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隐秘:秦末最后的名将章邯为何看不起刘邦却钟情项羽?

一点儿历史事 2023-03-29 23:07:40

历史的隐秘:秦末最后的名将章邯为何看不起刘邦却钟情项羽?

作为秦末最后的名将,章邯绝对是大秦帝国最后的排面。

在秦末天下大乱的紧急时刻,是章邯率领了那些不入流的囚徒军给大秦帝国续了最后一口气。

他从大败周章开始,一路开挂击败了田詹、邓说、魏咎、伍逢、蔡赐、陈胜、项梁等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章邯的存在,绝对是所有反秦起义军心中不愿意提起的“大山”。

直到军神项羽崛起,章邯才终于遇到了对手。

本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两人之间的巅峰对决,但由于赵高的“倒行逆施”,面对陈余送来的书信,章邯在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决定投降项羽。

他趁着项羽粮草不足的情况下,让项羽和自己签订了盟约。

等到会盟时刻,饱受赵高“凌辱”的章邯终于一个没憋住,哭了出来。

一个铁血汉子,流血不流泪,可章邯竟然失声痛哭,可见赵高对他的逼迫之深。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项羽看到自己最大的对手竟然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也没有再过多讨价还价,反而和他结成了稳固的联盟。

毕竟两个人一个是受到楚怀王怀疑,只能做一个副将,然后自己斩杀宋义上位的项羽,另一个是一心为国,却被小人算计,报国无门的章邯。

伐秦成功后,项羽也没有食言,把最富强的秦地一分为三,分别分给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

后来三秦地区的三个王中的两个司马欣和董翳都投降了刘邦。

之后,项羽占上风之后,两人又做了墙头草,投降了项羽。

最终瀤水之战,董翳和司马欣被打了个大败。

司马欣死后,刘邦恨透了这个出尔反尔的人,把他的头颅挂在了栎阳市的城门口。

章邯虽然有被汉军击败,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反抗,哪怕是被困于废丘时期,他也一直坚持作战。

刘邦久攻不下,打算退兵,正好天下大雨,刘邦于是想出了“水攻之计”,这才打败了章邯。

章邯被刘邦击败之后,誓死不投降,最终选择了拔剑自刎。

那章邯为什么愿意投降项羽而不愿意投降刘邦呢?

司马贞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猫腻:“章邯之降,由赵高用事,不信任军将,一则恐诛,二则楚兵既盛,王离见虏,遂以兵降耳,非三军要市於外以求封明矣。”

1.赵高的逼迫

章邯作为秦末最后的名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汉子,他本来并不会投降项羽。

哪怕是巨鹿之战的失败,章邯还是想着收拾残局,退后驻扎,与项羽的军队遥遥相望。

但大秦当时的掌权者赵高心眼实在太小了,他一心想要专权,看到章邯战败,立刻派人去“责让”章邯。

章邯没有办法,只能派长史司马欣前去给自己解释。

但司马欣到了咸阳待了三天,赵高不但不见他,反而派人追杀他。

好在司马欣留了个心眼,从小路跑了,这才躲过了赵高的追杀。

章邯也是被赵高逼得实在没办法了,所以只能投降项羽。

2.司马欣、陈余等人的劝说

司马欣回到章邯军营之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章邯,并对章邯说:

赵高为人卑鄙、阴险,我们如果获胜,那么他必然嫉妒我们的功劳;如果失败了,那么他更不会放过我们,一定会处死我们的,希望将军能够深思熟虑。

就在章邯举棋不定的时候,陈余又来“补刀”,他对章邯说道:

白起为秦将,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杀马服,攻城掠地,不可胜数,而最后竟然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几千里的地域,最终竟然斩于阳周。——《史记》

而将军为大秦出生入死这么多年,损失了这么多军队,反抗的人却越来越多,当权者赵高又不明事理,将军你功成名就会死,功败垂成也是个死,到底该怎么办,将军可要看清楚。

在两人的劝说下,章邯最终选择了投降项羽,因为他也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

这是章邯投降项羽的原因,那后来章邯为什么宁死不愿意投降刘邦呢?

项羽和刘邦的区别

项羽出身于楚国名门之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贵族,古代非常重视“门第观念”,而且项羽本身也具有极高的军事天分。

项羽和章邯境遇相似,两人自然是英雄惜英雄,,章邯投降项羽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

但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本身是个流氓,所用的手段也很卑鄙和无耻,自视甚高的章邯是不愿意投降他的,更不愿意和他共事。

在章邯的眼中,能够击败自己的项羽才应该是“天下共主”,而只会使用狡诈手段的刘邦是没有资格的。

就算刘邦打败了自己,就算他真心邀请自己加入,但心高气傲的章邯是绝对不屑于和这种人为伍的。

自古的名将都很讲究名节,章邯也不例外,与其背负一辈子的骂名,不如身死殉国,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总结

正如同蔡东藩先生所言,章邯本来是能够为秦朝力挽狂澜的名将,有他在,秦朝绝对不会轻易灭亡,只可惜秦朝有一个昏庸的皇帝,还有一个恶毒且愚蠢的掌权者。

章邯的一生是极具悲情的,哪怕在最后时刻,他还在等待自己侍奉的“天下共主”项羽可以率领大军来拯救自己。

只可惜,等了半年,项羽也没有踪迹,最终,章邯的一切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他用自己的生命,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也为刘邦的崛起做了“垫脚石”。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0 阅读:141
评论列表
  • 2023-03-30 16:03

    汉之代秦,与清之代明一样,有很大的运气成份!

一点儿历史事

简介:山东作家协会成员,历史“中毒患者”,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