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上海工作的高级白领殷海丽突然放弃了自己光鲜亮丽的工作,决定回老家养牛。
谁也想不到的是,就是靠着养牛,殷海丽竟然成为了亿万富翁,每年的营业额能达到1.6个亿,更是带动了600多户农民一起致富。
殷海丽是怎么做到的,她的致富秘诀是什么呢?
殷海丽出生在河南洛阳伊川县一个小康家庭,大学毕业之后,她便去了上海工作,在上海找了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
此时的殷海丽怎么也不会想到,不久之后自己会回老家养牛,还整日与牛粪为伴。
2010年,殷海丽父亲的建材生意突然发生了变故,碰巧当时地方政府鼓励养殖业,殷海丽的父亲便打算转而养牛。
考虑到以后的发展,殷海丽的父亲拨通了远在上海的女儿的电话,劝女儿和自己一起回来养牛。
起初,殷海丽听到父亲叫自己回去养牛,还以为父亲是在开玩笑,因为在殷海丽看来,养牛怎么也和自己搭不上边。
直到假期回家后,殷海丽看着家里的养牛场,改变了主意。
殷海丽起初是很抗拒养牛的,特别是牛粪臭烘烘的味道,殷海丽闻到就只想逃离,更别说养牛了。
为了让父亲高兴,殷海丽还是穿上工作服,跟在父亲的后面干活。虽说是干活了,可殷海丽还是没想过要留下来养牛,殷海丽心里想的是,等假期一过,她就回上海工作。
父亲似乎看出了殷海丽的想法,但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几天后,殷海丽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看着父亲运牛、装车、铲饲料,一天到晚都不停歇。
殷海丽开始反思,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如果自己不回来帮忙的话,这些活他根本忙不过来。
从那个时候开始,殷海丽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殷海丽辞去了大城市光鲜亮丽的工作,决定回老家养牛。
接手了养牛场之后,殷海丽最为头疼的就是牛粪该怎么处理。一头牛每天要排出二十到三十公斤的分辨,殷海丽的养牛场有大几千头牛,每天的牛粪要怎么处理都是个大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殷海丽苦思冥想了很久,最终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把这些牛粪都变废为宝,让这些麻烦的废物变现成了大笔大笔的钱。
殷海丽将这些牛粪都加工成牛粪,卖往各地。殷海丽养牛场的牛吃的东西都很干净,牛粪也就价值很高,比别人家的更受欢迎。
做成了这一步之后,殷海丽很快又开始进一步的赚钱计划。
很多养牛户都是从外地购买架子牛,然后自己育肥,但是这样做就很难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损失率要达到五分之一,算下来一年到头的也挣不到多少钱,而且耗费很大的精力。
于是,殷海丽大胆决定,既然从外地卖架子牛的损耗那么大,那她为什么不干脆做架子牛生意呢?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殷海丽发现卖架子牛,养母牛育仔这个生意非常可观。
随后,殷海丽便将自家的公牛全部出手,打算专心做母亲育仔生意。
殷海丽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父亲之后,父亲起初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看来,当地并没有人这样做过,并且这项生意的前期投入很大。
但是在殷海丽的劝说下,父亲还是同意了她的想法,就这样,殷海丽投入了几千万的资金,购入了六百多头母牛。
可是母牛还没有购入多久,突然生了病。
殷海丽心急如焚,这一次的投资是父亲半辈子积攒的积蓄,如果失败的话,她愧对于父亲。
母牛的病一直不好,殷海丽赶紧找来专家帮忙,这才知道是母牛的草料出了问题。
对草料进行调整后,殷海丽又根据专家的知道,对母牛从养殖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
终于在2013年年初,殷海丽养牛场精心培育的第一批小牛犊出生了。
这批小牛犊的成活率很高,并且在殷海丽的精心照顾下,都很健康。因为殷海丽养牛场培育出的小牛犊比别家的健康,所以在价钱上面也比普通的要贵一千到两千块钱。
几个月后,几百只小牛全部卖出,为殷海丽带来了几百万的收入。
第一笔生意的成功,让殷海丽看到了成功,她进一步改进技术,在这条道路上越做越好。
殷海丽的养牛场只有母牛,母牛只负责生产小牛犊,但是在这样一来也有一个问题。
有些母牛在上了年纪之后,生产价值就没有了,但因为母牛的年纪太大了,而且肉很肥,如果当肉牛卖掉的话,又没有人愿意要。
因为这个问题,殷海丽头疼了很久,经过多方的寻找之后,殷海丽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做火锅生意的老板。
这个老板在尝过殷海丽家的牛肉之后,认为这种牛肉很适合做牛肉丸,随即到了殷海丽的养牛场实地参观。
在看到殷海丽的牛吃的都是精饲料之后,火锅老板当即就和殷海丽签订了合同,让殷海丽长期给他供应牛肉。
这项生意谈成之后,殷海丽又多了一大项收入。
在这些创新性的成功之后,殷海丽的养牛场能够达到每年1.6个亿的营业额。殷海丽的成功也带动着周围的农户一起合作养牛,大家一起致富。
每年,殷海丽都为合作社成员分发950多万元的福利。
2016年,殷海丽获得了伊川县的“脱贫攻坚社会帮扶先进个人”称号。她成功之后,也带动着大家一起富裕起来,让乡亲们也过上了好日子,这就是帮扶的意义。
当年在上海工作的殷海丽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如果那时殷海丽没有留在家乡养牛,或许她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