金属矿产出口国。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巨大。这种供需关系,成为了中秘贸易的基石。

2023年,中国从秘鲁进口了价值1624亿元人民币的金属矿产,占秘鲁对华出口总额的90.41%。其中,铜矿进口额高达1222亿元,秘鲁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二大铜矿进口来源国。

除了金属矿产,秘鲁的鱼粉、水产品等也是重要的对华出口产品。

反观中国对秘鲁的出口,则以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为主。2023年,中国向秘鲁出口了价值230亿元的机械设备、130亿元的金属制品以及97亿元的纺织服装鞋帽制品。

这些产品,满足了秘鲁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秘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中秘贸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贸易逆差的问题。2023年,中国对秘鲁的贸易逆差达到了945亿元。

钱凯港项目,是中秘经贸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这个由中国承建的港口,不仅将中秘之间的海运航程缩短了10天左右,降低了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将提升秘鲁的港口吞吐能力,促进秘鲁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助力秘鲁成为“拉丁美洲的新加坡”。

1971年,在秘鲁发生大地震后,中国慷慨解囊,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

这份雪中送炭的友谊,为两国建交奠定了基础。秘鲁也成为第三个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这在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国建交以来,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秘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信源:海外网——2024-11-13《这就是秘鲁丨你好,在地球另一端“Chifa”的“老乡”!》

0 阅读:0

青梅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