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3-31 03:53:57

乌海市,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的新兴工业城市,不仅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著称,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乌海市及其下辖的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在历史上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古称,这些古称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动人的故事。

一、乌海市

古称:乌海市并无明确的古称,其名称的由来与形成与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历史信息:

乌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击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收复河南地(辖境今巴彦淖尔市乌加河以南、鄂尔多斯高原),在今海勃湾地区设置了沃野县,隶属于朔方郡。然而,乌海市作为现代行政区划的概念,则是在近现代逐渐形成的。

1958年11月,经委员会批准,建立了阿拉善旗乌达镇。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分别隶属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翌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

乌海市的名称取自原乌达市、海勃湾市的首字“乌”“海”,同时,两市均属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工矿区,因此“乌海”又有“乌金之海”之意。这一名称既体现了乌海市丰富的煤炭资源,又寓意着这座城市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充满活力。

二、海勃湾区

古称:海勃湾区的古称可以追溯到“海若布刀亥”,后演变为“海勃湾”。

历史信息:

“海若布刀亥”是一个蒙藏语发音的组合词。其中,“海若布”为藏语人名,意为“雄狮”;“刀亥”为蒙语,意为“湾”。合并起来即为“雄狮之湾”之意。这一名称的由来与一个与成吉思汗紧密相连的美好传说有关。

相传,在成吉思汗时代,这里有个叫约勒道日玛的铁匠,他精湛的手艺远近闻名。成吉思汗远征西夏时,途经此地,因闻其名,便派人将他请来,为军队锻造兵器和马具。铁匠有个儿子长得魁梧高大、英俊硬朗,且长有一头卷发,像一头雄狮,故取名海若布。后来,人们便将这片草滩命名为“海若布刀亥”,即“雄狮之湾”。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若布刀亥”逐渐简化为“海勃湾”,并成为这一地区的通用名称。1961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海勃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隶属伊克昭盟。1976年1月,乌海市成立后,海勃湾区成为乌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勃湾区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元朝时期,这里属于宁夏行省中兴路管辖;明清时期,海勃湾地区分别隶属于宁夏卫和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近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海勃湾区逐渐成为乌海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海南区

古称:海南区并无明确的古称,其名称的由来与近现代的历史变迁和行政区划调整有关。

历史信息:

海南区的前身是拉僧庙办事处。拉僧庙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六袭扎萨克栋罗布色棱将满巴拉僧庙从乌吉图杀日照迁至乌海市海南区图亥山。这座寺庙成为菩修医宗教义、经医双修、专门研究发展蒙藏医学、培养精通医宗教义僧人的藏传佛教盛地。

1976年乌海市成立时,拉僧庙办事处成为乌海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办事处。1979年12月,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沿袭至今。海南区因位于乌海市人民政府驻地海勃湾南部而得名。

海南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元朝时期,这里属于宁夏行省中兴路管辖;明清时期,分别隶属于宁夏卫和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近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发展,海南区逐渐成为乌海市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居民聚居区。

四、乌达区

古称:乌达区的古称即“乌达”,这一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历史信息:

“乌达”系蒙古语,意为“柳树”,即有柳树生长的地方。这一名称准确地描绘了乌达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乌达区地处黄河西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适宜柳树等植物生长。因此,“乌达”这一名称不仅具有地理标识的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

乌达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浑邪王附汉后,乌达地区成为武威郡之北境地。此后,乌达地区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明清时期,乌达地区分别隶属于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和阿拉善旗管辖。

近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乌达区逐渐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58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了阿拉善旗乌达镇。1961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达市,隶属巴彦淖尔盟。1976年1月,乌达市与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后,乌达区成为乌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达区在煤炭工业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如今,乌达区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等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为乌海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

乌海市及其下辖的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虽然作为现代行政区划的概念形成时间不长,但它们的古称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古称不仅反映了这些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民族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还见证了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

通过探寻这些古称的历史信息,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乌海市及其下辖县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感受这座新兴工业城市在历史与现代交织中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些古称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乌海市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动力和创新活力。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熙来攘去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